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特載

牢記使命 事爭一流奮力開啟新時代建設中等城市 美麗灤州的新征程

——2018年1月20日在中國共產黨灤縣第十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的報告

許曉娟

中國共產黨灤縣第十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是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大會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動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牢記使命、事爭一流,奮力開啟新時代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的新征程。

一、事爭一流、增比進位,經濟社會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2017年,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縣委團結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以迎接十九大、貫徹十九大為主線,以“事爭一流、增比進位”為主題,攻堅克難、擔當實干,開創了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政治生態風清氣正的良好局面。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24億元,同比增長10.5%,自2014年以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3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9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和10.8%,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6937元和15916元,均增長8.2%。我縣被評為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和“中國中小城市創新創業百強縣”。

——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去產能任務圓滿完成。創新建立了綜合補償機制,如期完成173萬噸鋼、151萬噸鐵去產能任務,保持了總體穩定。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傳統產業煥發活力,創新開展了企業發展“1+N”行動,建立起常態化民企幫扶機制,累計實施企業技改、鋼鐵深加工等項目36個,工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的65.9%,鋼鐵產業實現了量減值增。新興產業加速崛起,重點實施了河北創新通恒、烯潤科技等新興產業項目42個,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應用、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迅速發展,唐山東唐電氣在新三板上市,寶樂智能科技等8家企業被列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被認定為“河北省中小企業示范產業集群”。現代農業蓬勃發展,全力做好“接二連三”文章,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52家,雞冠山農業生態園被列為全省農業綜合開發創新園區市級試點。園區發展擴容增效,經濟開發區新擴區1.92平方公里,達到25.36平方公里,香河建豐木業等16個項目簽約入園,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縣域經濟發展提速,全縣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27家,接待旅游人數424萬人次,我縣被列為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灤州古城特色小鎮被列入全省首批創建類特色小鎮。

——突出城鄉融合發展,中等城市建設邁出新步伐。舉全縣之力開展了違建整治、全民“洗城”等行動,改造提升了城鄉基礎設施,我縣獲評首屆全省文明縣城、全省潔凈城市試點縣和省人居環境進步獎。高標準編制修訂了灤縣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各類規劃15項。赤曹國道、唐秦高速、遷曹高速(灤縣段)加速推進,省道遷曹線(茨榆坨段)和平青樂線(南段)大修工程竣工。累計投資8.6億元,實施重點城建項目28個,新建日處理6萬噸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城區利用鋼鐵企業余熱供暖并網運行。新成立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集中整治“一區三邊”違法建設專項行動成效明顯,累計拆除違建面積25萬平方米。新增園林綠地面積54.7公頃、綠廊綠道20公里,金鼎麗城小區被評為省級園林式居住小區。高標準完成30個省級美麗鄉村重點村建設任務,灤城街道花果莊村、古馬鎮曹北店子村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縣級文明村總量和占比均列全省第一位。

——突出改革開放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迸發新活力。扎實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召開縣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13次,審議改革事項41項,全域旅游示范縣等4項工作列為省級改革試點,總數居全市第一位;在全市率先掛牌成立行政審批局,19個部門185項行政許可和其他類權力事項實現劃轉;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新登記市場主體7347家,同比增長16.7%。精準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組建了專業招商團隊和產業招商專班,變“坐等招商”為“上門招商”,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模板腳手架協會、天津大邱莊工業園等單位建立合作關系,東方園林工業廢棄物處理等79個項目簽約落地。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展了“百家高校院所專家學者走進灤州”活動,北京中技惠民創新創業谷等57家企業入駐科創大廈,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124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率達到31.9%,蓄積了推動發展的新動能。

——突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障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果。全年用于民生和社會事業支出占公共預算支出的80%。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改造提升農村薄弱學校31所,公開招聘300名教師充實到基層一線,灤縣第三實驗小學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我縣被評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和“全省教育工作先進縣”。不斷加大文化事業投入,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逐步完善。在全市率先啟動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試點,助康中醫養老健康產業園項目主體完工。解決房地產遺留問題取得實質性進展,完成省掛賬督辦項目3個,臥龍山莊等長期擱置的項目瓶頸得到有效破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扎實推進,895戶、2016名貧困人口全部落實“一對一”幫扶脫貧機制。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擴面提標,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2.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85%。扎實推進防震減災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建設,我縣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防震減災工作綜合考核先進縣”。大力推進減煤、治企、控車、抑塵、治礦、增綠等重點工作,超額完成氣代煤、電代煤示范任務,566家“散亂污”企業全部整治到位,新增造林面積3.54萬畝,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31%。

——突出社會治理創新,民主法制建設得到新加強。狠抓信訪維穩工作,認真落實領導包案化解、帶頭接訪制度,深入開展“化解信訪積案百日攻堅”和“無訪村(居)”創建活動,扎實做好軍隊退役人員公益崗安置等工作,進一步形成了同心同向、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狠抓社會綜合治理,實現了綜治中心、綜治視聯網、綜治信息化鄉鎮全覆蓋“三個全市第一”,我縣被確定為“綜治中心建設省級示范縣”。狠抓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我縣被評為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支持人大、政府、政協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推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改革,注重做好統戰、民族宗教工作,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我縣榮膺省級“雙擁模范縣”稱號。

——突出全面從嚴治黨,基層黨建工作呈現新局面。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各級領導干部和基層義務宣講員作專題宣講報告700余場次,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廣大黨員干部“四個意識”明顯增強。嚴格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各項制度,修訂完善了《縣委常委會議事決策規則》,縣委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不斷提高。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工作,全面落實黨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把握了工作主動權。圓滿完成縣、鎮兩級領導班子換屆工作,全面推行農村基層黨組織“六個基本”規范化建設、“四議一行兩監督”村務管理模式,促進了農村“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深化機關作風整頓,深入開展“一問責八清理”專項行動和基層“微腐敗”專項整治,綜合運用“第三方”“大數據”等監督機制,嚴肅整治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等行為。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嚴厲查處違紀違法案件,深入落實監察體制改革,扎實開展巡察工作,進一步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成績源于奮斗,拼搏成就夢想。一年來,我們以事爭一流、增比進位的激情干勁勇攀高峰。創新開展了“增比進位擂臺賽”,引導全縣上下縱向比進位、橫向比位次,讓大家看著干、比著干、賽著干,干好干壞一目了然,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激情進一步增強。正是憑著這種激情干勁,推動各項工作勇攀高峰、創先爭優,爭創了一批試點、打造了一批亮點,多項指標增長快于同期、好于預期、超年度計劃。一年來,我們以敢打必勝、擔當實干的昂揚銳氣克難攻堅。從鋼鐵去產能到藍天保衛戰,從解決房地產遺留問題到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從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到“一區三邊”集中整治,廣大黨員干部以上率下、攻堅克難,切實做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獲全勝不收兵。正是憑著這種“事不避難”的攻堅銳氣,我們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堡壘。一年來,我們以公道正派、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筑牢保障。堅持“好干部”標準,實行“推優比選”選人用人機制,讓想干事、敢干事、會干事的干部有舞臺、有地位;堅持勤政廉政,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依規辦事、高效服務,以一顆公心帶動全縣風清氣正。正是憑著這種公平公正,在灤縣大地上形成了一股新風正氣,鍛造了一批干凈擔當的精兵強將,進一步營造了人心思進、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一年來,我們以勠力同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合力砥礪奮進。縣四大班子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尤其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沖鋒陷陣、并肩戰斗;各級黨員干部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步調一致、狠抓落實,譜寫了凝心聚力抓發展、齊心協力干事業的和美樂章。正是憑著這種團結奮進,全縣上下凝聚了一股力、匯聚了一股勢,形成了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強大合力。

各位代表、同志們,灤縣發展取得的成績,是上級黨委堅強領導、大力支持的結果,是縣四大班子精誠團結、真抓實干的結果,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奮力拼搏、銳意進取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灤縣縣委,向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發展不夠充分,經濟總量偏小,質量效益不夠高,轉型升級步伐不夠快;大項目、好項目儲備不足,園區建設還缺乏專業和特色,產業聚集度不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與中等城市還有差距,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大氣污染防治任務繁重,社會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任務艱巨。同時,一些黨員干部擔當意識不強、干事激情不足,為政不廉、為政不公、消極腐敗現象還時有發生。對此,我們要強化問題導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以黨的十九大和省、市委全會精神推動思想大解放,進一步凝聚事爭一流、增比進位的強大共識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全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描繪了從現在開始到21世紀中葉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省委九屆六次全會確立了“抓好三件大事”“打好六場硬仗”“實施八項戰略”“深化九項改革”的基本思路;市委十屆四次全會分析研判了唐山具備的“十大優勢”,做出了“十項重點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們要以此武裝頭腦、領航定向,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共識,在統一思想中凝聚力量。

——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自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思想旗幟、理論指引和根本遵循。全縣上下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和捍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做到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灤縣落地見效。

——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上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新時代的重要標志。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我們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要義,著力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破除無效供給、培育新動能、降低實體經濟成本,以高質量發展引領灤縣轉型升級、綠色崛起。

——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對唐山提出的“三個努力建成”指示精神上來。“三個努力建成”飽含著總書記對唐山人民的深情厚愛,飽含著對唐山未來發展的殷切期望。我們要按照市委的要求,自覺把灤縣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勢,融入唐山市全域發展大局,各級各部門、各條戰線、各個行業都要把思想和行動聚焦到助推唐山實現“三個努力建成”上來,尤其要在加速轉型升級、綠色崛起上下功夫,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唐山實現“三個努力建成”的偉大征程中當先鋒、作表率。

——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委確立的目標要求上來。“率先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強市”,是省委對唐山提出的新的時代答卷。市委要求,各級各部門都要高點“選標定位”,所有定量工作必須始終瞄準在全省“保三爭二沖一”,所有定性工作必須始終瞄準在全省進入“第一檔次”,所有對上工作必須始終瞄準在全省“一馬當先”。我們要在唐山實現“兩個率先”目標上主動擔當、奮發作為,要在推動縣域發展上高點定位、走在前列,定量工作必須確保“全市前三”,定性工作必須確保“全市一流”,總體工作和重點工作必須確保“全省優秀”,這是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

——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我縣加快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的奮斗目標上來。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是落實省、市委部署要求的具體行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當前,中央和省、市委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步伐越來越快,為我們借力崛起、加速發展提供了戰略契機。特別是我縣確立的“事爭一流、增比進位”主題已經深入人心,只要我們以“全省優秀”“全市一流”的目標為引領,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的奮斗目標就一定會實現。

三、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奮力開啟新時代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新征程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做好2018年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省、市委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唱響“事爭一流、增比進位”主旋律,深入開展“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全力打好“五大攻堅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奮力開啟新時代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的新征程。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均增長10%以上,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8.3%以上。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以“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為統領,狠抓項目謀劃、項目招商、項目對接、項目落地、項目推進不放松,以項目建設引領發展、支撐發展、保障發展,努力在三次產業、基礎設施、文化旅游、生態環境、改善民生等方面實現項目建設新突破。重點要打好五大攻堅戰:

(一)打好重點項目建設攻堅戰。要牢固樹立“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的理念,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著力抓好計劃總投資855億元的302個重點項目,年內確保半數以上項目竣工投產,以項目建設撐起縣域發展的“四梁八柱”。

發展壯大產業集群。堅持集群化發展思路,深入開展“1+N”企業發展和質量提升行動,推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綠色崛起。鋼鐵深加工,加快啟動鋼城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確保東海特鋼500萬噸冷軋薄板、唐山源泰德潤300萬噸精品管材等項目上半年開工建設;高端裝備制造,要依托金地盾構機北方制造基地、寶樂智能科技等龍頭企業,年內至少引進3個以上配套項目,壯大集群規模;精品化工,重點實施唐鋼美錦煤化工二期等項目,積極引進天津天驕化工等企業,把煤化工產業園做強、做優;食品醫藥,要引導伊利乳業、藍貝酒業等企業新上生產線、增加新產品,扶持海德生物制藥項目達產達效;新興產業,以建設“創新型灤縣”為目標,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依托烯潤科技、御繕坊建材科技等石墨烯應用項目,加快培育發展節能環保、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年內確保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現代物流,要加快推進龐大集團叮叮物流線上服務業發展壯大,抓好以鐵路為樞紐的區域物流生產性服務業;文化旅游,依托灤州古城、青龍山景區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做好“文化+”“旅游+”文章,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縣建設,努力將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

強力推進招商引資。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探索推行產業基金引導招商、飛地協同發展招商等模式,深入開展集群式招商、產業鏈招商,形成“落戶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的聚合效應。縣四大班子成員要帶頭招商,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商務局開展全員招商,各鎮(街道)、縣直經濟部門要把招商上項目作為重點工作,專業招商團隊和產業招商專班繼續發揮好主力軍作用,真正形成“全員抓招商、合力促發展”的生動局面。年內,經濟開發區要引進超億元項目20個以上,直接利用外資增長5%以上;每個鎮(街道)、縣直經濟部門引進超億元項目2個以上。

做大做強園區經濟。要統籌做好經濟開發區的規劃設計,對園中園、專業園、產業園進行科學定位,打造園區發展品牌;要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加大對水、電、路、訊等設施建設的投入,提升園區承載能力;要探索創新運營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園區投資、建設、招商和運營,增強園區發展活力。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要把工作重點、政策服務向項目建設聚焦,在全縣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全省優秀”“全市一流”的目標中,挑大梁、擔重任。年內,經濟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等主要指標確保增長15%以上。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放”要更徹底、更到位,“管”要更科學、更高效,“服務”要更優質、更貼心。重點落實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快、服務水平最優“四最”要求,開展降費減負專項行動,建立重點項目綠色通道、聯席會議制度,落實“最多跑一次”“零跑腿”“不見面審批”等改革措施,縣直有關部門要把辦公室搬到企業、項目和工地上,為項目建設創造更加適宜的“氣候”、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在“親”中守規矩、在“清”中服好務,實實在在為企業解決具體問題,把“投資到灤縣、事事都好辦”打造成貨真價實的金字招牌。

(二)打好中等城市建設攻堅戰。以創建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為抓手,以大氣魄、大力度、大作為推進城市規劃和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特色鮮明的現代化中等城市。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堅持規劃引領,以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做好城市總規評估和優化提升,完善控制性詳規,按照“多規合一”的要求,合理安排功能區,明確城市管控邊界和開發紅線,為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提供科學的規劃引領。構筑發展架構,立足新城與老城片區相向發展、與高鐵片區融合發展,構建以新城公共服務中心區為核心,以古城文化旅游區、高鐵特色休閑區、響嘡現代工貿區為支撐的“一核三區”中等城市框架。打造交通樞紐,年內確保赤曹國道、遷曹高速(灤縣段)及其引線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唐秦高速(灤縣段)工程,用2—3年時間,建成縣城外環線,解決國、省干道穿城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構建與中等城市相匹配的現代交通網絡。

完善城市發展功能。圍繞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地標性工程建設,確保城市規劃館年內對市民開放,民政服務中心完成主體工程,集圖書館、檔案館、科技館、文化館、影劇院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為一體的文化廣場項目下半年開工建設;加快實施社區服務中心和小區市場建設,永安里、團結里市民中心年內完成主體工程,晨光南里等市場修繕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加快啟動垃圾填埋場二區、建筑垃圾消納場等垃圾處理項目,確保年內完工。圍繞解決城區交通擁堵的問題,在燕山路與灤河道路口啟動建設城區第一條地下環形通道;實施新高線南延、勝利道拓寬、解放路改造等工程,打通“斷頭路”“卡脖路”,實現路路相通、主次干道連接有序;啟動日月潭路東延工程,打通新、老城之間的第二條通道。圍繞改善居民居住條件,以光輝里、福君廟村為重點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讓群眾居住得更滿意、更舒心;繼續推進解決房地產遺留問題,千方百計破解瓶頸,積極回應群眾的訴求。

塑造城市特色風貌。用創造歷史和藝術的態度推進城市公共空間建設,加快實施公園廣場、綠廊綠地、街區小品、節點亮化等景觀工程,確保2018年順利通過國家園林縣城復驗。打造靚麗街區,對灤州路、灤河道、燕山路進行完善提升,融入文化基因,建設精致小品,將其建成獨具特色和魅力的精品景觀大道。打造綠化精品,推進綠化設施完善工程,重點對森林公園等實施改造提升,對環城水系沿岸進行景觀綠化,形成“城在林中、水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優美畫卷。打造亮化景觀,啟動實施城區亮化三年行動,對灤河道、中山公園等進行亮化改造提升,新建小區要實施沿街建筑亮化工程,塑造燈光璀璨、景色迷人的“灤州印象”。打造生態水系,年內實現環城水系河道全線貫通,建設集水安全、水生態、水景觀“三位一體”的生態水系,將城市嵌在“山水林田湖”的風景中。

推動產城融合發展。立足以產興城、產城互動,促進“一核三區”錯位、相向、融合發展。新城公共服務中心區,謀劃啟動教育產業園區建設,優化整合職校、電大、進校等教育資源,以教育產業發展帶動人口聚集;加快發展健康養老產業,推動助康中醫養老健康產業園等醫養一體項目,創建醫養結合示范區;大力發展商貿物流、金融保險、總部經濟等服務業,推進唐百集團灤州購物廣場、金鼎中心等項目建設,繁榮發展城市經濟。古城文化旅游區,重點構建“兩山兩城一河”的文化旅游發展新格局。灤州古城要爭創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建設令人向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老城區要依托灤州古城特色小鎮建設,有步驟地推進改造提升,挖掘深厚底蘊、講好灤州故事,打造具有歷史印記的“文化符號”;在灤河右岸實施景勝灤州文化產業園、臺灣風情城等項目,建設灤河水韻風景帶。高鐵特色休閑區,要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重點實施溫泉開發、休閑養生、健康養老等綜合體項目,年內開發建設站前路先導區,打造“城市會客廳”。響嘡現代工貿區,要加快發展商貿物流、現代服務、工業旅游等產業,建成在省、市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經濟重地。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強化法治管理,持續開展“一區三邊”違法建設整治,保持高壓態勢,堅決做到重點區域、重點項目、重點案件違法建設“清零”,對新增違法建設“零容忍”;集中開展環境衛生、占道經營、交通秩序、廣告牌匾等綜合整治行動,打造潔凈整齊、規范有序的市容秩序。推進智能管理,對現有數字化城管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實行“片長責任網格制”治理模式,建立一片一長、點位監控機制,加快數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級。狠抓精細管理,從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抓起,持續開展全民“洗城”行動,運用市場化手段提升環衛保潔水平,年內機械化清掃率要達到90%以上,真正讓縣城美起來、靚起來,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衛生縣城復驗。

(三)打好鄉村振興攻堅戰。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確保到2020年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

實施現代農業強縣富民行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托“一帶六園”建設,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設施農業,燕山果品科技產業園要爭創國家級園區。謀劃建設農產品加工園區,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年內引進農產品深加工企業3家以上,培育一批既富民又強縣的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業+旅游”發展,加快建設現代農業觀光園、民俗田園風情區,打造一批農旅結合的示范村。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爭創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統籌推進“四化四美”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突出抓好村莊道路建設、垃圾處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點工作。實施鄉村路網暢通、縣級道路升級提標工程,探索采取整體承建模式,加強農村道路建設管理,努力實現“村村通”“路路通”;用市場化手段破解農村垃圾處理難題,引入社會資本實行社會化管理,集中清運、分類處理,加快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突出產業特色,打造“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鎮、專業村,建設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片區。

實施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行動。統籌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供銷社綜合改革等工作,釋放農村發展新活力。積極爭創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省級試點,加快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對接。探索盤活用好閑置農房和宅基地的辦法,激活鄉村閑置的資源。

(四)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牢固樹立“抓環保就是講政治、就是抓民生、就是抓轉型升級”的意識,以鐵的決心、鐵的措施、鐵的手腕狠抓環境治理,打造生態灤州、美麗家園。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制定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工作方案,把每項目標任務落實到年、到季、到月、到日、到小時,落實到單位、到企業、到人頭、到監測點,盡快擺脫后進局面。要堅持科學治霾、精準治污,充實基層環保工作力量,穩步推進電代煤、氣代煤改造工程,綜合整治“散亂污”企業,全面抓好散煤治理、鍋爐燃煤、垃圾分類處理等工作,嚴格落實“措施一次到位、整治一次達標”的要求,堅決做到措施準、標準高、行動快、出手狠,確保空氣質量持續好轉。

推進生態修復治理。深入開展“碧水行動”,嚴格落實“河長制”,推進重點河流、水庫綜合整治,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加強土壤治理,嚴格控制工業污染物排放和農村面源污染。實施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工程,加大對私挖亂采行為打擊力度,該關停的堅決關停、該取締的堅決取締。開展全域造林綠化攻堅,著力抓好綠化生態工程建設,形成覆蓋城鄉、景觀優美的綠色生態屏障。

強化生態文明理念。堅持治標與治本有機統一,不僅要算當前賬、經濟賬,更要算長遠賬、綜合賬,最大限度地節能減排降耗,最大力度地推進轉方式、調結構。要充分發揮環境的硬約束作用,突出抓好重點能耗行業的節能技術改造,以生態環保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積極探索農村供暖新模式,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產業,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五)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攻堅戰。要以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為目標,精心辦好民生實事,一件接著一件抓,一年接著一年干,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扎實推進精準扶貧脫貧。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動態管理、精準施策,認真落實“一對一”幫扶脫貧機制,切實做到真扶貧、真脫貧。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突出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健康扶貧,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穩定脫貧和可持續發展,年內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率先高質量精準脫貧。

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施教育振興工程,突出抓好學前教育,鞏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提升高中教育質量,加快推進城區初中、小學、幼兒園新建工程,著重解決“城區擠”“農村弱”“大班額”等突出問題。實施健康灤縣工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爭創全省公立醫院改革示范縣和全省中醫強縣,加快推進醫共體建設,建立健全分級診療制度,為全縣人民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確保高標準通過全國文化先進縣復驗。實施就業保障工程,突出抓好重點人群就業和退役軍人安置工作,建立健全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辦好孩子上學的事、解決百姓看病的難、滿足群眾文娛的盼、織密社會保障的網,讓更多優質公共服務造福社會、惠及民生。

建設平安法治和諧灤州。扎實做好信訪維穩工作,持續開展“無訪村(居)”創建活動,依法依規化解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深化社會綜合治理,大力實施“雪亮工程”,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嚴防各類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各位代表、同志們,在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的征程中,我們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政府依法履行職能,發揮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作用,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要堅持黨管武裝,深化雙擁共建,大力推進軍民融合發展。要進一步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最大限度凝聚推進改革發展、維護和諧穩定的強大合力。要加快建設法治灤縣,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四、持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為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提供堅強保障

切實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到實處,著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

(一)增強總攬全局的政治能力。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認真執行《準則》《條例》,完善落實民主集中制等各項制度。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教育群眾。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強化網絡輿情引導管控,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不折不扣地把黨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干部要加深對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等重大問題的把握,不斷提高適應新時代、實現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的能力。

(二)鍛造激情干事的精銳團隊。堅持好干部標準,注重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信訪維穩等一線考察鍛煉使用干部,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增強干部隊伍活力。堅持工作高標準,牢固樹立“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職、爭不到一流就是落后”的理念,持續開展“增比進位擂臺賽”,激發黨員干部干事激情,推動各項工作事爭一流、增比進位。堅持服務高效能,事不隔夜、以快制勝,今日事今日畢、明日事今日計,打造立說立行、雷厲風行的“灤縣效率”。堅持常態化督導,完善大督查工作機制,對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逐一列出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時限清單,傳導壓力、推動落實。堅持樹鮮明導向,縣委要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讓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在灤縣蔚然成風。

(三)筑牢更加堅實的基層基礎。以農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要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要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六個基本”規范化建設,深入開展創建“時代先鋒”活動,打造具有灤縣特色的基層黨建示范點、示范帶,爭創一批在省、市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黨建品牌。

(四)構建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旗幟鮮明講政治、從嚴從緊抓紀律。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持續開展“微腐敗”專項治理,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氣象。精準運用“四種形態”,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維護和凈化政治生態。馳而不息查糾“四風”,決不讓“四風”反彈回潮。全面落實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工作部署,確保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發揮巡察利劍作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各位代表、同志們,揚帆起航凌云志,中流擊水正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牢記使命、事爭一流,奮力開啟新時代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的新征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班戈县| 旺苍县| 泽普县| 峨眉山市| 汉川市| 唐海县| 贡觉县| 锦州市| 喀喇| 沙坪坝区| 东丰县| 扎囊县| 会理县| 牡丹江市| 横山县| 灵寿县| 潜江市| 喀喇| 奈曼旗| 桃江县| 绵竹市| 启东市| 上高县| 天峨县| 宁强县| 锦屏县| 时尚| 赣榆县| 上饶县| 太湖县| 昌黎县| 莎车县| 太康县| 汤阴县| 北安市| 香河县| 黄龙县| 昌乐县| 隆化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