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米芾研究
  • 周興祿
  • 1127字
  • 2020-11-20 12:32:36

四 丁憂事藝

米芾杭州之任雖仕途仍不算通達,但頻創佳作、屢獲珍藏,應是其得意之時。其奈母親閻氏此時病故,米芾不得不丁憂離任,扶櫬歸丹徒(鎮江)安葬。時蘇軾已離黃州,漸獲升遷,聞訊致信米芾慰問云:“惟千萬節哀自重。”[67]可見蘇米訂交尚屬意深,無論窮達,系念如一。米芾出仕本賴母恩,哀自難免,自云:“自武林失恃,遂發白齒落,頹然一老翁。”[68]“武林”即杭州。但米芾哀悼歸哀悼,終不改其文雅風流、書文會友之喜好,扶櫬途中,道經蘇州,米芾為文史上有名的“十老會”繪像作序。

耆英聚會源于唐白居易等“洛中九老會”故事,白居易有詩紀之,北宋時,在米芾之前亦有司馬光、富弼等效之聚會,置酒賦詩相樂,序齒不序官,為堂繪像其中,謂之“洛陽耆英會”。這次米芾所參預之“十老會”,據其自云:“十老會,后更名曰‘耆英’,又名‘真率’。元豐間,章岵守郡,與郡之長老游從,各飲酒賦詩。時余以杭州從事罷官經由,為作序曰……”[69]范成大《吳郡志》開列了此次與會十老名單、年歲:盧革、黃挺皆年八十二;程師孟,年七十七;鄭方平、閭丘孝終、章岵、徐九思,皆年七十三;徐師閔,年七十二;崇大年,年七十一;張詵,年七十。“十人合七百四十六歲,十老各有詩,米芾序之。”[70]與會十位皆當時政壇、文壇有名的老人,而讓當時只有三十五歲的米芾作序,可見對米芾才學的賞識。這當然也是米芾的殊榮。米芾序中多褒贊十老盛德,后云:“襄陽米芾,倦游四海,多與賓寮。刻繪既傳,屬為序引。嗚呼!樂道人善,君子有之,顧芾何堪!忝于承命,謹序。”“曹表”考與會者徐師閔即卒于元豐八年十一月,米芾此序作于此年應真,但又認為米芾為何熱孝中作樂,殊不可解。竊度題注,只云作序,未云與會;又度其序文后語,似乎宴會在先,“刻繪既傳”之后,米芾方到,應請作序,并未作樂,則雖熱孝在身也無不可。且如前述米芾實為奚族血統,恐習俗非常,又好文會,“多與賓寮”,“樂道人善”,遍求揄揚。故在如此難得的諸多政壇、文壇名宿聚會之際,米芾以三十五之齡躬逢勝餞,即便熱孝與會亦屬可諒。

古人丁憂,乃循禮教,而守喪期間,一般較少交游宴接、吟詠創作等[71]。但這不能一概而論,以文人所事,獨處無聊之際,即使不賦詩,未必不與別的文字打點交道。米芾本非正統儒者,又是外族,他雖在居喪期間疏遠了較多的凡俗瑣事,但未改潛心藝文之習慣。除上述其扶櫬途經蘇州作了《九雋老會序草》一文外,他還在居喪的元祐元年(1086)開始作《寶章待訪錄》,根據記載傳聞,擬出將訪求存世之歷代名書畫,實亦為除服后仕履、行蹤做了規劃。此際其臨池時間更為充裕,書法長進亦速,從其此時所作《相從帖》《秋暑憩多景樓》《張季明帖》等存世墨跡可證,其中《秋暑憩多景樓》即為五言律詩,可見其并沒有嚴格遵守“居喪不賦詩”的舊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蓥市| 宝兴县| 潼南县| 潞西市| 金寨县| 成都市| 特克斯县| 太湖县| 拉孜县| 武夷山市| 永川市| 玛纳斯县| 湟源县| 永年县| 平舆县| 长宁县| 汕头市| 南充市| 新郑市| 罗江县| 沛县| 长沙县| 济南市| 怀仁县| 葵青区| 葵青区| 蓬溪县| 屏东县| 惠州市| 浮山县| 汉阴县| 孝昌县| 秦安县| 嘉禾县| 任丘市| 乐业县| 于田县| 许昌市| 五原县| 金坛市|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