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經濟與經濟財貨
欲望生于我們的沖動,沖動則基于我們的體質。欲望沒有得到滿足,將傷害我們的體質;欲望僅得到不充分的滿足,將萎縮我們的體質。欲望若得到滿足,就意味著我們是在生活著并繁榮昌盛著。所以我們對于自己欲望滿足的籌劃,同我們對于自己生命與福利的籌劃實具有同等的意義。這個籌劃在我們的一切努力中,要算是最重要的了,因為它是其余一切努力的前提和基礎。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對于凡可以滿足自己欲望的東西,都想將其置于自己的權力之下,這一行為就表現為籌劃。我們若是支配著滿足我們的欲望所必要的財貨,則我們欲望的滿足,就可以完全依照我們的意志去實行;而我們的實際目的,也就可得到完全的實現。因為在這時,我們的生命與福利可謂已完全掌握在我們的手中了。一個人為滿足其欲望所必需的財貨數量,我們叫做這個人的需求。因此,人們對于保持生命與福利的籌劃,就變成為人們對于自身需求滿足的籌劃了。
由此可見,假如人們不預先做好籌劃,而是臨時才去考慮對于財貨的需求,則其欲望的滿足勢必很難得到保證,從而他的生命與福利的保持,也同樣將很難得到保證了。
例如,假定一國的居民,在嚴冬到來的時候,對于過冬的食糧和衣物都還未做應有的準備,那么,毫無疑問,這些居民大部分都將難逃滅亡,而縱使盡其一切力量想加以補救,一定也無濟于事了。人類文化愈進步,獲得為滿足欲望所必需的財貨的生產過程愈延長(參閱第14頁以下),則人類為了滿足其在將來時期的需求,愈要及時地做好籌劃。
所以,就是澳大利亞的野蠻人,也不是在已經感覺饑餓的時候才去打獵;同樣,他們也不是到了冬季已經遭受氣候的侵害以后才去建筑房舍。[47]文明人優越于其他一切經濟人的地方,就在于他們不只為短期間的欲望滿足從事活動,并且還為遙遠期間的欲望滿足預先進行籌劃。他們常為保證幾年甚至一生的欲望滿足而努力,甚至為了使他們的子孫后代不致缺乏滿足欲望所必需的資料而不惜苦心孤詣地進行籌劃。
在我們所見到的一切地方,都可以發現文明人為其欲望的滿足而有組織地進行著大規模的預籌。
正當我們為御寒而穿著冬衣的時候,制成的春裝已經在向零售商店運送了,次夏用的綢衣已經在工廠里織造了,次冬用的毛料也已在工廠里紡制了。在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需要醫生替我們治療;在我們發生法律糾紛的時候,我們需要律師為我們策劃。倘使有人臨到這些需要發生的時候,才去學習醫學上或法律上的知識與技術,或才派其他的人為自己去受醫學與法學的教育,即使他的力量做得到的話,那也未免太遲了。相反,在文明國家里,為滿足社會對于諸如此類的勞務的需要,人們已老早在事前籌劃準備好了。也就是說,社會上總是有著這樣一些人,他們在若干年前就已經受過專門教育,嗣后又經過實際的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現在正在為社會提供著他們的勞務。不但如此,而且當我們享受著過去所準備的這些成果的時候,我們的專門學校,又已在教育著多數的人,預備用作滿足社會未來對于同類勞務的需要了。
這樣,人們對于滿足自己欲望的籌劃,現在就變成為人們對于滿足將來財貨需求的預籌。一個人為滿足其預籌期間的欲望所必需的財貨數量,我們叫做這人的需求。[48]
為使人們為滿足其自己的欲望所進行的預籌能得到一定的效果,必須有兩點認識作為它(預籌)的前提,即:
(1)必須確知我們的需求量,即必須確知我們預籌期間滿足欲望所必需的財貨數量;
(2)必須確知我們為上面這種目的所能支配的財貨數量。
為著滿足欲望的目的而進行著的預籌活動,乃是以這兩個數量的認識為基礎的。要是沒有第一個認識,則這個活動就是盲目的;因為這說明人們對于自己的目標還是茫然。要是沒有第二個認識,則這個活動就是無計劃的;因為這說明人們對于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料根本心中無數。
在下面一節,我們將先說明人們是怎樣才知悉其未來期間的需求量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將說明人們是怎樣計算其在這個期間內所能支配的財貨數量的。最后,我們將說明人們是怎樣將其所能支配的財貨數量(享樂資料與生產資料)最合理地用于其欲望的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