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實戰:以Python為工具
- 張寧等
- 1276字
- 2020-09-29 15:47:53
1.6 金融衍生品與金融工程
金融衍生品是一種金融產品和工具,其本質也是一種法律合同,屬于法律合同中的金融合約,它的交易價格取決于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或指數。
186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準化協議,取代了1851年以來一直沿用的遠期合同,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早推出的期貨金融衍生品。當時,期貨市場上的參與者主要是以對沖遠期風險為目的的套期保值者。
金融衍生品的種類主要包括遠期(Forward)、期貨(Future)、期權(Option)和掉期(互換,Swap),其中兩種或多種產品可以相互組合。此外,其他金融產品也可以將金融衍生品作為內置的一種現金流,如有一些保險產品會混合期權特征。
事實上,現在很多公司都使用以遠期、期貨、掉期和期權等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來對沖未來風險。換句話說,金融衍生品已經成為能夠有效管理和降低市場參與者風險的工具。
金融衍生品可以應用于不同的基礎資產上,還可以衍生出許多具體的衍生品,表1-6給出了金融市場中常見的一些衍生品。
表1-6 衍生品

下面分別介紹衍生品的四種基本類型:
(1)遠期。遠期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間以確定價格買賣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資產的合約,一般來說遠期合約需要規定交易的標的物、有效期和交割時的執行價格等內容,一般用作保值工具。當前,遠期合約的主要形式有遠期利率協議、遠期外匯合約、遠期股票合約等。需要注意的是,遠期合約一般是場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OTC),這是它與期貨最大的不同。
(2)期貨。期貨是未來交割實物商品銷售(一般在商品交易所進行)和金融產品的金融合約。期貨合約是買賣期貨的合同,是約定交易雙方在特定時間交易的憑證。
從本質上說,期貨是一種跨越時間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通過簽訂標準化合約(期貨合約),同意按指定的時間、價格與其他交易條件交收指定數量的現貨。通常期貨集中在商品交易所進行買賣,但也有部分期貨合約通過柜臺進行買賣。在參與期貨的交易者當中,套保者(或稱對沖者)透過買賣期貨,鎖定利潤與成本,降低時間帶來的價格波動風險;投機者(套利者)則通過期貨交易承擔更多的風險,以期在價格波動中獲取利潤。
(3)期權。期權是一種選擇權,賦予擁有者(購買者)一種能在未來某個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特定商品的權利,這里權利的意思是擁有者其實可以不行使這個權利。
根據權利屬性的不同,期權有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兩種類型。
● 看漲期權(Call Options),又叫買方期權,是指期權的買方向期權的賣方購買期權后,即在擁有期權合約的有效期內,按事先約定的價格向期權賣方買入一定數量的期權合約規定的特定商品的權利,但沒有必須買進的義務。
● 看跌期權(Put Options),又叫賣方期權,是指期權的買方向期權的賣方支付一定數額的權利金后,即在擁有期權合約的有效期內,按事先約定的價格向期權買方賣出一定數量的期權合約規定的特定商品的權利,但沒有必須賣出的義務。
(4)掉期,又被稱為兌換,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交易形式,但實際上兌換的對象一般集中在該資產的未來現金流上。換句話說,掉期交易是當事人之間約定在未來某一時期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等價經濟價值的現金流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