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組織行為:成為高效管理者
- (美)忻榕 瓊·皮爾斯(Jone L. Pearce)
- 602字
- 2020-10-16 17:17:20
應對之策
盡管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但所有管理工作都顯得紛繁雜亂。許許多多的新管理者認為,之所以發生工作時間支離破碎、工作節奏錯亂以及手頭的事總是被打斷等狀況,是因為管理方法有問題或工作沒安排好。他們以為,只要把工作安排得更好,將工作職責描述得更清晰,或周圍的人更有原則性,這些狀況就會消失,他們就能著手做一些更實質性的工作。這些新管理者有挫折感和精疲力竭感可以理解,但他們對問題的診斷是非常錯誤的。
管理者存在的意義是收集信息并根據信息對組織做出調整。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與上司、同僚、下屬及外部人士溝通,以獲取信息。他們需要花很多時間與人開會或談話,有時還要做一些看起來并非實質性,卻能獲得關鍵信息的工作。這些工作可能顯得無序,但這并不意味著管理者不勝任或做事不周到。
如果把管理工作比作一幅拼圖,那么它的碎片都是模糊不清且時常變化的。這樣的工作要求管理者不斷集中注意力,從他人那里獲取的信息也可能是不完整、有傾向性或混亂的。而一旦有意外情況出現,例如關鍵員工辭職,新產品帶來突發的財務預算壓力,或者為大客戶(占到你公司銷售收入的60%)生產的一款產品不能如期交貨等,管理者就不得不放下手里的所有其他事務去化解危機。
當然,有些意外情況也許可以避免,管理者需要不斷尋找系統性或政策性的解決方案,把這些能夠常規化的任務常規化。除了收集信息,管理者的另一項工作就是管理突發情況,因為沒有任何系統或計劃能夠完全消除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