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職場里經常看到,有些人看上去很厲害,霸道男總裁,霸道女總裁。但是他們是不是真的能把事做成,是不是真的很猛的成事人?有可能真是一個猛人,也有可能是個假的猛人,這個區分在職場上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猛”其實有各種表現,那如何判斷一個真猛人?
第一,對自己狠,才是真猛人
曾國藩講“強毅之氣決不可無”,做事的人不能軟塌塌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其實是一個挺平和的人,甚至有人說,周到得有點假,像個塑料花。但是跟我接觸的人會發現,我在一些關鍵時候是決絕的。正是這種組合,反而讓我在成事時,做得比別人效率高一點。就怕別人覺得你是一個挺軟的人,實際上也真的軟,有些事就做不成了。
做事一定要有強毅之氣,“然強毅與剛愎有別。古語云‘自勝之謂強’,曰‘強制’,曰‘強恕’,曰‘強為善’,皆自勝之義也”。強毅與“剛愎自用”不一樣,能戰勝自己的欲望,戰勝自己的人性弱點,這叫“強”。自己能夠勉強自己,寬容別人,做好事,做積德的事,這些強調的都是一個“自”,就是自己能夠戰勝自己。
曾國藩又說:“如不慣早起,而強之未明即起。”不習慣早起的人,他能夠天不亮就起來,這是自勝。“不慣莊敬,而強之坐尸立齋”,坐沒坐相、站沒站樣,不喜歡穿正裝上班,不喜歡儀式感很強的人,這種人強迫自己穿正裝規規矩矩地坐著談事,這也是自勝。“不慣勞苦,而強之與士卒同甘苦”,平常不愛吃苦、干活,但是強迫自己跟團隊一塊兒干活、一塊兒吃苦,這也是自勝。
“強之勤勞不倦:是即強也。”強迫自己一直老老實實干活,多干活,不知疲倦地去干活,這是真的強。“不慣有恒,而強之貞恒,即毅也。”不習慣去做某件很難的事,但是強迫自己經常去干比較難或自己不喜歡干的事,這是真的毅力。
“舍此而求以客氣勝人,是剛愎而已矣。”如果你不是對自己狠,而是對別人嚴、對別人狠,自己無論好壞都是好,這種是剛愎。“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謹。”這兩者很像,但一個是天,一個是地,不能不謹慎。
其實真猛人和假猛人,無非三方面的大差別。
1.看他的兇猛、他的強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真的猛人,是對自己。他對自己狠和嚴的程度,要永遠多于對其他人的。他要求你的,他能做到,如果做不到,就有問題。
舉個例子,當時我二十出頭,在協和醫科大學上學的時候很不愿意起早,每天缺覺,到現在還記得那時候有多困。但是想想,七八十歲的老教授,早上七點就已經到病房了,那我好意思八點才去嗎?人家要求我們的是八點之前到,但他是七點之前到的,這說明他真的在身體力行。老教授們幾十年如一日地這么做,我不得不對他們產生由衷的敬佩。
真的猛人,他要求別人的,自己更要能做到。如果他的兇猛、強悍,是對他人的,你就要留個心眼兒。
2.從事情來判斷。真的猛人,他的兇猛和決絕是對事的。在短時間內事大于人,先把仗打贏,再判斷是誰的功、誰的過。而假的猛人,他不是對事,而是對自己爽不爽。這件事只要他爽,就認定別人必須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其實這種猛,是把自己擱在了事之前。真的猛人是把事擱在人之前。
3.真的猛人和假的猛人追求不一樣。真的猛人都是說,他有多自律、嚴謹,多少年如一日,一直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可假的猛人,你會聽見他說,他牛,他有多牛,他就比你牛。
從這三點出發,大致能分清哪些是真的猛人,哪些是假的猛人。如果再具體,那就靠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如果猛人已經過了三十歲,你看他是否還在念書學習。假的猛人很有可能三十歲以后不學了,真的猛人一直在學習。
第二個問題:看他的體重是否保持得相對好,不要超過大學畢業時候體重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
第三個問題:看他是否還有好奇心。真的猛人,會好奇世界是什么樣子,新的東西是什么樣子。什么是抖音、快手、帶貨、直播授課、付費知識,真的猛人還會有興趣去看。而那些假的猛人,比如我媽,整天只記著吹牛了,說這些東西跟我沒關系。(因為我沒法拿有名有姓的假猛人做例子,只能把我媽拿出來。不好意思,老太太。)
第二,真猛人的修煉:“敬”“恒”
那如何做個真猛人呢?方法不復雜,但是做起來并不簡單。
曾國藩說:“敬字、恒字二端,是徹始徹終工夫。鄙人生平欠此二字,至今老而無成,深自悔憾。”“敬”和“恒”,是從開始到最后都應該嚴格遵守的兩個最重要的修煉方法。但他評價自己,說今生欠這兩個字,所以老而無成,自己非常后悔。曾國藩都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好,你可以想象要做到“敬”和“恒”有多難。
其實這句話講的是讀書:“吾輩讀書唯敬字、恒字二端。”但是“敬”“恒”二字,不只適用于讀書,也適用于做事。總說“三不朽”——立言、立功、立德,而“敬”和“恒”,是隱在立言、立功背后的立德。你有了立德做基礎,再去立言、立功就有了根據地。
“敬”是敬天憫人,尊重常識和積累,尊重事,不走捷徑。“臨事靜對猛虎,事了閑看落花”,就是你遇上事,沉著冷靜,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恒”是在對事上,堅持投入時間和精力,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不求速效,不著急。
協和的老教授們,“敬”“恒”幾乎是他們幾十年在做的事情。曾經有老教授跟我講,任何一個看似普通感冒的小病,都有可能要人命。你一定要記住這一點,雖然你會有強迫癥,但是如果你沒有強迫癥,你就很難成為特別好的醫生。這就是“敬”字的好處和壞處。“恒”,他們每天七點半甚至七點以前,就已經在病房里查房。只是堅持一個月、一年,可能沒有什么了不起,你稍稍逼自己一下就能做到。但如果是二三十年,甚至一輩子,這種長期積累會產生巨大的能量。這就是通過“敬”“恒”實現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曾國藩對自己一生的功業頗有自我認識,他不會說自己沒有立言、立功、立德。但是他對自己讀書還是有一個客觀的評價,說自己讀書沒有太多成就。他奔波于戰場、官場,沒有那么多時間去仔仔細細做學問、做文章。但在曾國藩的家書、奏折、閑散文章,包括日記等文字里,我能清楚地看到他對東方管理智慧有非常好的總結。雖然他沒有完全地提煉、概括、歸納、總結東方管理的精髓,但他在這個方面的立德,已經超過了很多人。
如果立志不朽,就要拿出一輩子的時間。讀書、寫作、做人、做事,都是一輩子的事,而“敬”“恒”,就是抓手。對自己狠,才是真狠。對自己真狠,長期對自己真狠,才能成為一個真的猛人,才能在職場上獲得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