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園林,寒云撰志
洹上村坐落彰德府(今河南安陽)北門外郭家灣村北,京漢鐵路東側半里許,南臨洹水(今安陽河),因而得名。養壽園是洹上村的東園,楊景震文已勾勒出大概,細節可藉由《養壽園志》窺見。
民國十一年(1922),袁克文在《半月》雜志連載《洹上私乘》,這是以洹上隱居為由頭撰寫的袁氏家史,第六卷題為《養壽園志》,袁克文序中說:
洹上村負安陽北郭,臨洹水之上,村之左辟地百畝,藝花樹木,筑石引泉,起覆茅之亭,建望山之閣。漳河帶于北,太行障于西。先公優游其中,以清孝欽后曾賜書“養壽”,爰命曰養壽園。
此園得名于慈禧太后賜書,占地百畝,整體風格為疊山浚湖的山水園林,又能借太行遠景,在北方難得一見。園中有養壽堂、謙益堂、澄澹榭、紅葉館、洗心亭、匯流池、天秀峰、臥波橋等二十七組景觀。南部是湖區,占地十畝的匯流池可蕩舟垂釣,眾多建筑圍湖而建。湖北岸是山區,有天秀峰和碧峰洞等連綿假山,山間點綴亭榭。山南北平坦處分建謙益堂、養壽堂,是主人讀書、會客之所,北部營造出果林、村舍等郊野景色。
謙益堂
園中匾額和對聯,多由袁克文撰擬,其中紅葉館、五柳草堂、杏花村等,均據實景命名,乃至有“納涼廳”,未見巧思。謙益堂前的對聯,由袁世凱自撰,袁克文記云:
謙益堂:堂居園南,面匯流池,倚碧峰嶂,左接峻閣,右挹新篁。明窗四照,遠碧一泓,南園之勝,一枕收之。榜為先公書,綴以跋曰:光緒辛丑季冬,皇太后御書“謙益”二字賜臣某,圣意深遠,所以勖臣者至矣。園居成,謹以名堂,俾出入瞻仰,用自循省云。聯曰:“圣明酬答期兒輩,風月婆娑讓老夫?!币嘞裙饕?。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收藏一宗袁世凱檔案,內有一頁他手錄的“張文和門聯”:“讓老子婆娑風月,看兒曹整頓乾坤?!痹绖P將“看”改為“勉”,在“整頓”旁注“酬答”二字。文和是康乾間大臣張廷玉的謚號,這個對聯從明代即流傳,據說是王守仁的父親王華所撰,大概張廷玉也曾寫過。袁世凱將此聯再三斟酌修改后,用在自己門上。
洗心亭,位于匯流池中,舟楫可通
養壽堂的聯額,袁克文也有記云:
養壽堂:堂居園之中央,凡三巨楹,周拓廣廊,軒敞為全園冠,遂以名園者名堂。堂額以孝欽后賜書“養壽”二字,勒諸貞木。楹帖乃吳江費樹蔚集龔孝琪詩句,曰:“君恩彀向漁樵說,身世無如屠釣寬?!睍鴦t紹縣沈祖憲代書也。
養壽堂。楹聯的上聯題“集龔定庵句”,下聯題“容庵主人書”
“龔孝琪”云云,實出寒云誤記。此聯集自龔自珍《己亥雜詩》,上句出于第十一首,下句出于第二百十八首。龔孝琪乃自珍長子龔橙(字孝拱)在小說《孽海花》中的影射名,并非實有之人。
袁家移居時,養壽園尚未完工,袁世凱種花植樹,親為布置。建成后,游園成為他的日?;顒樱坑匈e客到來,還會陪著游覽。嚴修來訪,袁世凱就陪同游園,嚴修日記說:“宮保導余與墨卿遍游其東園(名養壽園),有樂靜樓、紅葉館、杏花村、五柳草堂等處,每至一處則坐憇茶話。每處俱有林木成桁,統園內之樹計之,約有萬數云?!?/p>
每至一處則茶歇,足見園子規模之大;林木成行,可免“樹短墻新”之誚。楊景震對樹木的印象也很深,說“園內有土山數個,山上遍植花木,園中樹俱是洋槐垂柳,遷入時已樹蔭蔽天,不可極望”,這些都說明養壽園并非倉促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