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做到心想事成:催眠的藝術
- (德)揚·貝克爾
- 1838字
- 2020-12-04 17:27:04
如何避開“意識”這個難纏的門衛
但是,很少有人能堅持這樣的呼吸冥想兩分鐘以上。我們已經不再習慣靜止不動。過不了多久,平靜就會被打破。只有一種辦法,就是不斷地嘗試。該訓練還具有另一種效果,它對于接下來在催眠狀態下能否成功植入暗示非常重要。
我之前已經提到過,相信暗示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說,要相信暗示中聲稱的內容真的會發生。當我們在進行像呼吸循環這樣的簡單練習時,會發現一個令人激動的情況:僅僅這樣一個簡單練習就可以增強我們的信念。這可以為以后的暗示奠定基礎。這個練習不是讓我們更相信上帝或其他偉大的人物,而是相信我們自己。這樣我們才能相信將要植入的暗示。這種信念決定著催眠最終能否成功。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
眾所周知,身體吸氣和呼氣是一個自動和完全正常的身體活動。現在,我們有意識、有批判性的頭腦,想看看催眠這種新事物。如果我們從未經歷過催眠,那么大腦就更加懷疑。我們的意識會問:“嗯,這是什么?這不是神秘一點的胡思亂想嗎?”首先,這是一件好事,我們的意識在防止我們做一些傻事。這是一種非常自然和健康的保護機制。
要想使催眠成功,我們首先必須說服我們的批判意識,讓它相信,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不是浪費時間。如果我們不能做到這一點,那么我們的意識將盡全力來阻止催眠,因為它想保持控制力。
所以讓我們再來看看剛才在呼吸循環練習中所說的內容。
我們說:我呼吸,我感受到積極的能量,它充滿了我們的胸腔。但其實呼吸一直都是積極的能量,如果不呼吸,我們就會死。氧氣也總是先流入我們的胸腔,因為我們的肺在那兒。肺吸收的氧氣進入我們的血液,充滿全身一直到腳尖。然后血液通過靜脈回流。這就是我們在呼吸循環中所描述的內容。雖然我們的措辭比生物書上寫的要有詩意,但毫無疑問,我們描述的是一個真實進行的過程。
我們的意識就在那兒,有批判性地審視著這整個過程,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不可信的東西。但是,對于“我呼吸,我感受到積極的能量”它也沒什么可說的,這就是事實。于是意識就確定了:“這些說的都沒錯。這個催眠的故事看起來很靠譜。”當你下一次再做催眠練習時,你的意識一開始可能還會再次核實一遍,看這一切是否靠譜。當意識再一次確認所說的都是真的時,它對催眠的善意就會增加。你練習的次數越多,意識的批判性就會越弱,它就越不會通過反擊來阻礙你的催眠成功。
這也是重復的力量在發揮作用。
你可能還記得第2章的暗示練習,在那里你想象出了溫暖的手。當時你還使用了一個額外的技巧,就是當你在想或說“越來越熱,越來越熱”的時候,你的確把你的手放在了一個熱源上。這樣,潛意識就立刻知道它在暗示中該做些什么。但批判性意識也學到了一些東西:當你說“越來越熱”時,你的手真的變熱了。所以,你所說的話確實發生了,這件事在未來是可以信任的。
一旦意識認為催眠是一件好事,它就會向潛意識發出帶有“可信,允許進入!”的正式印章的通行證,然后它就不再那么仔細地檢查了。一旦我們通過最簡單的練習和暗示讓意識確信催眠是一種值得信賴的技術,我們就可以設置越來越大膽的暗示,并讓它們迅速進入潛意識。
你可以把意識想象成一個特別盡職盡責的俱樂部門衛。他會對訪客極其嚴格地進行審查,只要不符合入場標準,就休想入內。但是,一旦你成了常客,即便是你當前的著裝與俱樂部的著裝要求不符,你也會被放行。靠著讓人相信自己是一個靠譜、不會制造麻煩的客人,贏得了自由。甚至將來還可以帶一些原本不被允許進入的朋友進來,因為他們已經成了貴賓。
這就是為什么催眠幾乎總是從專注于呼吸和其他自動運行的過程開始。假設你有睡眠障礙,那么如果以一個不切實際的,例如“躺下后過不了兩秒鐘我就會睡著”的方式來暗示你,那么你的意識就肯定會抗議:“別耍我了,這是胡扯!從來都沒能這樣過,現在怎么可能呢?”但是,一旦你讓意識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絕對正確的,那么這樣的暗示將會被完全接受,而且效果更好。先記住這一點。當我們開始處理暗示時,這一點會非常重要。
你在做像呼吸循環這樣的小練習時,不需要什么輔助設備,也不需要特別的場所,這一點很好。而且也不一定非要在安靜的地方進行,雖然安靜的環境有好處,也能改善效果。這樣你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做這個練習。如果在做這個練習的時候不想閉上眼睛,那你甚至也可以在工作的地方或者在大學的教室里做。每當你感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或者感覺你的思維太過于活躍,影響了睡眠,例如在半夜3點還在為某事操心,那就做一做這個呼吸循環練習,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反正你總是在呼吸的,就讓它幫幫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