- 企業稅務風險管控與策劃:從入門到精通
- 王作君
- 1379字
- 2021-02-04 16:56:14
1.6 成本的理念
我們堅持認為,稅收是企業的成本,節約稅收就是節省企業的成本開支,合理的稅收節約是對股東負責。國家的稅收利益很重要,但股東的權益也很重要,實現國家利益和股東利益的兼顧更重要。既然稅收是成本,那么成本的支出就應該是合理的。對稅收成本的控制是企業成本控制的一部分。
我們強調,稅收既然是成本,就要節約稅收成本開支。但稅收成本的節約和其他成本的節約是一樣的,就是要有限度。產品成本過度節約會導致質量問題,稅收成本過度節約成本就會形成納稅風險。
1.“稅”本身是成本
稅的本身是成本,如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契稅等各種費用性的稅金。但增值稅是價外稅,除外,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是收益稅,也除外。
特別說明的是,小規模納稅人因購進而支付增值稅也是視同成本的,但一般納稅人購進所支付的增值稅不可以視同成本管理。
有個別納稅人誤解成本的含義,將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也視同成本。為了降低成本竟然要求對方支付這項成本,顯然是不合理的。比如簽訂的包稅合同中約定“發生的一切稅費由對方承擔”的,都是錯誤地運用了稅收是成本的理念。
2.稅收的或有成本
稅收的或有成本是指稅收的罰款、滯納金或罰金等。這些違反稅收法律法規所產生的處罰性支出,可以視同為或有成本。它們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也就是風險性,需要進行特別的管理與控制?!岸悺北旧磉@個成本的控制很重要,與之密切相關的這些或有成本支出更加重要。
3.稅收的管理成本
與“稅”這個成本本身和稅的或有成本相比,稅收的管理成本其實是微不足道的。管理成本是一項必要的支出,但金額并不是很大,如設置稅收管理崗位的工資支出、稅法培訓支出、外聘專業稅務機構所發生的咨詢費用支出。這些管理性支出的金額并不大,但是一些納稅人卻舍不得支付該成本,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支出的重要性。這個問題很嚴重,沒有這些支出,稅收風險控制的效果是很難保證的。僅憑企業內部管理,不借助于第三方的力量,多繳稅款、產生罰款或滯納金甚至罰金的可能性會大增。
4.納稅資金管理
既然稅是成本,就應該留有足夠的預算資金。在企業的資金預算管理方面,每月預留足夠的納稅資金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企業對納稅還是很重視的,但由于未做資金預算,到繳稅時沒錢了,就將納稅時間后移,人為地推遲納稅義務,形成稅收風險。
增值稅已經包括在合同的價款中了,對方付款時,稅款已經支付了,為什么沒錢納稅呢?所得稅等收益稅在利潤中產生,對方的付款也是包括其中的,以沒錢為由推遲納稅,將稅款資金挪用它處,是擠占國家稅款的行為。
有稅不繳,輕者是推遲納稅義務,重者是在逃避繳納稅款。
5.稅收與利潤
認為稅是成本,這是從管理角度講的,可千萬不要理解為多繳一分錢稅、企業就少一分錢利潤。費用性的稅金對利潤的影響是應納稅額×(1 -企業所得稅稅率);增值稅是間接影響企業的利潤;企業所得稅與利潤關系密切。
有些稅影響利潤,有些稅僅影響資金流。比如:房地產企業重組環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貌似政策對房地產行業有“歧視”,其實仔細品品,這哪里是“歧視”,分明就是“照顧”。
在重組這個環節繳了土地增值稅,土地成本就高了,以后清算土地增稅時可以加計20%扣除,開發產品銷售環節的土地增值稅就少了,到底誰合適?其實是先占用企業資金繳了稅,巨大的利益還不是企業“笑納”了嘛。
這時的土地增值稅看似侵蝕了企業前期的利潤,實則擴大了企業后期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