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共灤縣縣委關于加強新時代基層黨的建設的實施方案

(2018年7月4日)

根據《中共河北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的建設的意見》(冀發〔2018〕13號)和《中共唐山市委關于推進黨支部質量提升加強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唐發〔2018〕18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加強新時代基層黨的建設,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為抓手,堅持實事求是、問題導向、分類指導、積極穩妥的原則,按照“強基礎、全覆蓋、規范化、高質量”的思路,使農村、社區、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機關、學校、醫院等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為建設中等城市、美麗灤州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二、總體目標

用3年時間,通過推進以“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陣地、基本活動、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為主要內容的“六個基本”規范化建設,著力把全縣基層黨組織全面建強,使基層領導班子全面過硬,黨員干部隊伍的素質不斷提升。到2019年底,全縣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基本解決,村(社區)活動場所不達標問題全部解決,村級黨組織3年以上沒有發展黨員問題基本扭轉,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的組織高質量覆蓋和工作全覆蓋目標基本實現,機關黨建“燈下黑”問題徹底改變。在此基礎上,再用一到兩年時間,使黨支部政治領導力、組織覆蓋力、群眾凝聚力、社會號召力、政策執行力、發展推動力和自我革新力明顯提升,全縣基層黨建工作全面加強、作用發揮更加充分。

三、主要措施

圍繞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基層黨的建設,重點實施“十大工程”。

(一)政治引領工程。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確保每個黨支部、每名黨員都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把黨章作為黨員干部經常性學習內容,納入教育培訓必修課程,推動黨支部和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黨章、尊崇黨章、維護黨章。堅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引導黨員干部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堅持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基本方略,充分發揮黨支部的領導作用,團結帶領基層各類組織履職盡責、共同奮斗。積極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落地,更好地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把黨的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創新組織設置,健全組織網絡,理順隸屬關系,全面推進各領域黨支部建設。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h級每年負責培訓黨支部書記,開展基層黨員示范培訓,各鎮(街道)黨(工)委負責其他“兩委”干部和黨員兜底培訓。(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責任單位:縣委辦公室、縣紀委、縣委宣傳部、縣委黨校、各黨〈工〉委)

(二)“領頭雁”工程。支部書記是新時代黨支部建設的“領頭雁”,是基層領導班子的帶頭人。抓住黨支部建設的關鍵,著力打造一支講政治、有能力、敢擔當的“領頭雁”隊伍。1.選優。以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嚴格落實“五選十不選”要求,千方百計從致富帶頭人、民營企業家、外出務工有成人員、大學生村官、優秀鄉村教師醫生和退役軍人等人才中,選出一批政治素質好、發展能力強、治理水平高的村黨支部書記。支持優秀村書記跨村任職,支持鎮(街道)優秀年輕干部、優秀大學畢業生到村任職。在黨性強、能干事、善服務、有激情的黨員干部隊伍中,推選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優秀人才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采取組織選派、內部培育、社會招聘等多種形式選拔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支部書記。2.育強。通過各種方式,大力提升黨支部書記能力素質,組織好“萬人示范培訓”。農村重點是提升致富領富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社區重點是提升服務水平和治理能力,促進城市基層黨建系統推進、融合發展;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重點是明確功能定位,健全管理體制,推動黨組織增強內生動力、有效發揮作用;機關重點是提升黨建業務能力,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更好地發揮作用;整合在職教育資源,采取補貼和自籌的方式,開展村黨支部書記學歷教育。3.管嚴。全面推行黨支部書記星級管理和績效考核,制定考核評星辦法,將評定結果與黨支部和支部書記的獎懲掛鉤。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和“四議一行兩監督”,規范黨支部書記用權。根據不同領域特點,建立完善黨支部書記調整退出機制。村黨支部書記在一個任期內,連續2次或累計3次考核不稱職的,應予以調整退出。堅持村黨支部書記“雙述雙評”制度。4.用好。落實從優秀村(社區)黨支部書記中選拔領導干部、考錄公務員、招聘事業編制人員等政策。提高村黨支部書記補貼標準,穩定收入來源,確保安心專心工作。推薦優秀黨支部書記作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人選。完善和落實離任村干部補貼政策標準。(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縣紀委;責任單位:縣編委辦、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財政局、各黨〈工〉委)

(三)黨員先鋒工程。立足提高黨性、優化結構、增強活力、發揮作用,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的黨員先鋒隊伍。1.提高發展質量。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貫穿入黨申請、積極分子培養、發展對象審查、新黨員教育全過程。健全發展黨員全程紀實制度,使用好《發展黨員工作手冊》。推行鎮(街道)黨(工)委成立青年人才黨支部做法,注重吸收致富能手、退役軍人和外出務工青年中的優秀分子入黨,著力解決3年以上沒有發展黨員白點村問題。堅持從企業生產經營一線和35歲以下優秀員工中發展黨員,把符合條件的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負責人、業務骨干發展為黨員,注重發展優秀青年教師、學科帶頭人入黨。嚴肅處理違規違紀發展黨員問題,防止和糾正“近親繁殖”“人情黨員”“帶病入黨”。2.加強教育管理。深化以黨性教育和技能培育為主要內容的“雙育工程”,不斷提高黨員政治素養和能力水平。探索在職黨員、離退休職工黨員、城鎮和農村老黨員、生產工作一線黨員分類管理。實行黨員先鋒指數管理,對黨員履職情況和黨性狀況量化考核。健全城鄉一體化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實行流動黨員組織關系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辦法,切實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建立黨員涉嫌違紀違法信息通報和及時處理工作機制。3.強化作用發揮。弘揚創新、一流、務實、高效、擔當的工作作風,引導廣大黨員在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中當先鋒、作表率。深化“戴黨徽、亮身份”活動,推行農村黨員戶懸掛標識,廣泛開展承諾踐諾,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服務窗口,讓黨員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主動進行志愿者注冊,完善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黨員聯系戶等制度,引導黨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開展“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發揮好幫扶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作用,實施精準幫扶,推動高質量完成脫貧任務。(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各黨〈工〉委)

(四)組織生活規范工程。嚴格執行組織生活制度,從每個黨支部和每名黨員抓起,切實把黨內生活規范起來、嚴肅起來、形成常態。1.實行統一活動日制度。把每月10日確定為黨員統一活動日,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集中開展“7+X”主題黨日活動(“7”即重溫入黨誓詞、開展理論學習、集中繳納黨費、上好專題黨課、組織民主議事、實施黨務公開、開展志愿服務7項“規定動作”,“X”即黨支部“自選動作”),做到每月一主題。認真組織好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有效保證參會率。黨支部書記帶頭講黨課,利用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和志愿者資源,深化“我到基層講黨課”活動,辦好“流動黨課”,實現黨課效果的最大化、普及化。2.嚴格雙重組織生活。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黨員第一身份,帶頭參加所在黨支部組織生活,不能以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理論中心組學習等代替日常組織生活。3.定期調閱黨支部工作手冊?;鶎狱h(工)委每季度調閱一遍,縣委組織部每半年抽查率不低于20%,指導黨支部更好地開展黨內生活、規范工作記錄。4.從嚴從實評議黨員。認真組織開展民主評議黨員,穩妥有序處置不合格黨員。每年對照合格黨員標準和不合格黨員的具體表現開展黨性分析,把評議結果與評先評優結合起來,對黨性不強的黨員及時批評教育、限期改正,定期檢查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情況并向全體黨員通報。5.抓好黨建檔案管理和黨務公開。按照過程留痕、隨時調閱要求,建立黨建檔案和黨員干部檔案管理長效機制,及時收集整理更新,保證檔案資料齊全完整、真實準確、規范存放。認真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要求,及時做好黨務公開工作。(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責任單位:縣委辦公室、各黨〈工〉委)

(五)活動場所攻堅工程。通過新建、改建、擴建,實現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全面達標、功能設置完備、管理使用經常。在農村,實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攻堅行動,年內實現“危小無”活動場所全部“清零”、所有活動場所全部達標。在社區,到2020年,全縣社區黨群綜合服務中心面積普遍滿足開展黨建工作和服務群眾需要,縣級示范點不低于500平方米,每個街道至少有1個綜合性示范社區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推動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建設“六有”(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標準黨支部活動陣地,全縣再建設2個高標準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大力推進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領域黨支部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茖W設置各領域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功能,規范場所日常管理。以活動場所為依托,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和群眾性文體活動,設立“一站式”服務站點(大廳),設置圖書閱覽室、書畫室等功能室,確保建得好、用得好。(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責任單位: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國土資源局、縣住建局、縣城鄉規劃局、各黨〈工〉委)

(六)后進班子整頓工程。每年以鎮(街道)為單位進行排查,倒排確定后進村,采取縣級領導干部包聯、縣直部門幫扶、鎮(街道)干部駐村等方式,進行集中整頓,著力解決村書記不勝任、村“兩委”班子不健全、村“兩委”干部帶頭作用差、歷史遺留問題多、宗族派性矛盾突出、群眾合理訴求長期得不到解決、村霸村鬧和宗族惡勢力干擾村務等問題。1.強化鎮(街道)黨(工)委主角作用。進一步強化鎮(街道)抓基層黨建的主角作用,建立班子成員分包后進村責任制,采取定任務、定時限、定獎懲的“三定”措施,把整頓轉化目標量化。2.強化縣直部門幫扶作用。每個后進村確定一個縣直部門幫扶,重點幫助強班子、建隊伍、謀發展、解難事、辦實事、保穩定。對矛盾突出的村,采取組建聯合工作隊的辦法,進行綜合治理。3.強化督導檢查落實責任。加強對整頓轉化工作的檢查指導,對整頓不力、面貌依舊的,追究有關鎮(街道)、部門的責任。(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責任單位:各鎮〈街道〉黨〈工〉委、縣直有關單位)

(七)特色品牌培樹工程。開展基層黨建亮點工作“擂臺賽”,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按照“一黨(工)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原則,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有一定影響力的黨建特色品牌,不斷提高灤縣知名度、美譽度。年內培育30個農村黨建示范點(帶),打造5個社區、10個機關事業單位、10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示范點,優化2個黨群活動服務中心。1.突出灤縣特色。在農村,持續深化“六個基本”規范化建設,開展爭創全域基層黨建規范化建設示范鎮(街道)活動,促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在社區,繼續開展“三強三提”和“雙聯雙管”活動,讓黨員在聯系服務群眾中錘煉黨性,發揮作用。在機關,深入實施爭創“五好”黨支部、爭當灤州先鋒和周六常態化全民洗城活動,激勵引導黨員干部事爭一流、增比進位。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不斷推行“五彩紅”和“四規范一提升”活動,以黨建激發企業發展活力。2.突出中心任務。把“全縣十項重點工作”“五大攻堅戰”作為基層黨建的主攻方向,推動基層黨建同重點工作深度融合,引導黨支部和黨員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當先鋒、作示范,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挖掘典型、培樹典型、宣傳典型。3.突出黨建業務。把品牌培樹貫穿基層黨建工作全過程,引導黨支部在強化政治功能上下功夫,在黨員發展教育管理上求突破,在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上謀創新,在擴大黨內基層民主上再探索,在全面提升基層黨建水平上見實效。4.突出智慧黨建。把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運用到基層黨建工作中,使黨建工作體現時代特色,充滿時代活力。建好黨員信息庫,用好黨員信息管理系統。依托灤縣黨建網、遠程教育網,發揮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作用,建立網上黨支部、設立微信公眾號,逐步實現網上組織關系接轉、網上黨費交納、網上教育培訓、網上思想交流。普遍推廣“掌上社區”APP,讓居民足不出戶享受及時高效服務。(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各黨〈工〉委、縣直各單位)

(八)財力保障工程。強化財政資金對黨建工作的支持保障。1.社區。到2020年,每個社區工作經費每年達到5萬元,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每年10萬元。2.農村。全面落實省委組織部和省財政廳關于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并建立正常增長機制。其中,村干部基本報酬和村級組織辦公經費,每村每年不低于9萬元;村級組織辦公經費由每人每年2000元增加到3000元。把農村黨組織活動經費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統籌用好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資金,不斷提高村級組織建設服務水平。貫徹落實《中共灤縣縣委辦公室、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十項措施〉的通知》(灤縣辦發〔2018〕7號)精神,探索發展集體經濟的多種模式,到2020年,力爭全部消滅集體經濟空白村,確保村村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超過5萬元的達到一半以上,培養發展一批經濟強村。3.其他領域。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活動經費列入企業年度財務預算,按照職工年度工資薪金總額0.5%—1%的比例稅前扣除。機關部門(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含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黨組織活動經費分別按照本單位公用經費總額的3.5%和2%確定。留存黨費和上級黨組織劃撥經費重點向基層支部傾斜。(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縣委農工委、縣財政局;責任單位:各黨〈工〉委)

(九)示范創建工程。落實中組部和省委組織部要求,以創建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為契機,在隊伍建設、經費保障、活動陣地全面提標的基礎上,圍繞“中等城市、美麗灤州”建設,不斷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效應。1.推動區域黨建融合。普遍建立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選取域內機關、企事業單位、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兼職委員,兼職街道黨工委委員一般5—7名,兼職社區黨委委員一般3—5名。有計劃地探索推進“大組織、大管理、大服務、大機制”的“四大”黨建工作模式,逐步完善黨建互聯互動機制,定期研究討論轄區建設重大事項,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2.引領基層治理。建立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居委會為主導,駐區單位等共同參與的社區治理架構。突出街道黨工委主體地位,把黨組織推薦的人選明確為各類組織的負責人,把黨組織的主張轉化為各類組織的自覺行動。搭建社區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平臺,實現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評。3.優化街道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明確街道黨工委職能定位,引導基層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賦予街道對派駐機構日常管理和負責人考核任用征得同意權、區域規劃參與權、綜合事務管理權的建議權。落實社區事務準入制度,建立準入清單,做到權隨責走、人隨事動、費隨事轉。(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責任單位:縣編委辦、縣民政局、灤河街道、古城街道、各駐社區單位)

十)有效覆蓋工程。堅持提質擴面,聚焦重點領域、新興行業,不斷提升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的質量和成效。對已建黨組織的,實施精細化管理,形成示范效應;對未建黨組織的,采取聯建、派建、幫建、帶建等方式,實現黨的工作全覆蓋。以建立樓宇黨組織為抓手,在科創大廈建立經濟開發區管理下的樓宇黨組織,加快吸納入駐單位建立黨組織。依托建材大市場管委會建立建材大市場商圈市場黨組織,把黨的活動延伸到市場內各商家店鋪。依照互聯網企業工作關聯度,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把行業管理與黨建工作統一起來。建立“園區黨(工)委——非公企業黨委——非公企業黨組織”三級管理架構,著力打造集孵化、活動、培訓、信息、交流于一體的黨建工作平臺??h級從規模較大、黨員人數較多、社會影響力較強、黨建基礎較好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中,確定直接聯系點40個。(牽頭單位:縣委組織部;責任單位: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民政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建材大市場管委會、各黨〈工〉委)。

四、組織領導

(一)壓實管黨治黨責任。強化各級黨組織抓基層黨建的責任,各黨(工)委對基層黨建工作負直接責任,要專題研究部署黨建工作,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抓到支部。黨(工)委書記是抓基層黨建的第一責任人,必須直接抓研究謀劃、抓安排部署、抓組織推動、抓督導落實。堅持抓“一把手”、考“一把手”,實施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考核排名通報制度,用好函詢、約談、通報、誡勉、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追責辦法,切實提升抓基層黨建的執行力。

(二)形成齊抓共管合力。健全完善縣委全面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加強指導、行業系統有力推動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h委組織部要強化工作指導和督促落實,切實抓好各領域、各方面基層黨建任務的推動落實。行業系統主管部門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本行業系統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路和舉措,創新機制、方式和手段。各相關部門結合各自職能,積極支持和推動基層黨的建設,全面提升新時代黨建工作水平。

(三)強化督導檢查力度。建立黨建專項督查和定期巡察制度,把基層黨建納入大督查工作內容,堅持集中巡察與專項巡察、定期檢查與日常督導、明察暗訪和定點解剖相結合,強化督辦整改,層層傳導壓力。建立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負面清單”,凡列入清單的不予提拔重用,形成抓黨建工作落實的倒逼機制。

各黨(工)委要結合自身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細化任務、明確節點,推動落實、務求實效。

(此件發至各鎮〈街道〉黨〈工〉委、縣委各部委室,縣直各單位黨委〈組〉、總支、支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水县| 六盘水市| 静乐县| 嵊泗县| 馆陶县| 甘肃省| 洛阳市| 镇赉县| 瑞丽市| 蒙阴县| 灵山县| 灵丘县| 南安市| 庆城县| 南靖县| 衡东县| 民丰县| 上高县| 卢湾区| 应城市| 民和| 松桃| 梨树县| 武陟县| 濮阳县| 宿迁市| 闽清县| 霍邱县| 阜新市| 泰和县| 灵璧县| 茶陵县| 赣榆县| 个旧市| 林芝县| 苍溪县| 鄱阳县| 阳高县| 黎平县| 南丹县|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