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宜入新春諸事遂心
- 散簡續存(上)(張中行全集)
- 張中行
- 2095字
- 2021-01-08 10:19:17
讀者諸君,這是三十六年的第一次我以文字同您相見,您愿意我向您說些什么呢?新年來得過于急促,聽見窗外傳來斷斷續續的花炮——不是炮——聲,我真不免于有點茫然。我想到幼年為此而忍受焦急,而享受迷離的歡樂。可是呢,那一切是全過去了,轉眼已將一代。但想來也就慚愧,六十左右的遺民總算為我們保留一個千百年來久矣夫的使一切人短時陷入迷離的歡悅的情境,而我們三十左右的人則竟要使之中斷。在我們身長不滿三尺的時候,我們可以隨著大人去看年畫,在一列長攤的前面側耳比較誰家的花炮聲音響亮,我們不知道米價,大人們也未必便想到米價;而現在呢,再說一次慚愧,我們所能給孩子們看的是年底的愁眉苦臉,所能給他們聽的是米已經漲到八百元一斤。八百元!我們的祖父——假使不幸他還活著——可以用它買十六只肥牛,皮毛鮮明漂亮,而且每只頭上都有一對彎彎的角。
話說遠了,我的本意是向您說一些吉祥話。說什么好呢?我還記得我們鄉下的風俗,新年第一次見面說“見面發財”,在這里當然不合適。因為,我同您實在并沒有見面;而且,說起發財,嗚呼!——這真糟,一不小心又嗚呼了一次,希望您能原諒,原諒我實在是出于不得已。我想,明達如讀者諸君,當然不至不明白,在這個年頭說發財已經有點——原因之一是,這常常不過是一句空話。譬如說吧,您的職業也許是經商,若竟如此,則在年前的不久,我仿佛看見您曾經在您的寶號的門口貼上必須數學家才能數清的各種顏色的紙,每一張紙上都寫著“大減價”,于是,我就明白您的心理或苦衷,又于是,我就想一報知遇之情,我站在您的寶號的門口,想把每一個從門口過的人都推進去,可是我是失敗了,因為不久之后我便明白,原來這些人們都苦于袋內空空。總之,在這個年頭,由經商而發財已經是相當困難的了。其次,您也許是一般人一提起來便想施舍一文以慰痛心的公教人員么?若然,則發財兩個字一入您耳便將使您難過,我還忍心說么?再說原因之二,假使不管上面說過的理由,我仍盲目祝您發財,那我就將被您疑為有罵您之嫌,因為,您也許會想,我是在暗暗地說您是以吸民血為職業的貪官污吏。您的多慮雖然理由很充足,原因是,在這個年頭,發財之路不過此一條而已。
話仍是扯得太遠了,簡而言之吧,因為是新年的第一次相見,我必須向您說一句吉祥話,而“見面發財”又不能稱職,所以我才想到貼在墻上的那個“宜入新春諸事遂心”的小條。這個小條被引來作新年的祝語我覺得非常得體面且它也一定會使您高興。何以故呢?三十五年在朝為打罵年,在野為傷心年,亂亂糟糟,過去便高,亂亂糟糟,過去便算,故入新春是“宜”。至于諸事隨心,其為刮刮叫自然更不用說了,如不殫詞費而譬如說,則假使您是士,您就一朝讀熟萬卷書,是農,則一畝收萬石糧,是工,則成為出品可以壓倒美國的大廠長,是商,則忽被聘為四大公司總經理,是兵,則兩周之內升為上將。
說是容易說,事實顯然并不這樣容易。那么,難道我是在這里說空話么?也并不然,覺得我的話——正如上段所說——是頗為得體的。
所以我還得說出一些理由。在沒有說理由之前,我先請求讀者諸君允許我把所謂隨心的意義定得較松散,或從反面說,您不要以為隨心的效力可以急而且具體。顯然,假使您正在高高興興地打牌,我的祝語絕不能擔保您一定摸到一條龍,它的意義不過是,用眼向將來□,我們并不就是沒有希望,而且這所謂希望,也正在——雖然是慢慢地——走向實現。
我的理由是這樣,說一句干脆而根本的話,所有中國的問題是經濟問題,用孔子的老觀念形容,即是貧且不均。不均,故它一跳□就成為政治問題,其含義有二,一、政治之不能合理,是因為它想且在事實上就真去保障那個不均;二、不由政治下手則永遠不能解決那個經濟問題。何以下手?當然是把決定眾人之事的大權由特權階級手里奪回來還與應為社會之主人的大眾。人多主意多,一也,一人“有”一主意且“表示”一主意則不容一小部人冒充民意而成其私,二也。此理說玄妙了是民主主義,說淺顯了不過是三尺童子都能了然的常識。必須得到自己同意始能辦的事自己可以放心,反之,其結果只有天知道了。
至此,您大概會想到,我之所謂諸事遂心,意思是指我們將漸漸走入一個民主主義的社會。您的想法多半是對的;不過,假使您以為我是相信我們已經——不管由于什么——有把握地走入,您便錯了。在短期內,我們實在沒有把握。可是說到長期,那就并不然了。何以言之?因為我們已經見到征兆。這具體說就是,其一,政治民主化之為當然已經為一切人所承認,因而是,我們可以推想,明目張膽地反民主的行為一定可以漸漸地減少,能漸漸就好。其二,也許就是由于第一種原因,人民已經——也是漸漸地——不像昔日那樣敬官,怕官。不怕,則終有一日,他們會高到把官吏的威風壓下去。其三,在事實上,因為亂亂糟糟,所以人們就終于將被逼成明白必不得不,或未明白而自然不得不爭取人民作主。就這樣,我們將慢慢但是確定地接近光明,或光明的人民世紀。這慢慢也許竟慢到我們不及見之么?即使如此,我們也要使我們的子孫耐心待之,慢慢的長夜是早晚會過去的,望讀者諸君以歡迎新春的心情歡迎那個慢慢走近前的人民世紀。末了,我再說一次,祝您宜入新春,諸事遂心。
張行健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