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研究對象和時段

一、市乳、鮮奶和牛奶棚

本書主要以“市乳”為主,兼及部分乳制品,如煉奶和奶粉。所謂“市乳”(city milk)就是牛奶在液態時,直接售予消費者飲用的普通新鮮乳汁。吳信法:《牛乳及其制品》,正中書局1937年版,第133頁。其產地和產品市場,均以大都市及周邊區域為限,被學者們稱為“城市型乳業”,或者“都市型奶業”。張天才:《養乳牛》,商務印書館1950年版,第17—19頁。蔡無忌、何正禮編著:《中國現代畜牧獸醫史料集》,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年版,第3頁。顧佳升:《都市型奶業的產品定位方向》,《乳業科學與技術》2002年第2期,第51—52頁。傳統畜牧業一直是分散飼養的方式,而城市型乳業卻以集中大規模飼養方式為主,消費對象也是城市居民。直至近年,中國乳品消費主要在城市,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奶類消費量分別為16.48千克、6.9千克李媛、劉芳:《我國乳制品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中國畜牧雜志》2019年第4期,第146頁。,結合該年度中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8.52%的數據可知,城鎮居民消費的奶制品總量約為農村居民的3.3倍。

鮮奶,一般看來是指新鮮乳汁。但從民國以后,鮮奶和生奶有著很大的區別。鮮奶,指“新鮮純潔乳汁經過完全殺菌,而裝瓶分送,直接零售予飲戶之液體狀態之乳汁而言”。謝家駒:《乳品學》,浙江文化印刷公司1948年版,第31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它更接近于上文所說的“市乳”。在今天,它的定義更符合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定義的“奶制品”(milk product)。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CODEX GENERAL STANDARD FOR THE USE OF DAIRY TERMS, http://www.codexalimentarius.org/codex-home/en/2013年3月14日15:54檢索。參見張傳毅、顧佳升:《翻譯英語術語milk和dairy時的“潛意識”困惑》,《中國乳業》2011年第120期,第18—21頁。生奶(raw milk),指“飼養管理適當之牝畜,一頭或多頭,以清潔合理之方法,全部擠出之純凈新鮮乳汁,并含有政府規定之乳脂肪量及無脂固體物”。謝家駒:《乳品學》,浙江文化印刷公司1948年版,第30頁。

從事鮮奶生產,即成為乳業經營者,按照經營規模大致上可分為乳農、乳商、乳場、乳廠。其中,乳場在民國時期較為多見,又稱“牧場”,一般在文獻中翻譯為“dairy farm”,在上海還被稱為“牛奶棚”,在1906年出版的《滬江商業市景圖》中就有描述,公共租界工部局于20世紀20年代出版的《上海公共租界發給各項執照章程》和上海市政府衛生局1931年7月頒布的《牛奶棚管理規則》,都從法律上認可了這種稱呼。《上海市政府公報》1931年第99期,第57—58頁。所以,本書中所涉及的牧場、牛奶棚、牛乳場或牛奶場等,都是指同一類,即英語的“dairy farm”。

二、為什么是近代上海

在中國歷史中,上海并不是最早飼養奶牛的城市,但卻是最早出現規模化、商品化和現代化生產瓶裝鮮奶的城市。尤其是上海,在20世紀30年代已經成為東南沿海擁有乳牛場最多、消費者人數最多的城市。吳信法:《牛乳及其制品》,正中書局1937年版,第16頁;尤志邁:《關于都市牛乳業的意見》,《中國實業》(第1卷第12期)1935年12月,第2276頁。

表1-1 1937年3月乳牛頭數和乳產量統計

資料來源:《統計月報》1937年第28—33期。

表1-1顯示1937年國內(不包括港澳臺)各城市中除上海外,青島的乳牛場最多,牛只數量也最多,每月乳產量也最多。然而,根據工部局1937年統計,公共租界內執照牧場28家,乳牛1946頭,日產牛乳36042磅,如果以3月有31天計算的話,則當月產量為1117302磅;即使在上海進入戰時狀態后,產量降至每天19831磅,則每月產量仍在614761磅,超過表1-1中青島及其他各城市。Licensed Dairies Summary, Annual Report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1937,上海檔案館藏,(以下為行文方便,將簡稱為上檔), U1-1-950。

上海不僅是南方和沿海口岸中牛奶產量和牛只數量最多的城市,也是市場發展較為成熟,管理較為完備的城市。謝家駒:《乳品學》,浙江文化印刷公司1948年版,第28頁。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不少牛奶公司的技術較為成熟,有些員工辭職回鄉后就自己辦起了牛奶場,這對內地的乳品生產技術產生輻射作用。例如福建福康煉乳廠的黃龍裕曾在元元公司做煉乳技術員,回到福建后,在涵江本地與他人合作開設煉乳工業社,很快就在當地建立煉乳廠。林安祿:《回憶涵江“福康”煉乳廠》,選自政協福建省莆田縣委員會福建省莆田縣工商業聯合會編:《莆田文史資料》第8輯(工商專輯),第54—57頁。上海乳業的發展和管理在中國城市中具有領先的地位。

本書所指的“近代”,是指上海開埠后至20世紀50年代初。牛奶到底何時成為商品,學界未有定論。但一般來說,最遲至1865年左右,徐家匯附近的鄉民在水牛哺乳后短暫的泌乳期進行集中擠奶、稀釋、過濾蒸煮,并由他們挑擔至街市兜售。此后,隨著市場的形成,市政當局的管理也逐步介入,至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后,牛奶市場已初具規模,且人民政府沿用了此前市政機構的規章制度。所以,本研究的時段從19世紀晚期開始,并主要集中在民國時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同仁县| 化州市| 株洲市| 闽清县| 顺平县| 安仁县| 铜山县| 冕宁县| 天祝| 桐梓县| 峡江县| 麻阳| 浠水县| 仙居县| 射阳县| 祁连县| 磴口县| 防城港市| 收藏| 宜州市| 南投县| 长岛县| 尼木县| 崇左市| 永靖县| 大方县| 大姚县| 图木舒克市| 自贡市| 楚雄市| 遵义县| 丰顺县| 武汉市| 成武县| 长宁区| 通化县| 青田县| 安达市| 苍溪县| 瑞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