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賑災(二)
- 穿越南宋之重整山河
- 夢上天涯
- 2306字
- 2020-12-03 18:49:07
第43章 賑災(二)
程信又去見了華凡,華凡這次帶了四個醫者,程信叫他安排到四門,另外華凡在城中一處,華凡自然答應,接著程信領華凡到了一處馬車處,神神秘秘的。
程信拿出馬車上的一個布簾,華凡有些不解,不過還是耐著性子等程信說明。
只見程信慢慢展開那布簾,上面寫著幾個大字,華氏藥行。
華凡有些疑惑:“程公子這是何意,怎么布上寫著我們藥行的名字。”看著車上還有很多這樣的布疑惑的問道。
“哈哈,華兄,這叫橫幅,你今日來,也算是賑災了,自然應該讓壽春的百姓知道是誰在給他們看病,這樣災情過后,藥行開起來,這邊的百姓”自然會認可華氏藥行。
“你想想,至少這一兩個月,百姓來看病或者到施粥的地方都能看到這四個字,以后藥行開起來,你說相比于其他藥行,百姓更相信哪家”
“哦,原來如此,謝過程兄”華凡恍然大悟,躬身謝過。
車上都是程信準備好的橫幅,寫著程氏布行,華氏藥行,官賑,施粥處,等等字樣的橫幅,還有帳篷。
這是程信來賑災的法寶了,震災過后想必幾十萬人都會知道程氏布行和華氏藥行,這就是廣告了。
把這些事情交代完,程信到了北門,看著完全不同于東門的情況,城門處也擺了兩口鍋,不過鍋內干干凈凈,百姓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眼神帶著茫然和無助。又去了西門、南門情況也差不多,想來這才是真正的情況。
程信接著往前走,旁邊一個漢子爬了過來,對程信磕著頭,聲音急切:“這位貴人,能不能救救我娘”
程信向漢子后面看了看,一個老婦人躺在地上,面黃肌瘦,手不斷地顫抖著,想來是這漢子的娘親了“這位大哥請起,你娘怎么了”。
“回這位貴人,我娘得了風寒,但是城里沒有大夫,藥行也都關門了,加上一日未曾進食,怕是病的更重了”漢子說話時眼中濕潤。
“這位大哥,你說一日不曾進食?官府難道沒有施粥嗎”
“回貴人,除了東門這幾日施粥之外,其他地方也只有一位好心的商人施粥,不過想來那位好心人并不算富裕,這么多人便是施粥也會拖垮他的,從昨日到現在我們都沒有吃過飯了。”
“為何只有東門施粥,你們怎么沒去東門呢”程信才到東門施粥是為了做戲給普安郡王看,但是這些人為何不過去倒是不曾想到。
“回貴人,聽說朝廷的賑災隊伍會在東門進城,州府里的大人在東門施樂幾天粥,但是卻禁止其他的災民過去,我們有人想繞著城墻過去,也被官兵攔了回來。”漢子解釋道。:“貴人,朝廷既然有賑災隊伍,那肯定會有大夫,請貴人幫幫忙。”
“恩,等到晚飯的時候應該就能安排妥當了,四門都會有賑災的施粥,另外也有大夫會在四門行醫,你倒時過去就好。”程信看著眼前的漢子,雖然因為飲食不多,臉上有些瘦弱,但是看身形,卻像是經常鍛煉,眼神除了因為關心老母有些濕潤但是卻還是很堅定,一時間有些疑惑。
“你當過兵?”
“回貴人,沒有,只是打獵做些農活”漢子眼神有些慌亂,隨即低頭回答道。
“恩,那你為何斷定我會幫你,你猜到我是跟著賑災隊伍來的?”
“是,從水災到現在還沒有大人這般穿著的過來查看過,想來定是朝廷賑災隊伍里的大人了,州府里的大人物可不會這樣”
“哦?不會怎樣?”
那漢子表情掙扎了一下,似是下定決心:“那人官員根本不關心百姓死活,連裝腔作勢都懶得做,百姓死傷無數,小人是樸春縣,望里鄉人,鄉里農田盡毀,房屋都沖沒了,我才帶著老娘來壽春城,想著再不濟州府也會施些粥來讓我們活命吧,不曾想是這樣的情況”
程信安慰了一下這個漢子,城門處也開始有了動靜,官賑的棚子搭了起來,隨后程氏布行,華氏藥行的棚子也搭了起來,幾十個官兵在棚子周圍警戒,不停地有官兵開始運糧,運藥材。
“你看,我說什么來著,糧食藥材都搬出來了,不用擔心,一會跟大夫說下情況,大娘服了藥就會好了。”程信看著漢子的視線也看向城門處,笑著說道。
“多謝貴人,多謝貴人”
程信擺了擺手,同漢子一樣的情況還有很多,程信掃了一眼,有很多年邁的老者,體質較差,雖然現在還沒到冬天,不過晝夜溫差還是很大,沒有房屋遮風擋雨,加上營養不良,是很容易生病的。
程信又接著走了走,問了問,看著天色將晚,就往城內走去,此時四處城門已經粥棚已經開始施粥了,百姓們都聚在城門,士兵維持著秩序。
龍城在身后跟著,龍池被程信派出去了,去看下附近的情況,各縣鄉肯定比城里情況嚴重,城里還看不出什么,損壞也沒那么嚴重。
在街上走著,路上人很少,街道兩旁大部分商戶都關著門,門上能清晰的看到水位曾經的高度,想來一些人已經離開壽春了。
再往前走看到一家酒樓還開著門,聽到一些說話的聲音,程信有些好奇,進去看看也好。
一樓有幾個兵差喝著酒,應該是州府的兵士。
“公子,您幾位”店小二是個年輕人,看程信二人的衣著,殷切的招呼著。
“二位”程信掃了一眼。
“公子,樓上請”小兒引著誠信二人上樓。
“公子,吃點什么”
“這么大的水患你們還開門啊”誠信沒點菜,想著閑聊幾句。
“關了幾天,水患過去才開張的,哇,那水是真大啊,樓下都淹了,虧得當初這樓建的好,要不然掌柜的就虧大了”店小二心有余悸,想必水災發生的時候,他就在這。
“那你們掌柜的還是挺會做生意的,現在沒幾家開門的,也沒人跟你們搶生意”
“那倒是,不過原來我們生意也是壽春城里極好的”
“恩,你們的招牌菜上幾個,再來半斤酒。”
“好嘞,客官稍等”
程信招呼龍城坐下,順便掃視著二樓的幾桌,一桌華服老者獨自一人小酌,另一桌穿著文官的常服,應該是壽春的官吏,另一桌看起來有些江湖氣,腰間鼓鼓。
過了一會酒菜就已上好,可能是客人不多,上菜速度倒是挺快的,嘗了幾口味道算是可以,關鍵這個時候的壽春,物資可以說是最缺乏的時候,城外那么多的災民,連粥都吃不上,這家酒樓有這么多的菜已經很厲害了,喝了一口酒,微微有些甜,現在的酒基本上都是黃酒,度數很低。
耳中聽著樓上的說話聲,隱約間聽著官吏說著:“賑災,朝廷,王爺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