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
- (英)亞當·哈特-戴維斯
- 1482字
- 2021-01-12 10:46:37
1939
研究人員:
弗里茨·羅特利斯伯格
威廉·J.迪克森
研究領域:
社會心理學
實驗結論:
關注工人的想法和感受可以提升生產效率
心理學能提高生產效率嗎?
霍桑效應
伊利諾伊州西塞羅的霍桑工廠是西方電氣公司在1905年建立的一個巨大的工廠。1924年,他們的電氣供應商聲稱,更好的照明將提高生產率,霍桑的經理便委托專家進行研究,確認這是否屬實。
實驗人員來到了工廠,計算了生產率,將勞動力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然后謹慎地增加實驗組的光照水平。令研究者驚訝的是,兩組的生產率都有所提高。然后,他們使實驗組的工作場所逐漸變暗,直到工人們開始抱怨看不到自己在做什么,兩個組的生產率同樣提升。甚至當他們把光照水平恢復到初始水平時,生產率也會提升。
實驗人員產生了興趣,他們嘗試以其他各種方式改變工作環境。
繼電器實驗室
-
繼電器(電話交換機的開關裝置)的裝配是持續時間最長的研究——制作繼電器需要重復將35個鎖釘、彈簧、電樞、絕緣體、線圈和螺釘手動組裝在一起。西方電氣公司每年生產700萬個繼電器,單個工人的速度決定了整體生產水平。
實驗人員選擇了兩名女性,邀請她們再選擇四個人來組成一個團隊,并將她們安排在一個單獨的實驗室。在這里,一個實驗人員與她們討論變化的情況,有時會采納她們的建議。
實驗人員想知道這些女性在長時間工作中是否會疲勞,并因此減緩工作速度。所以他們建議在白天有兩次5分鐘的休息,經過討論,女工選擇在上午10點和下午2點休息。她們對休息的機會非常感激,盡管有人認為時間太短。

實驗者發現生產率有所提高,隨后他們提供了10分鐘的休息時間。一些女工人開始擔心她們無法補上休息耗去的時間,但實驗人員建議她們工作得更快一些,因為她們休息之后就不會那么累。更長的休息時間讓女工更加開心,并生產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繼電器。然而,當實驗人員將休息時間改為6分鐘后,生產率下降了。
實驗人員將工作時間縮短半小時,同時在上午15分鐘的休息時間里提供午飯,產量有所增加;他們再次縮短半小時,結果是每小時產量增加,但日產量下降。然后他們把工作時間恢復到原來的時長,產量達到了最高水平,增加了30%。
最后一組實驗是給接線車間的14名男性提出了計件工資制度。令人驚訝的結果是生產率沒有提高,實驗組中的男工人們為自己制定了一個“規范”,并繼續以同樣的速度工作,盡管工作更多可以拿到更多的報酬。
實驗人員發現,幾乎他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帶來了生產率的臨時增加,除了提供更多的報酬。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工人當時認為自己被“特別關照”。讓他們選擇自己的同事,作為一個團隊一起工作,還被特別地放到一個只有他們自己的實驗室里,這些行為某種程度上激勵了他們。
結論
-
從實驗中可以看出,生產效率取決于工作組中的非正式的互動。此外,這個團體還要有一個關心工人和有同情心的主管來為他們的意見提供反饋。實驗中的一個女工人特麗薩·萊曼·扎伊克(eresa Layman Zajac)后來說:“我沒想到會發生這么多事,有這么多人看著我們。”另外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工人想要取悅實驗人員,這是心理實驗中經常會出現的情況。
霍桑工廠的主管喬治·彭諾克說道:
“……這些女孩建立了自信積極友好的關系,這樣一來,她們幾乎不需要任何監督。無論有沒有督促,她們都可以被信賴并做到最好。她們說,與以前的情況相比,她們并沒覺得現在工作得更快。她們感覺,產量的增加在某種程度上與更自由、更快樂和更愉快的工作環境有關。”
霍桑工廠中發生的一切證明,如果管理層尊重工人,把工人作為人來對待,而不是作為操作機器的附件來對待,生產率便會提升——關注個體和文化價值觀的企業將比那些沒這樣做的企業成功。20世紀30年代,這樣的想法給社會帶來了全新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