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微反應
  • 姜振宇
  • 762字
  • 2020-12-24 17:13:39

問題2:微反應有國外的研究嗎

如果要為“微反應”找個外國詞語前輩來對應的話,那它的英文原文應該是“micro-expressions”。

很多人都知道一個特別酷的詞——“微表情”,其實它對應的就是“micro-expressions”。這個詞也不是電視劇里生造出來的,在其出現的原文中(1),根據上下文,確實指的是面部微表情,即持續時間非常短的或運動形態不充分的面部表情。保羅·埃克曼(Paul Ekman)教授是該項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和他的團隊致力于研究用微表情來判斷被測試人的真實情緒,還專門研究過其用于測謊的效度,可惜數據不是很漂亮。

但是,“expression”一詞的中文意思不僅僅指表情,而是涵蓋了表達、表現、詞句等多種意義,最標準的譯文是“表達方式”。無論是表情、動作,還是語言、文字,都可以是“expression”。例如,男朋友說“愛死你了”之后,沒有姑娘會把“死”字當真,因為那只是一種“expression”。

“面部表情”的英文原文應當是“facial-expressions”。分析一個人的真實心理狀態,不應當僅僅限于面部表情,而應當通過觀察并分析表情、肢體動作、語言意義等被測試人的表現,進行全面判斷。在特定應用情境中,僅通過微表情來判斷行為人的真實意圖,成功率和效率都很低。

因此,“micro-expressions”一詞,直譯應當不僅僅限于面部的微表情,更合適的翻譯為“微表現”。

但是,在中文母語的語言習慣中,表現大都是指“故意的表現”。如果分析的對象是行為人故意的表現,那么就不能判斷人家的真實心理狀態,更不要說用來測謊了。

在刺激有效的情況下,被測試人的最初瞬間反應絕大多數都是不受思維控制的,真實可靠。當然,這些反應會很快被抑制和掩飾,動作幅度很小。正因為此,我們只著重研究“micro-expressions”,“micro”的中文意思正是“微小的”。

鑒于針對“有效刺激”的研究與針對“微小表現”的研究同等重要,我們最終決定用“反應”一詞來涵蓋“刺激—表現”這個完整的過程,并把全部的內容提煉成一個詞,叫作“微反應”,來對應英文的“micro-expressions”。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岐山县| 贵南县| 澄迈县| 衡水市| 咸丰县| 上林县| 遵义县| 台北县| 崇义县| 顺平县| 孟村| 墨玉县| 林周县| 张家界市| 江孜县| 甘肃省| 柳河县| 博客| 安丘市| 宝兴县| 嘉峪关市| 平武县| 马鞍山市| 沈阳市| 蕉岭县| 山东| 凤阳县| 丰都县| 调兵山市| 荆州市| 石嘴山市| 平陆县| 莎车县| 贺兰县| 搜索| 龙游县| 忻城县| 汨罗市| 东阿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