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義沒有在塔嶺停留,而是回到了硬仗,等待著那個人的到來
第二天,漫山遍野的叛軍被打掃的差不多了,一個大人物被押送進了明軍的中軍大帳,這個人正是兵敗的李孝儀
李孝儀被兵士們按到了地上,滿臉灰塵,毫無風度可言,衣服破了七八個大洞,盔甲也被好事的人扒去了,只有那雙孤傲的眼睛死死瞪著高坐堂前的張懷義
張懷義面不改色,“嘿,跪著那個,你就就是李孝儀吧?”
“我是你祖宗……”李孝儀想要起身又被一腳踩住
“唉,可惜了,你說你好好的藩王不當,非要造反,落了個晚節不保,何苦呢?”張懷義嘆息一聲便走出了大帳,“把他押回京城,讓周大人去處置吧………”
半個月后,李孝儀被押到了鳳陽,一眾兵士簇擁著囚車浩浩蕩蕩進了城,路邊的百姓紛紛用爛菜葉、臭雞蛋來“迎接”這位昔日的英雄,人們只知道他現在是一個亂臣賊子
周孟嘗站在城樓子上,連連嘆息,一個士兵跑到了他的身前,“周大人,一會是直接把囚犯押倒午門斬首嗎?”
周孟嘗點了點頭…
囚車被押到了午門,幾個大漢把李孝儀揪出來,按到了場地正中央
望著四周唾棄的人群和高高的城樓,李孝儀面無表情
十三年前,朱由楓把他從軍馬場拽了出來,封侯拜將,曾幾何時,率領二三十萬大軍北伐建立無上奇功,那是多么的威風!
時辰已到,周孟嘗發出了行刑的號令,刀斧手奮力一揮,一顆將星就此隕落…………………
事實上,江北的軍隊還沒過長江,南方的捷報就已經發回來了,這倒是讓周孟嘗對這位張懷義大為刮目相看,于是周孟嘗緊忙讓援軍原路返回,同時還往云南發出了一封調令,調令的大概意思就是張懷義你抓緊給我進京做官
這天下午,一場秘密會議在文淵閣召開了
群臣們就吳妃作亂紛紛發表己見,周孟嘗坐在一旁默默不語,等待拍板的一刻
這時,一個身著六品官服的年輕人站了出來
“諸位前輩,我有一計,不知道可不可行。”
“這位是吏部的主事楊和,前年的進士,四川成都人。”旁邊的吏部侍郎介紹道
眾人紛紛點頭
“下月中秋節,皇上要在奉天殿設宴擺壇,吳妃必定也會來。”說到這,楊和笑了笑便賣關子的不再說話
“接著說。”周孟嘗發話了
“諸位可知道左順門嗎?”
啊!眾人恍然大悟
事實上,左順門是明朝一個神奇的地方,這個歷史還要追溯到明朝正統年間,土木堡之變后,太監王振的三個同黨在此地被當時文臣們一頓海扁,給打死了。可是打死也就打死了,參與動手的大臣并沒有受到什么處罰,事情就不了了之。從此以后,每逢朝中出現了什么奸邪小人,就有大臣到這里來拜、來罵,也沒有人管。再到后來,這個地方就成為臣子打死奸邪小人的指定場所,連刑部等執法部門都默認了這一點,所以左順門就是個打死人不用償命的地方
周孟嘗拍定了這個方案,馬上執行!
崇武三年中秋,奉天殿前大擺筵席,四下一片張燈結彩,朱慈爝一早來到了奉天殿,與大臣們閑話家常,但他發現周孟嘗、馮直還有等諸多大臣沒有到場,卻也沒多想
吳妃的鳳攆被簇擁著浩浩蕩蕩進了午門,但幾個士兵突然上來奪了韁繩駛向了左順門
吳巧兒大驚失色,“你們要干什么?我殺你全家!”
但沒人答理她
馬車停在了左順門前,馮直帶領大臣們一擁而上,圍住了馬車,可一時間,沒人敢先出手
吳巧兒站到了馬車外面,破口大罵,“你們一群混蛋,想干嘛,想造反嗎?”
局面陷入了尷尬
馮直再也壓抑不住多年積攢的怒火,“臣是為皇帝肅清后宮,為國家掃平奸佞!”說罷他沖了上去,一把把吳巧兒從馬車上拽了下來,踢打起來
緊接著,周孟嘗、何應等人紛紛上場,等錦衣衛趕到時,吳巧兒已經沒有了人的形狀,四周人大臣們滿手鮮血,但還是意猶未盡,繼續踩踏著吳巧兒的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