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日耳曼人涌入羅馬
在羅馬帝國的東北方,居住著許多日耳曼部落。日耳曼人身材高大健壯、長臉高鼻、金發碧眼、皮膚白皙。他們受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影響很少,處于原始部落狀態。羅馬人把他們稱為“野蠻人”或“蠻族”。這些“野蠻人”分成許多部族,有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等。從公元四世紀開始,這些日耳曼人向南遷徙,進入羅馬帝國境內。他們是未來德國人、法國人、英國人的祖先。
這些日耳曼人經濟、文化比較落后,軍事力量卻很強大。全體成年男子都是戰士。開部落會議時,贊成某件事時大家就敲打武器,不贊成時就亂喊亂叫。他們種地不施肥,收割完莊稼后就讓土地荒廢,再去開墾別的土地種植莊稼,因此,需要不斷地掠奪新的土地。作戰時,臨陣脫逃者要被絞死,畏懼不前者要被淹死,所以個個勇猛非凡。
本來日耳曼人生活在多瑙河以北,羅馬人統治中南歐洲,羅馬人與日耳曼人相安無事。一些日耳曼人由于打仗勇敢,還被羅馬人雇傭,成為羅馬的邊防軍。但是,來自亞洲的一股旋風打破了歐洲的平靜生活。
這股旋風的制造者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民族——匈奴。
匈奴本來是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們身著短衣,從小生活在馬背上,個個都是勇敢的戰士。匈奴人身材短小粗壯、圓臉扁鼻、胡須稀疏、兇猛剽悍。像所有的游牧民族一樣,他們的愛好一是打獵,二是征服。
早在戰國時代,匈奴就入侵中國。公元一世紀,匈奴戰敗。南匈奴遷入長城,歸順了當時的漢朝政府。北匈奴被迫西逃,穿越中亞細亞(今亞洲中部地區),躍過烏拉爾山,不遠萬里,來到了歐洲。這些被漢朝軍隊打得抬不起頭來的匈奴人,到了歐洲可是如虎入羊群。一位羅馬歷史學家是這樣描述匈奴人的:“一旦發怒,他們便奮起而戰,排著楔狀隊形,發出種種狂叫,投入戰斗;他們敏捷靈活,有意分散成不規則的隊形,兵鋒所至,殺戮駭人……他們沒人能說出自己的起源,因為母親懷他在一處,生他則在遙遠的另一處,撫養他又在更遠的一處?!?/p>
公元374年,匈奴人強渡頓河,突入東哥特境內(今烏克蘭一帶),東哥特人哪是他們的對手,結果,東哥特人被打敗,其首領絕望地自殺了。
第二年,匈奴人又去惹西哥特人,雙方血戰于德涅斯特河(在今摩爾達維亞)。匈奴人避開正面進攻,迂回到西哥特軍隊背后,迅速將其擊潰。西哥特人首領率領兩萬男女老少,逃到了多瑙河邊,向羅馬帝國請求避難。羅馬皇帝瓦倫斯覺得他們也是不錯的戰士,可以替羅馬人守衛邊疆,就同意了,讓西哥特人渡過多瑙河,進入羅馬定居。這是最早遷入羅馬帝國的一支日耳曼人。
到達羅馬后,羅馬人不僅收繳了西哥特人的武器,還把他們當奴隸來使喚,殘酷地壓迫、剝削他們。西哥特人忍無可忍,奮起反抗,與羅馬軍隊展開戰斗。昔日所向披靡的羅馬大軍,在西哥特人的面前卻不堪一擊。公元378年,在亞得里亞堡一役中,羅馬軍隊遭到慘敗,三分之二的部隊被消滅,羅馬皇帝瓦倫斯被趕到一間茅屋里,被活活燒死。繼任的皇帝狄奧多西被迫與西哥特人訂立和約,把現今南斯拉夫的土地割給他們,還免了他們的捐稅。
如此一來,西哥特人就將羅馬帝國的邊界線撕開了一個缺口,“野蠻”的日耳曼人各部族,開始肆無忌憚地向羅馬帝國發動攻擊。從此,西方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匈奴人占領了多瑙河流域之后,在今天的匈牙利一帶,建立了一個由匈奴人和被他們征服的日耳曼人組成的帝國。歐洲許多國家的國王和部落酋長,都向匈奴帝國臣服了。
公元五世紀中葉,匈奴帝國出現了一個偉大的王——阿提拉。他先率大軍南下進攻東羅馬帝國,東羅馬皇帝卑躬屈膝地請求饒恕,并向阿提拉獻上一筆巨款。
讓東羅馬乖乖地屈服后,阿提拉開始攻擊西羅馬帝國。他向西羅馬提出“和婚”,也就是要求娶西羅馬皇帝的妹妹為妻,目的是要分享西羅馬帝國的領土。西羅馬帝國拒絕了,阿提拉便率兵殺入西歐,從北到南席卷了今天的法國,最南面直抵奧爾良,在與法蘭克人、西哥特人和羅馬帝國的聯軍打了一場大戰后,又攻入了意大利,一路勢如破竹,直抵羅馬城下。由于教皇的哀求,他像在東羅馬一樣,沒有繼續打下去,而是與教皇簽了和約。
公元453年,阿提拉去世了,匈奴帝國很快崩潰,匈奴人就在今天匈牙利一帶定居下來。由于匈奴人數較少,逐漸被當地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同化了。現在的匈牙利人據說是匈奴人的后裔。前面說過的亞得里亞堡戰役,敲響了羅馬帝國的喪鐘。公元395年,羅馬帝國正式分為東西兩部分。公元410年,西哥特人又一次兵臨羅馬城下,毫不手軟地發動了總攻,打下了羅馬城。
羅馬,這座“永恒之城”,淪陷在了“野蠻人”手中。
后來,這些西哥特人占領了羅馬帝國在西班牙和高盧的領土,建立了西哥特王國。
西哥特人之后,另一支日耳曼人汪達爾人又攻入了西羅馬,他們一直打到非洲,在北非迦太基建立了汪達爾王國。公元455年,這些汪達爾人又橫渡地中海,像西哥特人一樣打下了羅馬城。他們在羅馬大肆燒殺搶掠,輝煌的羅馬帝國宮殿被拆毀,連同帝國國徽一同運往迦太基,裝飾那里的王宮;無數的書籍、藝術品被焚毀。毀滅文化的“汪達爾主義”由此而得名。
差不多與此同時,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渡過北海,進入距羅馬帝國最遠的行省——不列顛(今英國)。在不列顛島上建立了七個“蠻族”國家。
經過這些“野蠻人”的破壞之后,羅馬帝國元氣大傷。帝國的領土只剩下意大利一地。連年的戰爭耗盡了帝國的資源,也使宮廷雇傭的日耳曼將領權欲越來越大,到后來,羅馬皇帝竟成了他們的傀儡。公元476年,羅馬日耳曼雇傭軍將領奧多亞克發動政變,廢黜了年僅六歲的末代皇帝羅慕洛,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了。
十年后,原來居住在萊茵河下游的法蘭克人,在部落領袖克洛維的帶領下,擊敗高盧北部殘存的羅馬軍隊,建立了法蘭克王國。這樣,羅馬在誕生了千年之久、稱雄了幾百年之后,在“蠻族”的打擊下,終于壽終正寢了。從此,西歐社會跨入了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