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求經(jīng)
- 武唐風(fēng)云
- 付庸楓雅
- 2153字
- 2020-11-01 00:24:10
又是一年春日,百花爭艷,落英繽紛。兩只松鼠在枝梢間追逐著黃雀,一個少年被松鼠的吱吱叫聲所吸引,抬頭望向樹梢,饒有興趣的看著松鼠在枝叢中奔走跳躍,眼睛露出羨慕的光芒。這個少年身材蕭長,面容清瘦,穿著一件長衫更顯單薄,時不時的咳嗽兩聲,引來那松鼠駐足觀望。
這個少年就是十多年前法源大師在取經(jīng)回寺的路上撿到的那名嬰兒,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十二三歲,在法院師徒的精心照顧下,總算熬過了總角,但稚氣未脫又面黃肌瘦,看起來弱不禁風(fēng)。
這時走過來另一個少年,只見他手中端著一碗藥遞了出去:“玉林師兄,大師父煎的藥,趁熱喝下吧。”
玉林接過藥,便一飲而盡。喝完最后一口,皺了皺眉道:“辛苦小師弟。”
這小師弟名為景泉,師兄弟里年齡最小,十年前被父母遺棄在龍云山下一口水井旁,被早上過去打水的人撿到后送至龍華寺,由界文界武收至門下。
景泉笑道:“辛苦什么,偷會懶而已,你不知道二師兄還在太陽底下打拳呢,文師傅要他上午打個兩千拳,我借口送藥趕緊溜了出來,不然也得跟二師兄一起在那里遭罪。”
二師兄名叫秋林,是初秋季節(jié)在龍華寺外的松林里,被寺內(nèi)僧人拾得。寺里通報了一個多月也沒人過來領(lǐng),于是就在界武的請求下,留在寺中撫養(yǎng)。這三兄弟皆是無父無母之人,或者說是皆無父母疼愛之人。
玉林苦笑:“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倒想學(xué)著打幾拳,可是剛使點力氣,就快把肺都咳出來了,看來此生此世與武無緣。”
景泉安慰道:“師兄也不必氣妥,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說完,瞧著周邊沒人,靠到玉林的耳邊竊語:“剛才我取藥的時候,聽師祖跟武師父說起他已修信一封,要武師父這兩日送往少林,懇請借閱《洗髓經(jīng)》,若少林同意,可能過些天要帶你去少林。”
“哦?”玉林面露驚喜,又遲疑道:“這《洗髓經(jīng)》與《易筋經(jīng)》乃少林兩大鎮(zhèn)寺之寶,怎能輕易得見?”
景泉道:“或是師祖許了少林什么。”
藏書樓,法源封好信交與界武,道:“聽說這“易筋”乃堅其外,“洗髓”則清其內(nèi),這二經(jīng)素來為少林至寶,昔日我隨師游學(xué)少林雖曾有幸見其真面目,但并未學(xué)習(xí)其所載功法。今日愿奉上譯經(jīng),以換玉林得睹《洗髓經(jīng)》,此事若能功成,玉林病體當(dāng)復(fù)。”又交待起:“你此去少林,先去拜會永度大師,說明緣由,求得他居中協(xié)調(diào)。我曾與他有舊,他應(yīng)當(dāng)不會拒絕。如得方丈首肯,我再攜玉林登山拜寺。”
界武答道:“弟子明白。”
收拾好行裝,界武正要出門,卻見玉林一步一顰踱步行來。界武輕輕拍了拍玉林的肩膀,笑道:“你小子有福了,準(zhǔn)備過些天隨師祖出趟遠(yuǎn)門吧。”說完信步而出。
玉林走到法源座下便跪倒于前,哽咽道:“師祖恩德,永生難報。”
法源扶起玉林,只見他一副倦容卻露出慈愛:“看來你已知曉了。十二年前撿到你時,你尚在襁褓卻身受重傷,這十多年來和你文師父想盡了辦法,卻不能救你脫于病厄,如今有機會總要試一試。”又笑了一笑道:“松林和喬夏每日里會習(xí)武練拳,而你平日里要不找你文師父針灸敷藥,要不就是陪我抄寫經(jīng)文,想必早已煩了吧?”
玉林抬起頭道:“師祖,我未曾煩過,自己手足無力,使不出一招半式,縱使武師父想教授我武藝,我也無力練習(xí),而且這藏書樓這么多書,我也看了不少,算是苦中作樂。”猶了猶豫,又道:“師祖,我有一事不明,師祖和師父們養(yǎng)我于寺中,為何又不允我剃度出家,托庇佛門?”
法源道:“自是因你年幼,心性未定。待你成人后,還若有心,再登壇受戒吧。”
等玉林告退離去,法源卻皺起了眉頭,想起那幾封來自朝中舊友的書信。
四五日過去,每日里趁著去山墻張貼譯文的時候,玉林都會瞧向山腳,期盼著武師父回來。而秋林景泉兩兄弟同樣也是望眼欲穿,文師父平素少言寡語,只會要他們練功,武師父就不一樣了,會帶他們玩游戲講笑話。師祖那邊,是萬萬不敢過去打擾,而廟里其他人,不是打坐就是念經(jīng),很少有搭理他們的。所以武師父剛離開幾日,他們便想念甚深。
終于又過了四五日,玉林正在藏書樓陪著法源抄經(jīng),卻聽見樓下喊到:“師父,我回來了。”
聽到是武師父的聲音,玉林站了起來,看了看法源,張了張口,卻并未說出話來。
等到界武推門而進(jìn),走到玉林前,摸了摸他的頭,對著法源搖了搖頭道:“師父,此行就算得方丈永普大師首肯,恐怕玉林也看不到經(jīng)書。”法源疑道:“此話怎講?”
界武便將其拜會少林的經(jīng)歷娓娓道來:他一到嵩山少林,便去拜會了永度大師,將其中求經(jīng)緣由訴之了永度。永度帶著界武找永普一番懇談。可永普卻直言太宗晚年曾派人到少林寺借閱《洗髓經(jīng)》,誰曾想經(jīng)書剛送進(jìn)宮不久,太宗皇帝便駕崩西去。后來寺里上書請求歸還經(jīng)書,今上卻復(fù)函經(jīng)書已隨太宗心愛之物一起陪葬昭陵。就這樣少林兩大至寶其中之一就陪著太宗永藏地下,永普甚至當(dāng)場取出當(dāng)今圣上的御筆親書展示給界武。而整個少林寺,只因該經(jīng)深奧,先前竟無人敢練,也就無人知曉經(jīng)書原文,于是唯一的那本《洗髓經(jīng)》便藏于地下不見于世間。最后永普表示可將玉林帶至少林,請寺中精通醫(yī)道的人看看有無他法。就這樣,謝過了永普,界文帶上永普的回信,失望而歸。
接過了回信,法源來回看了兩遍,悠然嘆道:“我也算略通醫(yī)術(shù),試了這么多方法,請過無數(shù)良醫(yī),也不曾與他身體有救,罷了,罷了,日后再徐徐圖之罷。”接著又對玉林道:“青燈古卷,掃塵佛前,你可愿意?”
玉林五體投地,再抬起頭時淚眼婆娑,哽咽道:“弟子愿意。”
“好孩子。”法源又轉(zhuǎn)向界武道:“下月初八浴佛節(jié),你為玉林剃度,授其法號‘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