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服務型政府的行政精神
- 王鋒
- 1423字
- 2020-11-06 15:24:54
二、行政精神:行政文化的核心
行政文化是個龐大的主題。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行政道德、行政倫理、行政思想、行政理論等都可以在行政文化這個框架下來思考。如果我們在寬泛的意義上來理解文化,那么道德倫理、思想理論等都可以納入到文化的范疇中。這也就是說,道德倫理、思想理論等可以看作是文化的物化形式,是理論化、系統化的文化產物,是客觀存在的觀念性的存在物。如此說來,每一個時代,甚至每一種政府類型下都有異常豐富的行政文化形式需要我們去挖掘、去整理。從這個意義上,工業社會豐富的行政文化形式中所包含的文化遺產需要我們去整理。當我們試圖去建構后工業社會的行政文化時,我們也不能不從工業社會的倫理道德、思想理論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中去思考其具體存在樣式。
其實,對行政文化的理解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即從行政管理者角度來思考。從這個角度思考行政文化的演進時,我們發現,行政經驗、行政傳統、行政習慣、行政理性、行政精神、行政文化等呈現出一個比較清晰的發展輪廓。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從學理上深入探索行政文化的演進邏輯的話,那么,就必須從理論上回答諸如行政經驗、行政傳統、行政理性等之間的關系,它們之間如何演化,如何呈現出一種邏輯上的聯系? 從理論上解釋,或者從理論上進行合理解釋,顯然是一項非常宏大的任務。
這就是說,無論是從宏觀的角度,還是從行政管理者的視野,行政文化的范圍都非常宏大。如果對這些方面都有所涉及,面面俱到,看起來顯得很全面,但似乎失之平淡,也失之淺薄。顯然,對行政文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化、現象化的層面上,而必須在現象的基礎上去把握其實質,即深入把握行政文化中最具有實質性的內容,去揭示行政文化的演進規律。當我們把倫理道德、思想理論、經驗傳統等理解為物化的外在形式時,理解為文化的存在形式時,我們就必須進一步思考在這些形式的背后是什么構成文化的核心內容。當格里芬說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時,其觀點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那就是把精神作為理解文化的切入點。同樣,我們可以從行政精神的角度去理解整個行政文化。事實上,行政精神可以充當理解整個行政文化的一個核心概念,甚至我們可以從行政精神入手去把握整個行政文化。
如果沿著這樣的方向去思考行政精神,我們發現,一方面,行政文化本身的層次性,使得我們在把握行政文化與行政精神的關系時,難以準確把握二者的實質;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沿著傳統的關于文化的理解,即把文化分為信仰、規范及行為三個層次來理解的話,或者我們更進一步,把文化意義上的信仰、規范及行為三個層次進一步簡化為社會秩序和心靈秩序兩個方面的話,那么,作為心靈意義的行政精神在整個行政文化體系當中發揮什么作用呢?行政精神并非單純物化的存在,而是一種觀念性存在,是以活的靈魂在人們的管理實踐中發揮作用。而這種觀念性的存在正是通過人們在行政管理實踐中所獲得的經驗累積而成。行政精神當然會以行政習慣、行政傳統等方式存在,但這些物化的形式所包含的內容卻并非可有可無。這即是說,這些物化的形式里所浮現的乃是行政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說,行政精神是人們世代相傳的有關管理經驗的產物,當它以行政傳統、行政習慣等形式存在時,就以制度化的形態展現自己。這樣看來,在整個行政文化體系中,行政精神發揮著類似于靈魂的作用,它構成整個行政文化的核心。這也就是說,行政精神雖然是行政文化的一部分,但并非與行政文化的其他部分并列,而是居于整個行政文化的核心地位,對其他行政文化因素發揮著導向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