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說張角按照“代漢者,當涂高”的說法實踐過,恐怕有人不信。咱們來看一看東晉的干寶在《搜神記》里面怎么記述黃巾起義的:
“至于靈帝中平元年,而張角起,置三十六方,皆是黃巾,故天下號曰‘黃巾賊’,至今道服,由此而興。(后面的話一定要注意!)初起于鄴,會于真定,誑惑百姓曰‘蒼天已死,黃天立。歲名甲子年,天下大吉。’起于鄴者,天下始業也,會于真定也。”
注意了嗎?鄴就是魏郡首縣,也是后來的曹魏的都城之一。黃巾軍的理論就是從魏郡開始興兵,而且從“鄴”起兵就是寓意著大業興起,先占領“真定”則取意天下真正平定!這玩意……高科技呀!
可是“代漢者,當涂高”在張角身上奏效了嗎?沒有吧,張角徹底失敗了。
后來袁紹占據了魏郡,在他身上也沒奏效呀!別說沒奏效,他想把漢獻帝弄到鄴城去,曹操都不讓。所以,你們說這句話有科學性嗎?害人不淺吧。到最后袁術的土皇帝當不下去了,還死不改口抱著傳國玉璽說“袁氏受命當王,符瑞炳然”(《三國志-魏書-袁術傳》裴注引《魏書》),把人活活坑死!到了魏蜀吳三國真正確立“代漢者,當涂高”還存在著影響,杜瓊和譙周拿著這句話在蜀漢大搞反動言論——這就是讖緯的好處!
所以讖緯作為儒家學說衍生出來的糟粕,對社會是有危害性的。到了曹睿時期,讖緯被明令禁止,書圖被燒毀。官方的讖緯是沒了,但這玩意卻在民間傳承下來了。若不信,我說幾樣東西,李淳風、袁天罡的《推背圖》,黃蘗師的《黃蘗師詩集》,托名諸葛亮的《馬前課》,托名劉伯溫的《燒餅歌》。這些都是!我也不知道現在人是怎么想的,這些東西如今竟然也叨登出來出版,公開在書店出售,有好處嗎?不管別人怎么想,反正我不認為它有什么價值。
好了,我又扯遠了。下面咱們重點聊聊太平道。
我覺得道教不單受老子的道家思想影響,它更受儒家思想影響。直到今天道教宣揚的也是正義的東西,他雖然提到一些妖魔神怪但那些都代表人間的一些罪惡。好的方面是主要的!而且道教也講究真理,講究道德,還有一部分科學,甚至有不少樸素的唯物主義——總之道教是好的!
太平道的指導理論是《太平清領書》,就是咱們現在說的《太平經》,作者無法考證。《后漢書》里說他是于吉(都知道這個人吧!)偶然得到的一部天書,這肯定靠不住。有人說就是于吉寫的,我覺得不太可能,全書有一百七十卷!都是于吉寫的?不可能吧。這應該是多少代方士人物共同的心血。
說起這本書的傳承還有一點兒傳奇性。傳說于吉得到這本書后給了其弟**崇,而宮崇又將其給了另一位著名的民間術士——襄楷!漢桓帝沉迷聲色,縱容宦官干政,天下災害不斷,而他又胡亂搞祭祀活動。這種情況下,一介布衣的襄楷獨自跑到皇宮向桓帝上疏,要求皇上洗心革面整頓國家,并且將《太平清領書》作為一本治國的手冊獻給了朝廷。而襄楷這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和行為并沒有打動圣聽,奏章石沉大海沒有回應。襄楷無奈之下第二次上疏,這一次口氣完全不同了,公開指責桓帝“嗜欲不去,殺罰過理”“**艷婦”。這下可把桓帝罵急了,襄楷被論刑,而《太平清領書》也被定性為妖書被大舉沒收,不允許民間收藏閱讀。
真是妖術嗎?當然不是!現在中華書局還出版它,怎么會是妖書?《太平清領書》是實實在在的道家經典,而且是上等的經典,雖然現在已經殘缺不全了,但是從殘留的部分也能肯定它是好書。這本書宣揚“中黃太一”的理論,但是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比如說它講物質由“氣”構成,很有一些分子理論的樣子。特別是它宣揚道德,提倡忠孝,順天地之法,治政修身,都是正面的東西。雖然也有許多咒符一類的東西,但是都是標榜消災、去病、祈福的,沒有用于害人的。
說到這兒我插一句閑話。說《太平經》上等的經典,上等在哪兒?與人無傷!不但看者不會被引入歧途,而且與別人家的理論不相沖突,它不說別人的不好。相反的例子,西晉有一本《老子化胡經》,唐朝時被毀了。為什么?大家聽聽內容:老子當年不是騎著牛出函谷關了嘛,那本經上說老子去印度了,到那里去教化百姓,后來就有了佛教……佛教徒能干嘛!所以《太平經》是好書,好書當然是不會被強權所禁錮住的,雖然桓帝下令收繳,但是還是有些流散在民間,后來被張角利用了。
可是,道教是好的,不代表張角是好的;《太平經》是好經,不代表張角就把經往好處念。
張角這個人我們要一分為二來看……切兩半?啊!
一方面,他是中國古代杰出的農民領袖,領帶人民反抗壓迫,試圖推翻腐朽的東漢王朝,又精通民間醫術救助百姓。但另一面,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私心,甚至是野心。
張角之所以自稱“大賢良師”,是因為《太平經》說“眾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柱天群行之言,不若國一賢良也”。《太平經》中還寫道“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氣極,然后歧行萬物治也”所以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自“人公將軍”。
天治、地治、人治他們家都占了,如果起義真的成功了,那結果可想而知……在那個社會階段,張角他不可能改變社會形態,所以他傳播的原始道教不過是一種手段。相比較而言,“五斗米”道就不一樣了,張陵、張修、張魯更能實實在在地為百姓造些福辦些實事;而于吉則是專門結交達官貴人,向他們傳道以改善他們對窮人的態度。張角、張魯、于吉可以看作是不同的教派,但他們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造福百姓的。宗教本神就是要給人創造幸福地嘛,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一樣,都是從思想上指導人擺脫痛苦獲得幸福的。
好了,由讖緯延伸出來的太平道問題就說到這兒。
至此,我們關于六座大山的介紹基本結束,來回憶一下:豪強、門閥、宦官、外戚、民族戰爭、讖緯。
豪強給國家帶來割據的威脅;
門閥使朝廷風氣走向腐敗;
宦官造成朝局混亂甚至貽害百姓;
外戚控制皇帝廢立帶來不安定因素;
民族戰爭造成國家貧弱勞苦;
讖緯造成不利國家一統的輿論。
綜上所述,這就是傳到漢靈帝手中的岌岌可危的東漢王朝!
至此,我們的開篇完全結束。大家恐怕也等得不耐煩了吧?從下一篇開始我們進入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