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HRD手把手教你做員工管理(實操版)
- 楊良 王曉云
- 1381字
- 2020-11-15 12:05:20
01 靈活用工形式
企業在用工時,除可以雇傭全職勞動者并與勞動者簽署勞動合同外,還可以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特點,適當采用其他靈活用工形式,實現“輕人力資源資產化”,以便更靈活地面對未來經營中的不確定性。圖3-1概括了常見的靈活用工形式:
圖3-1 常見的靈活用工形式
業務外包。業務外包是企業將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礎性、共性、非核心的業務流程剝離出來,外包給企業外部專業服務提供商來完成。典型的業務外包如人力資源領域的RPO(招聘流程外包,Recruitment Process Outsourcing)項目,是指企業將招聘需求交與第三方RPO專業公司來完成,RPO服務供應商管理著企業內部招聘的整個流程。
項目委托。對具有臨時性、獨特性的管理項目和技術項目,如企業內部缺少相關人才儲備,則可以將單項工作任務委托給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咨詢公司或其他企業,并與之簽訂委托協議書,明確完成某項研究或工作任務的數量和質量、標準以及費用。項目委托是法人或其他組織主體之間的商務合同關系。
人員借調。對于集團中的內部企業,如果在某一階段需要某種專業技術人才,而本企業缺乏但又不必長期使用,那么就可以申請抽調兄弟單位的人才,達到“借雞生蛋”的效果,等工作完成后,再歸還給其原單位。人才借調是集團內部企業間平衡短期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手段。
個人兼職。兼職是在不脫離、不影響本職工作、學習的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第二職業。個人兼職形式可以很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彈性用工需求。各類兼職網站的快速興起,已經有效解決了以往用人單位零散工作與勞動者空余時間的對接難題。
實習生。實習是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必備的一個教育環節,因此每年都會有大量走向實習崗位的在校生。實習生制度是用人單位選拔后備人才、定制培養員工、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業知名度的有效手段之一。對于實習生個人,則可以通過實習階段驗證職業選擇、學習職業素養、發現職業差距、積累工作經驗。
平臺化用工。很多互聯網平臺公司與從業者(典型如快遞員、外賣派送、保潔員、代駕司機、網約車司機)不再簽署勞動合同,而是簽訂勞務合同、承包協議、合作協議、兼職服務等。這類平臺化用工情形下,平臺公司與從業者雙方關系目前在司法實踐中被認定為勞動關系、勞務關系或居間關系等均存在可能。
雇傭離退休人員。雇傭離退休人員指受雇傭者已經到達或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已辦理退休手續,再通過與原用人單位或者其他用人單位訂立合同繼續提供服務的行為。雇傭離退休人員的情形又可以分為:受雇傭者達到法定離退休年齡,在原工作崗位延長一定的工作時間;受雇者離退休后被原用人單位應聘回原單位從事同種或不同種工作;受雇者離退休后到原用人單位之外的單位工作的情況。
勞務派遣。《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中明確規定“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勞務派遣形式建立了勞動者、派遣機構、用人單位的三方制約關系,如果運用得當,能夠幫助用人單位簡化管理程序、減少勞動爭議、分擔風險和責任、降低成本費用。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勞動用工形式是一種特殊的勞動關系,被大量應用于餐飲、超市、社區服務等行業,以及用人單位內部的保潔、司機、廚師等輔助性基礎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