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輝歲月:第三視角看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
-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等聯合課題組
- 1633字
- 2021-01-05 16:00:45
第四節(jié) 哈薩克加盟共和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1989年6月,哈共中央第一書記科爾賓離任。蘇共中央在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后,提議哈共中央全會選舉納扎爾巴耶夫為哈共中央第一書記(相當于中國的省委書記)。根據納扎爾巴耶夫的建議,此次選舉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而不是通常采用的公開表決方式,以便更能反映代表們的真實想法。1989年6月22日,納扎爾巴耶夫毫無爭議地當選為哈共中央第一書記,從此開始領導哈薩克斯坦近30年。
根據蘇聯的政治改革方案,納扎爾巴耶夫于1990年2月成為哈薩克加盟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大體相當于中國的省人大常委會主任),4月被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為哈薩克加盟共和國總統(tǒng)。在當年7月的蘇共第二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納扎爾巴耶夫當選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托卡耶夫(哈薩克斯坦現任總統(tǒng))在其回憶錄《光與影》中寫道:“20世紀80年代末,在老布什率領下,美國與哈薩克斯坦領導人開始有了工作接觸。經過對各地區(qū)領導人的仔細觀察,發(fā)現納扎爾巴耶夫非常特殊,積極活躍,與當時僵化保守的蘇聯高層領導人有明顯不同,認為納扎爾巴耶夫是蘇聯最高決策層中最具潛力和前途的人物之一。”
1990年10月25日,在觀察蘇聯其他加盟共和國的動向后,哈薩克加盟共和國發(fā)布《主權宣言》,像其他加盟共和國一樣,宣布“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在本共和國境內擁有至高無上的、獨立的和全部的權力”。在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中,哈薩克加盟共和國最后一個發(fā)布主權宣言,由此可見,納扎爾巴耶夫并不希望蘇聯解體,認為保留蘇聯對各加盟共和國都有利。
1991年3月,蘇聯在各加盟共和國就“是否贊成保留蘇聯”問題進行民調,哈薩克加盟共和國約80%的公民參加,其中94%的人擁護保留蘇聯。這次民調結果與納扎爾巴耶夫的想法基本一致。納扎爾巴耶夫一直認為,由于多年形成的政治和經濟聯系,如果每個加盟共和國都尋求獨立,則未來發(fā)展都會很困難,保留蘇聯對各方都有利。在各加盟共和國獨立意識不斷高漲的新形勢下,納扎爾巴耶夫主張通過簽署新的聯盟條約方式保留蘇聯的存在,即建立“主權共和國的聯盟”,各共和國在擁有主權的前提下以新的國家聯盟形式保留蘇聯。1991年7月,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和納扎爾巴耶夫曾達成共識,即以新的主權國家聯盟取代當前的蘇聯,主權國家聯盟的總統(tǒng)仍是戈爾巴喬夫,葉利欽任俄羅斯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出任部長會議主席。由于納扎爾巴耶夫支持簽署戈爾巴喬夫制定的新聯盟協(xié)議,戈爾巴喬夫也有意讓納扎爾巴耶夫擔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相當于政府總理)。
1991年“8·19事件”后,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獨立進程加速。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領導人簽署《別洛韋日協(xié)議》,戈爾巴喬夫和納扎爾巴耶夫組建“新蘇聯”的努力徹底落空。12月10日,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為“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簡稱“哈薩克斯坦”),同年12月16日宣布國家獨立。這也是蘇聯最后一個宣布獨立的加盟共和國。
此前,葉利欽曾邀請納扎爾巴耶夫出席別洛韋日會議,被納扎爾巴耶夫拒絕。針對《別洛韋日協(xié)議》,有的中亞國家提議中亞五國開會商討建立“中亞國家聯盟”,納扎爾巴耶夫也沒有采納。1991年12月21日,納扎爾巴耶夫召集所有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在阿拉木圖開會(波羅的海三國和格魯吉亞領導人未出席),商討蘇聯前途問題。阿拉木圖會議決定以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形式正式宣告蘇聯解體。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tǒng)職務。次日(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立國69年的蘇聯正式解體,各加盟共和國正式獨立。
[1] Нурсултан Назарбаев.Без правых и левых.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Молодая гвардия”.1991 год.Чёрный хлеб детства.
[2] [哈]奧莉加·維多娃:《中亞鐵腕——納扎爾巴耶夫》(中譯本),韓雪譯,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頁。
[3] 納扎爾巴耶夫2014年5月20日接受中國新華網獨家訪談,與中國網民在線交流實錄:《納扎爾巴耶夫:我們目光始終關注于偉大鄰邦中國》,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5/20/c_1265236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