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第一回無主春飄蕩
-
歌聲歇處已斜陽,剩有殘花隔院香。
無數樓臺無數草,清淡霸業兩茫茫。
-
明崇禎仲春時節,南京城西,莫愁湖畔,一片垂柳依依。斜陽晚照,酒香彌漫整個朱雀大街,愈發引得踏青的游人醉賞不已,流連不去。
-
“公子!”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兀地傳出一聲清稚的喊聲。秣(mo)艾鼓鼓包子臉,盯著前方一道欣長的身影,奮力追了上去。
“公子,你慢些!若是丟了你,秣艾回去如何向老爺交待?!”秣艾對著終于停下腳步的襕衫公子開始抱怨,離家前老爺可是千叮嚀萬囑咐,定要照顧好公子。可公子倒好,這一路行來,完全不顧他的小胳膊小腿,擺明了就是以折磨他為對抗老爺的戲碼!
男子斜了一眼喘息不定的小廝,儒雅的俊顏上笑意愈發深了。搖著手中的宮扇,緩緩開口,“你是怕本公子丟了你吧!”
一絲囧意自包子臉上滑過,“公子!”
“好了好了。放心,本公子既然帶你出來,便不會扔下你的。”儒雅的臉上笑意昂然,襯得那雙琥珀色眼眸熠熠生輝。調轉目光,投向了遠處霞光滿布的莫愁湖。
“莫愁,莫愁···真是個好名字啊!”
“恩,好名字。”秣艾隨意附和著,抬頭看一眼西沉的斜陽,小聲提醒自家公子。“公子,天色漸晚,我們該去尋間客棧用晚膳了。”
男子不以為意,“秣艾可知這‘莫愁’二字何解?”
“公子,秣艾不知。”秣艾癟嘴,暗暗揉了揉肚子。
“呵呵,莫愁前路無知己,人生何處不相逢。人行于世,苦樂悲難總要親歷,才不枉走這一遭,是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
“公子,秣艾只知,咱們再不快些,只怕今晚便要露宿街頭了!”
“啪!”男子頗為無奈,收起宮扇,轉身便走,“走吧!找地方喂飽你。”
“公子!”秣艾不滿,還是緊緊跟了上去。
-
此時,南京城西最大的客棧中,客朋滿座。胖臉掌柜站在柜臺后笑瞇了眼,誰說亂世難活,他偏說這亂世好生財!自京上那位駕崩,朝廷混亂,多少人投奔來了這南京,散財買命。他更是從這些逃亡的人身上撈足了油水,如此生財有道,怎能不高興!遠遠瞧見一主一仆,忙對小二使了個眼色。
機靈的小二趕忙迎上,“二位爺,里面請,里面請!”
秣艾瞧見小二臉上諂媚的笑,厭惡地撇嘴,跟著自家公子踏了進去。
“住店,兩間上房。”
不待小二多問,男子直接拋出一句,堵了他的嘴。
身后的秣艾更是迅速地掏出一錠銀子扔在柜臺上,“準備酒菜,送到房間來。”
小二看到那明晃晃的一大錠銀子瞬間怔愣,卻很快回神,財神爺啊!
“好嘞!您請!二位請!”
“這邊上樓,小心腳下!”
“這位爺是初次來我們南京城吧,我們這南京城啊可是好地方啊!別的不說,就說那離著不遠的莫愁湖。不知二位爺一路過來時可有看到,那莫愁湖啊······”
看到自家公子蹙眉,秣艾立時來了勁,“咳咳,小二,我家公子舟車勞累,你快些將酒菜送上來,莫要耽擱我家公子歇息。”
“啊···是,是!”
小二也是個識趣的,見狀不再多話,將他們帶至客房,便立刻退了下去。
-
用罷晚膳,秣艾無聊地坐在椅中直嘆氣,“公子,我們要在這呆多久?”
半天不見回應,秣艾默默含淚,“公子!”
憑窗而立的男子收回目光,勾了勾嘴角。
“秣艾,明日你去尋一處寓所,最好是在莫愁湖畔的。”
“啊?!公子···我們不回去了嗎?”秣艾瞪大了眼。
“暫時不回了。”
“不住客棧了?”
“你喜歡的話,便住著好了。”
“當然不喜歡!”
“那明日便去尋吧。”
“哦。”
-
直到回到自己房間,秣艾還有些回不過神,不對呀,哪里不對呢?蹭到床的瞬間,秣艾恍然大悟。重點不是住不住客棧,重點是為什么要暫居南京啊!鼓鼓包子臉,他又被公子繞進去了,當初離家時公子可不是這樣跟老爺說的!
-
時光苒苒。
不知煙水西村舍,燕子今年宿傍誰?
-
莫愁湖畔,曲徑深處,一座竹舍怡然而臥。
“公子,陳、吳兩位公子約您往冶城道院,說是賞梅。”
侯方域放下抵在唇邊的翠笛,“秣艾,今日如何?”
“還是無人肯送信。這些人,連銀子也不賺了么?”
“烽煙未靖,誰又肯舍了性命呢!如今只愿父親心寬些了。”
琥珀色眸中劃過幾不可察的嘲意,拂袖站起,凝著舍旁盈盈一波湖水,襕衫下的袍裾飛揚,兀自多了一抹蕭寂之感。“莫愁···莫愁,教人怎生不愁!”
“公子!”秣艾擔憂。
“走罷,難得的好天氣。”
-
冶城道院梅林的三角飛檐涼亭中,兩位錦衣公子看著遠遠行來的襕衫男子,俱是眉梢微動。
侯方域緩緩入亭,撩袍落座。“等久了。”
“嗯。”
紫衫公子淡淡頜首,無多余表情。一旁寬袖長袍裹身的公子卻是不依。
“哎,朝宗,怎的這么久,罰酒,罰酒!”
說著拎起石桌上早已備好的青瓷小壺滿了三杯,“吶,快點喝吧!”
侯方域嘴角勾了勾,端起面前的酒杯利落地仰頭。三杯下肚,面不改色。
“哈哈哈···爽快!刺猬,這點你可比不上朝宗啊!”
被稱做刺猬的紫衫公子皺了皺劍眉,冷冷瞪了長袍公子一眼,并不開口反駁。
長袍公子立時瞇了瞇桃花眼,一臉異樣的滿足。
-
侯方域微不可見地搖頭,“好了,定生。可有消息?”
被點到名的長袍公子正了臉色,頗為嚴肅地開口,“李自成的軍隊連敗官兵,如今漸逼京師。寧南侯還軍襄陽,中原無人,大事已不可問。”
“這天下終是要亂了么?”一句輕嘆,飄入梅林。琥珀色眸子映著亭外粉白的紅漸漸變深。
陳定生、吳次尾相視一眼,難得默契地沒有開口。
“柳老還在茶館?”
“恩,柳老那里得到的消息最為有用。”
“好好準備一下罷,復社不安生了。”
“朝宗,溥(pu)老傳來消息說要你避避風頭。”
捏著酒杯的手稍頓,伸手拂掉落在肩頭的梅花瓣,“樹欲靜,風不止。該來的終是會來。”
“朝宗···”陳定生不滿,若是有心避禍,還怕逃不過么,他根本是沒有避避的心思!惱火地瞪了一眼刺猬,勸勸!
吳次尾被瞪得莫名其妙,動動喉嚨,吐出兩個字,“保重!”
“呵呵···承你吉言。”清雅笑聲蕩開,端的是動聽,連空氣也仿佛愉悅起來。
吳次尾微蹙的眉不自覺舒展。
唯有陳定生一副如哽在喉的郁結表情。
-
第二回煙波逢知己
-
蘇小簾前花滿畦,鶯酣燕懶隔春堤。
朝飛暮卷云霞翠,煙波畫船歸何處。
-
秦淮河岸,花燈綽約。
長街盡頭,一座妝樓怡然靜臥,頗為閑雅。
妝樓內,琴聲裊裊。
-
“姑娘!”
-
細碎的腳步傳來,丫鬟的聲音有些急切。
臨窗而坐的女子恍若未聞,自顧地撫琴至一曲終了。
素手輕抬,攏了絲帕細細擦拭紫檀琴木。
-
身后的丫鬟終是按捺不住。
-
“姑娘,不得了了,您快別擦了!”
“何事?”紅唇微啟,雖只吐出兩字,卻仿若珠玉落盤般,清脆婉轉。
-
丫鬟稍稍定了定心,才將聽到的事說出。“前樓里來了位老爺,麗娘慌忙迎了出去。聽落桃姐姐說,好像是為了姑娘的梳櫳之事。”
-
擦琴的手頓了頓,復又像未聽聞這個消息般繼續拭著琴身。
-
“姑娘!”丫鬟急了。
“青葉,該來的總會來的。”女子無喜無怒,只眉間籠了一縷淡淡的愁,似輕卻濃得化不開。“更衣罷。”
“更衣?姑娘,為何?”
“青葉,你又多話了。”
-
語氣沒有責備,青葉卻垂了頭,她又忘了姑娘的話。在這樓里,多看、多聽、多做,少說。否則,不知何時小命便會不保。暗暗吐氣,乖巧地為姑娘穿戴起來。
-
正穿戴間,門外響起落桃的聲音。
-
“姑娘,可寢了?”
“落桃姐姐,姑娘剛練畢琴,未寢呢!”青葉機靈地回話。
“麗娘請姑娘過去前樓,有貴客要見。”
“曉得了,麻煩落桃姐姐了。”
“恩,落桃退下了。”
-
“姑娘,您看梳何發式好些?”梳齊三千青絲,青葉小心翼翼地問著眼前的人兒。
“拋家髻,艷妝。”女子瞥了眼銅鏡中的人,暗嘆。
青葉聞言瞪大了眼,卻聰明地沒問什么,加快了手上的動作。
-
前樓正廳內。
-
“楊老爺,今日可是為我那孩兒梳櫳之事前來?”李貞麗一襲煙水長裙,年過三十,卻依舊風韻十足,款款站著,軟語問著身旁坐著的中年男子。
“不錯,正是為此事而來。”
“楊老爺,您可要為我那孩兒尋一戶好人家。我那孩兒自小命苦,這眼瞅長大了,我可不想將她交到一個渾小子手上,讓她受苦。”丹鳳眼斜挑,媚意橫生,一番求情之語,李貞麗生生說得宛若夫妻間商量著要將女兒嫁于哪家一般。
楊龍友面色卻未有任何不愉。“那是自然。你那孩兒我也算看著長大的,自不會平白斷了她的姻緣。”
“呵呵,楊老爺這話我愛聽。那我便先替孩兒謝謝您了。”李貞麗掩帕嬌笑,霎那風情無限。
-
“麗娘,姑娘到了。”
“快進來。”
-
落桃輕推廳門,側身露出身后的女子。
女子低著頭,緩步而進,盈盈施禮。雙蝶繡羅裙上系著的長帶隨著動作,迤迤下垂,端的是穩雅嫻麗。
-
楊龍友暗自點了點頭。行如弱柳,面若艷李,溫柔纖小“起罷。”
“果真妙人!也該陪玳瑁之筵了。可有閨字?”
“尚無。”女子垂了眼,情緒不明。
-
李貞麗不愧是場中老手,最是會察言觀色,“老爺不如便賞她二字罷。”
“既如此···”楊龍友沉思,不經意瞥見四壁上所掛的數筆墨蘭,“‘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就叫香君如何?”
李貞麗撫掌,“妙,甚妙!孩兒還不快謝過老爺。”
“多謝老爺賜字。”立著的女子福身,垂下的黑眸中滑過無人察覺的嘲諷。
從此,她便是媚香樓中的香君了。
-
“好了,香兒,你且先回房歇息罷。”
“孩兒告退。”
-
踏出廳的那一刻,身后清晰傳來的談話令退出的女子苦澀地勾了勾唇。
-
“我看香君姿色第一,只是不知技藝如何?”
“我那孩兒一向嬌養慣了,不曾學習。只前日才請回位清客傳她詞曲。”
“哦,是哪位?”
“蘇老蘇昆生。”
“他么?也是個名手。”
······
-
秦淮河岸,大大小小的畫舫泊著,一片奢靡。
一艘素麗的小舫夾雜其間,毫不起眼。
-
“姑娘,我們該回去了。”
青葉一雙大眼直愣愣地盯著伏案作畫的白裙女子。
女子螓首微抬,看著躍然宣紙上的雍容牡丹,滿意地點頭。
“急甚。吩咐下去,畫舫行遠些,這里太過喧鬧了。”
青葉撇嘴,聽話地退了出去。既然晚了,還不如讓姑娘盡興些呢!
-
素麗畫舫劃開水面,悄然遠去。
-
青溪處,一烏篷小舟緩緩駛進。
舟尾,一道欣長的身影佇立。寬大的襕衫鼓蕩,仿欲乘風飄去。
-
搖櫓的小廝抹了把額頂細密的汗珠,包子臉一鼓一鼓。“公子,我們歇會可好?”
舟尾的男子笑著點了點頭。琥珀色眸子投注于腳下碧盈盈的水上,一時興起,盤腿而坐。
-
“秣艾,你可知此處是哪里?”
小廝喘息不定,老實回答。“不知。”
“你小子還真會挑地方啊。此處名為桃葉渡,是秦淮與青溪的合流處。相傳,這名字源于一個女人。”
“女人?!那個女人莫不是在這里投了河?”秣艾眨眼,來了興趣。
“自然不是。”侯方域抽了抽眉角,緊了緊手中的宮扇。
“那是為何?”
侯方域不再逗他,瞇了瞇眼眸,悠然道出。“桃葉渡,這桃葉便是一個女人的名字。據傳,桃葉本是晉時王獻之的愛妾,她曾在這里渡河北上,后人因此便稱它作桃葉渡。”
-
秣艾聽畢,一陣唏噓。突然想到什么,直直地瞧著自家公子,“公子,秣艾相信,您也一定可以找到您的桃葉!”表情認真,語氣誠懇。
侯方域笑而不語,對他偶爾的驚人言語見怪不怪。不過···桃葉么,他不需要。他尋的,只是一人,攜手共生。
-
“公子!有琴聲!”秣艾咋呼,興奮不已。
“你這么吵,本公子可沒聽到什么琴聲!”
秣艾一蔫,默默坐好,不敢言語,生怕打擾了凝神側聽的公子。
-
琴聲悠遠,漸高漸近。
侯方域手腕翻轉,一翠笛已抵至唇邊。笛聲幽揚,竟是半點不落。
碧瑩河水上,巍巍青山間,一琴一笛,音律和諧,纏綿悱惻。
-
闖入此方天地的畫舫愈駛愈近。
-
琴聲已弱,余音逝于一雙覆在弦上的素手。
畫舫上的女子有些怔愣,隨興彈奏的曲子,竟然有人用笛和得如此完美。
笛聲低了下去,緩緩消散于空氣中。
舟尾處,不知何時站起的侯方域眸光鎖住眼前的畫舫,微微出神。
-
“姑娘,慢些!”
突兀的一聲喊,驚了小舟。
琥珀色雙眸尋去,映入一抹白。
四目相對,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想起一句詩,“蘭有國香,人服媚之。”侯方域張了張口,終是無言。
-
畫舫欄圍旁,一身白裙的香君緊了緊袖中的手,欲開口請教,又覺太過唐突。一路急奔而出,只為目睹那和琴之人是何等風姿,卻不料那人是一位濁世公子,寬大襕衫隨風鼓蕩,指間捏著一枚翠色欲滴的短笛,儒雅俊朗。
兩人相顧無言中,畫舫與烏篷小舟錯身而過。
-
一橫水,一船舷,終究是兩個不相干的人。
侯方域收回目光,輕嘆一聲,莫名的悵惘。
-
“秣艾,回罷!”
桃葉渡,渡人還是渡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