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朝舊影:上海市文史館一瞥

陳鈴

上海市文史館是政府領導下的具有榮譽性的統戰工作機構。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建立文史研究館的決定。翌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在陳毅市長主持下,籌建上海市文史館,并決定聘請海上名宿、商務印書館董事長張元濟為館長,同時延聘著名學者、專家江庸、李青崖、陳虞孫為副館長,豐子愷、江恒源、吳蘊初、余云岫、沈尹默、周予同等人為館務委員,共襄館務。當時張菊老臥病有年,再三謙辭。鑒于上海是人文薈萃之地,名士耆宿云集,毛澤東素知菊老德高望重,曾指出,上海文史館首任館長非其莫屬。陳毅市長二度赴菊老榻前致意,事方商定。

1953年6月8日,第一次館務委員會議在市府召開,金仲華副市長講話,宣布上海市文史研究館正式成立。當時館址選定永嘉路623號一幢獨立樓房,開展館務活動。第一批聘請入館的有姚虞琴、商笙伯、曹元鼎、吳眉孫等36名老人,由陳毅市長親筆簽發聘書。1955年4月,更名為上海市文史館。隨著館務發展,館址遷往岳陽路261號,后又遷寶慶路22號。到1955年底,文史館共吸收館員129人。但建館以來收到申請資料又被剔出的達130多人,1956年申請入館者又有153人。不過當時上面擬擴大知識分子照顧范圍,于是新舊材料都得以陸續被轉送市委統戰部處理,結果1956年猛增165位館員名額。1961至1962年間,又增聘館員147名。截至1966年5月“文革”前夕,累計聘請館員603名。在受聘館長、副館長、館務委員和館員中,有前清翰林8名,進士4名,舉人30名,秀才53名,貢生20名,國外留學及大專院校畢業生123名,參加過辛亥革命者40馀名。

對于這樣一個“臥虎藏龍”之地,筆者不揣冒昧,依據有關檔案材料,偶得一鱗半爪,瑣瑣記之,以期拋磚引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徐水县| 张家界市| 仙居县| 怀化市| 湖南省| 宽甸| 青龙| 张北县| 孟连| 保定市| 竹北市| 剑阁县| 遵义市| 齐河县| 长岭县| 庆城县| 双鸭山市| 四子王旗| 新乐市| 清河县| 庆云县| 弥渡县| 石城县| 周至县| 济南市| 祥云县| 宕昌县| 土默特右旗| 大方县| 芜湖县| 巴南区| 鹿泉市| 杭锦旗| 莱州市| 台湾省| 大同县| 四子王旗| 九龙城区| 北宁市|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