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組織行為:成為高效管理者
- (美)忻榕 瓊·皮爾斯(Jone L. Pearce)
- 915字
- 2020-10-16 17:17:30
恐懼與工作績效
判斷題
壓力具有破壞性。
□ 對 □ 錯
恐懼這種情緒會導致逃避的欲望,如果無法逃避或至少無法立刻逃避,人們就會產生壓力,而壓力可能帶來各種紊亂。從許多國家和行業的情況來看,一名員工在組織中的層級越低,其壓力水平越高,健康狀況越糟糕。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工作的自主性,一般來說,員工的層級越高,其工作自主性越高。因此,判斷題中的觀念是正確的。
壓力的破壞性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會顯現出來,它對我們在組織中的行為有什么影響呢?當我們感覺外界環境對我們的要求超過自己的能力或對生存構成威脅時,我們會產生壓力。在組織中遇到的挑戰越是從未遇到過,越是模糊不清,越是有難度,時間要求越是高,員工感覺到壓力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這時,自主性和自我管理感就起作用了。如果員工感到自己對整個局面有足夠的控制,能讓自己有足夠時間來研究遇到的挑戰,或有自主性,能繞開問題或把問題踢給別人,那么他承受壓力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
壓力對員工和組織的績效都會產生負面影響。人處在壓力之下時會放棄收集新信息而依賴固有的一些習慣。一項對曼恩峽谷大火[1]的研究發現,在壓力之下依賴固有習慣導致了不必要的人員犧牲,被困在灌木叢后的消防人員沒有對當時的情形進行分析判斷。在其他組織中,也能發現類似的“威脅僵化反應”,即人處在壓力下時,會縮小選擇方案的范圍,導致做決策時思維僵化。如果仔細、全面的分析和謹慎的決策對工作績效很重要,壓力就會導致績效的下滑。另外,認知能力強的人(即聰明人)在壓力下的績效會比認知能力弱的人要差一些,也就是說,聰明人只有在低壓力的情況下才會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取得好的績效。
判斷題
員工需要危機感,否則不會有良好績效。
□ 對 □ 錯
那么,為什么有許多管理者相信,員工需要危機感或壓力,才會取得良好績效?如果壓力具有破壞性,會導致僵化反應和績效下滑,那么為什么許多管理者會秉持判斷題中的觀念?可能的解釋是:這些管理者從經驗中總結出,他們的員工不夠聰明,因此壓力對這些員工的負面影響較小。或者,有些管理者認為,他們的員工每天面對的工作中的問題都是常規性的,不需要花費很多精力,而人們在壓力之下,才會對比較熟悉的工作任務付出更多努力。
[1] 美國歷史上一起非常著名的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