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jié) 敦文村之概況及村落周圍歷史人文環(huán)境

遂溪敦文村,是北部灣一個非常普通的小漁村,鄰近海岸,遠離縣城。“敦文村:又名敦文。在遂溪縣遂城鎮(zhèn)西南62公里,西臨北部灣。……明初建村,取敦厚文明之意。1960年測繪地圖時寫作‘敦文’?!?img alt="湛江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湛江市地名志》,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89年,第158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48F7/18675136701438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2286615-qqjgJMe8H85965hTvjlfbsTal3EMFS4I-0-42e9856129872fbf8bb75551adc177fc">按,村落黃氏族譜載,黃學增父親黃如英是十七世——該本族譜截至該世,黃學增這一世沒有記錄。若按傳統(tǒng)的一世25年來計,十八世即有450年,黃氏大致在明仁宗前后遷移至此地。但查清康熙朝《遂溪縣志》,沒有發(fā)現(xiàn)敦文村的記載。在這一片區(qū)域,清康熙朝《遂溪縣志》卷之一“鄉(xiāng)都”有調(diào)神港、博格港、抱泉港等記載(皆在縣城西南一百多里范圍),另有第八都樂民千戶所記載;樂民千戶所周圍則有對樂煙墩(距離所十里)、北灶煙墩(距離所一十二里)、草潭煙墩(距離所三十五里)。但在清道光朝《遂溪縣志》卷之四“鄉(xiāng)社”出現(xiàn)敦文村記載:“縣西南一百五十里,林姓世居?!?img alt="《廣東歷代方志集成》,清道光朝《遂溪縣志》,掃描本,卷之四“鄉(xiāng)社”,嶺南美術出版社,2009年,第199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48F7/18675136701438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2286615-qqjgJMe8H85965hTvjlfbsTal3EMFS4I-0-42e9856129872fbf8bb75551adc177fc">似乎與目前敦文村的情況相同——林姓仍然是村落的主要居住群落,與村落內(nèi)的黃姓群落居住區(qū)域涇渭分明,互不相雜。清道光朝《遂溪縣志》還記載周圍一二黃姓世居村落:上朗村(縣西南一百六十里,黃姓世居)、坑南村(縣西南一百六十里,黃姓世居)。

事實上,敦文村這一片區(qū)域是雷州半島頗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明代衛(wèi)所“樂民所”遺址離敦文村不到三公里。據(jù)文獻記載,明代,樂民衛(wèi)所在海防要塞中屬千戶所級別。清康熙年間《遂溪縣志》卷一“事紀”條記:明洪武“二十七年□安陸侯吳杰、都督馬鑒視雷要地,立樂民所。”永樂十四年朝廷開始對樂民地區(qū)“詔采珠”。樂民珠池出產(chǎn)的珍珠稱“南珠”,享有較高的榮譽。世稱“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古時的“廉珠”就是雷州半島西海岸樂民珠池出產(chǎn)的珍珠。由于朝廷不顧珠民的生死,在明正德五年,守護樂民珠池的太監(jiān)牛榮“激變于雷”;隨后在正德九年,雖然“詔采珠于對樂池”但“無珠乃止”。最后到了嘉靖元年,仍“罷采珠,詔內(nèi)監(jiān)還京”?!皩分槌亍奔礃访裰槌亍J窌d“對樂珠池,在遂溪縣西南一百五十里第八都樂民千戶所城西海內(nèi),漢唐無考……宋開寶以還,遂置場司,或采或罷。洪武□十九年詔采,未有專官。”后雖有段時間罷采,但在嘉靖三十九年又繼續(xù)“詔采珠”,一直到明萬歷三十年始“召內(nèi)監(jiān)李敬還京師,罷采珠”《廣東歷代方志集成》,清康熙《遂溪縣志》,掃描本,卷之一“事紀”,嶺南美術出版社,2009年,第8—9、20頁。,樂民珠池才真正退出歷史舞臺。根據(jù)湛江地區(qū)的地情文獻記載,樂民珍珠城自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年)永樂皇帝下詔采珍珠開始,到明代萬歷三十七年,萬歷皇帝罷免采珍珠,召監(jiān)督采珠大臣李敬回家,前后時間經(jīng)歷了近200年!其間,多次官逼民反,民眾反抗時有發(fā)生。如明代正德五年,守珠池太監(jiān)牛榮,恃勢壓制盤剝珠民,老百姓掀起抗爭;明正德十四年,守珠池太監(jiān)趙蘭,殘殺良民,又激起老百姓的義憤。明朝皇族一心想得南珠,于弘治十二年向東莞縣和瓊州府各取大船200艘,共400艘,每船配船夫20名,共8000名。向雷廉兩府各取小船100艘,每船配船夫10名,共2000名。在明代,為了更好采摘樂民珍珠,中央王朝還向廣州、潮州、惠州、肇慶等地取銀共一萬九千兩,提解雷、廉兩府使用,甚至調(diào)動官兵把守珠池,多時達300人。事實上,早在明嘉靖時,巡撫都御史林富就上《乞罷采珠疏》謂:“嘉靖五年采珠之役,死者萬計,而得珠僅80兩,天下謂以人易珠,恐今日雖以人易珠,亦不可得?!比绱说臍v史,難免讓人感懷!如1962年,我國著名劇作家田漢曾一度站在樂民珍珠城遺址上,似乎回想到當年“以人易珠”的慘境,頗有感懷地留下了詩句:“南來初看還珠記,當日珠民重可悲。碧浪曾翻千斛淚,夜光能換幾餐炊。方城有址堆殘貝,古寺無蹤剩斷龜……”以上有關樂民珍珠城的地情概況,轉(zhuǎn)見湛江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編:《湛江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59—160頁。如此看來,敦文村周圍的歷史還是頗有底蘊的。

樂民所的東面是雙村,上述已提及,宋朝蘇東坡從瓊崖東歸時曾經(jīng)過該村,并與村落私塾老師陳夢英有交流。承蘇大學士之言,該村落曾在當時就建文明書院一所。據(jù)湛江文獻所載,雙村在宋朝名曰蠶村,是時村落開基始祖陳歡居其中,其后“改稱桑村,今名稱作雙村。據(jù)說古時這一帶民眾普遍以種桑養(yǎng)蠶為生,陳氏始祖歡公開基創(chuàng)業(yè)時取村名蠶村,也許有其現(xiàn)實性”。當然,也許是取地形似蠶而定名?!昂髞黻愂鲜甲鎻男Q村搬遷到今村址,而‘蠶?!谌藗兛谥谐3_B讀,為紀念始祖,陳氏后人起初將村名叫‘桑村’,由于‘?!诎自挳斨信c‘雙’諧音,村名也就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雙村’。”湛江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編:《湛江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59—169頁。不管如何,由于雙村與蘇東坡有著歷史淵源,雙村的歷史文化底蘊自然是存在的。

而在敦文村的南面,則是雷州半島第一村落——東邊角村。7000多年前該地就有人居住,萌芽了文明的種子??脊艑<医?jīng)過考察、發(fā)掘,在村子南面一堆風化的貝殼里,發(fā)現(xiàn)距今約7000年前人類生活的房屋遺址樁柱孔、屈肢墓葬,及一批陶片、石網(wǎng)墜、敲砸器與貝殼飾物等生活用品。遺址面積約1200平方米,東大西小,形似鯉魚,故稱鯉魚墩。魚墩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有8座土坑豎穴墓葬,有屈肢葬、壓石屈肢葬、曲肢葬、蹲踞葬等葬式,有葬坑積石的現(xiàn)象。這類墓葬在中國境內(nèi)最早見于華南新石器時代早期,廣西北部的柳江、漓江流域。在桂林的甑皮巖、廟巖、柳州的大龍?zhí)?、邕寧頂螄山等地均有發(fā)現(xiàn)。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湛江市博物館、遂溪縣博物館:《廣東遂溪鯉魚墩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發(fā)掘簡報》,《文物》2015年第7期。

1926年4月黃學增在《中國農(nóng)民》中發(fā)表的《廣東南路各縣農(nóng)民政治經(jīng)濟概況》中談道:“各縣農(nóng)村,每村皆設有神廟,奉拜某個木偶,謂之地頭神。在年首夏歷正月上旬或十幾里、三月廿前后,游神賽會,演戲酬神,或打齋建醮,所費甚大,此乃一村公共之事。”《中國農(nóng)民》第一卷第四期(1926年4月1日),湘潭大學出版社《紅藏·進步期刊》系列影印本,2014年,第405頁。不知當時敦文村的民俗信仰情況如何?目前在敦文村的村落中部可見到一座法令廟以及青惠娘娘廟。法令大王信仰似乎是雷州半島西海岸一些村落的信仰,除了敦文村外,離其不遠的雷州烏石亦有一座香火頗盛的法令宮。烏石是一個比較大的漁港,19世紀著名的華南海盜烏石二(麥有儀)就是來自烏石鎮(zhèn)烏石村的。在烏石,當?shù)孛癖妼τ诜钚叛鍪侨绱苏f的,法令大王是烏石當?shù)靥赜械谋Wo神。它的來歷源于一個傳說。很久以前,烏石港內(nèi)漂來一大木頭,有人看此木不順眼,于是把它推走。但一會兒,大木頭又漂回到原處。這個人覺得很奇怪,于是對著木頭說,如果你是神木的話,你就豎立起來,木頭果真豎立起來。于是,這個人就在烏石港邊為大木頭立廟。這大木頭就是法令大王的化身。在當?shù)負碛蟹N種有關法令大王法力無邊的傳說。敦文村的法令廟的是多位神靈,在敦文村黃氏村民口中,認為供奉的其中一位神靈是朱元璋。他們認為法令廟中一位神像是赤腳騎在牛背上,手持牛鞭的木雕神像,他就是朱元璋的“寶相”;該神靈的神誕是每年正月十四日(農(nóng)歷)。同時在黃氏村民中有著祖先“戰(zhàn)戰(zhàn)兢兢,御敵疆場,佐朱家而興天下,來自福建泉州”的傳說。至于青惠娘娘廟,神靈情況不明,神靈歸屬于女性。

對于當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稅賦方面,黃學增在《廣東南路各縣農(nóng)民政治經(jīng)濟概況》敘述遂溪第六區(qū)——敦文村歸屬該區(qū)——時如此談及:“第六區(qū)農(nóng)民連年受土匪劣紳土豪地主的禍,生活好生危險,前年曾餓死了許多,對各資產(chǎn)階級之生錢,每千文每年須納谷四升半或六升或七升,計每升谷值錢一百七十文(因谷價高,故算谷不算銅錢)。現(xiàn)各鄉(xiāng)農(nóng)民要制止他此一手段,以免餓殍,擬由今年舊歷二月十五日起,所有生款,不得以谷計利,還轉(zhuǎn)回銅錢計利,限每千文年息作二分計算?!?img alt="《中國農(nóng)民》第一卷第四期(1926年4月1日),湘潭大學出版社《紅藏·進步期刊》系列影印本,2014年,第415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48F7/18675136701438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2286615-qqjgJMe8H85965hTvjlfbsTal3EMFS4I-0-42e9856129872fbf8bb75551adc177fc">正是由于農(nóng)民生活艱苦,一旦有人引領,自然會成為反抗不公平力量中的主要力量。遂溪檔案館有一份1958年文獻如此記載:“據(jù)調(diào)查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武裝斗爭活動地區(qū),包括了附城、樂民、江洪、河頭、城月、界炮、洋青各鄉(xiāng),而以樂民、江洪、河頭地區(qū)最為活躍。約有192個村莊,6700多戶,28000多人,占當時全縣人口十分之一左右?!?img alt="《遂溪縣革命老根據(jù)地情況調(diào)查綜合資料》,遂溪縣檔案館藏。"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B48F7/18675136701438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2286615-qqjgJMe8H85965hTvjlfbsTal3EMFS4I-0-42e9856129872fbf8bb75551adc177f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氏县| 太仓市| 青冈县| 禹城市| 宁德市| 特克斯县| 盐池县| 广昌县| 英超| 大港区| 个旧市| 慈溪市| 禄丰县| 手游| 衡东县| 龙口市| 从江县| 阿拉善右旗| 曲麻莱县| 广丰县| 黎川县| 辽中县| 怀来县| 东城区| 宁海县| 颍上县| 新乡市| 宾阳县| 青川县| 临颍县| 丰台区| 福贡县| 钦州市| 青田县| 海宁市| 和田县| 梁平县| 嘉兴市| 新竹市| 行唐县| 始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