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結構安排

本書一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闡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該研究領域的文獻綜述與研究現狀,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環境監察、環境監測、環境監察監測能力、事權財權)的界定和全書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介紹了本研究的理論基礎(包括外部性理論、產權理論、公共物品理論、治理理論、財政分權理論)、分析框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與數據資料。全書采取了定量分析、實地調查、案例分析和文本資料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分析了我國環境監察的事權財權劃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環境監察的事權劃分現狀分別研究了三個問題,即環境監察機構設置、環境監察事權劃分、地方環境監察具體事權劃分。環境監察的財權劃分現狀分別研究了五個領域,即:全國環境監察支出項目情況、中央環境監察支出總體情況、全國環境執法監察支出情況、環境執法監督體系投資總體構成情況、環境執法監督體系分領域投資情況。重點研究了環境監察支出項目情況、專項支出情況、支出來源、支出結構情況以及環境監察的每項具體領域的支出結構情況。

研究指出,我國環境監察事權劃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個:(1)職能交叉和職責劃分不明;(2)機構職能定位抽象化;(3)縱向分離、地方分割、法律地位不明確;(4)執法能力不適應環境執法監督需要。我國環境監察財權劃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1)財權與事權不匹配,地方環境監察機構財權受制于地方財政;(2)財權劃分自上而下,逐級減少,呈現明顯的等級序列;(3)中央與地方環境監察財政投入的效率及執行效果上差距較大。

第四章,分析了我國環境監測的事權財權劃分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環境監測的事權劃分現狀分別研究了三個問題,即環境監測機構設置、環境監測事權劃分、地方環境監測具體事權劃分。環境監測的財權劃分現狀分別研究了十三個領域,即:空氣質量監測、酸沉降監測、沙塵暴監測、地表水監測、近海域監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國家環境質量監督性監測、環境應急監測、核與輻射環境監測、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減排重金屬監測、基礎性專項監測、國家環境監測網質量保證與運行管理。重點研究了環境監測支出項目情況、專項支出情況、支出來源、支出結構情況以及環境監測的每項具體領域的支出結構情況。

研究指出,我國環境監測事權劃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五個:(1)整體組織結構設計不合理、機構冗余,造成了資源不必要的浪費;(2)地方環境監測力量薄弱,不能有效支撐地方環境監測的需要;(3)各個層次上的環境監測機構職能互有重疊,造成一些環境監管領域的失察;(4)基層環境監測機構與環境監測人員缺乏競爭,不利于推進基層環境監測機構工作的開展和實施;(5)所轄區域管理和垂直管理之間的矛盾。我國環境監測財權劃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五個:(1)基于屬地原則的事權劃分與跨區域、跨部門的國家監測事務存在沖突;(2)中央與地方共擔項目中事權劃分不明,地方財政支出統籌受限;(3)中央與地方、地方之間事權劃分不明確,事權“上下不清”、長期下移且交叉過多;(4)地方環境監測資金缺乏,不能有效滿足地方環境監測的需要。

第五章,提出了中央與地方環境監察監測的事權財權劃分原則。

在對國內外關于事權財權劃分的理論和經驗進行總結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和環境監察監測經驗,建立了事權財權劃分的原則體系。即一個“財權事權匹配”的總原則、兩個事權財權混合劃分原則(法制化原則、環境外溢性范圍和行政管轄范圍相一致原則)、三個事權劃分分原則(機構獨立性原則、事權明晰化原則環境、公共物品效益最大化原則)以及四個財權劃分分原則(財權適度原則、污染者付費原則、使用者付費(UPP)和受益者分擔原則、地方收入多樣化和環境監測市場開放化)。

第六章,提出了中央與地方環境監察監測的事權財權劃分建議及方案。

環境監察方面,中央與地方環境監察事權劃分的兩個思路是:合理界定各級環境監察機構的職責;明確并合理劃分中央環境監察和地方環境監察的事權范圍。并且根據中央與地方環境監察工作各自的特點,以及各項事權對所屬層級的重要程度、可操作性、相對成本大小等因素,提出了中央與地方環境監察事權劃分的分層建議,將中央與地方環境監察事權、地方三級環境監察事權劃分為三級,并對每一級的具體事權按其重要程度進行了排序。環境監察財權劃分的兩個思路是:橫向高度集權;縱向高度分權。中央與地方環境監察事權、財權具體調整有三大方案:(1)事權不變,調整財權;(2)財權不變,調整事權;(3)事權財權同步調整。并且,依據這三大方案,在具體操作層次上提出了十一項調整建議,這十一項建議基于三個標準,即:(1)地區性服務的事權歸屬地方;(2)具有外部效應的事權歸屬中央;(3)全國性公共產品的事權歸屬中央。在企業和公眾參與方面,建議建立完善企業環境監察員制度和公眾環境訴訟與決策參與制度。

環境監測方面,中央與地方環境監測事權劃分的兩個思路是:(1)根據各項環境監測具體項目的特點,合理界定各級機構的職責;(2)事權財權匹配的原則。環境監測財權劃分的基本思路是:(1)明確各項事權的財權主體,使財權與事權相對應;(2)縱向合理分權。根據這個思路確定了環境監測的事權財權劃分總方案。在事權劃分方面,(1)對四項事權主體不詳的三級事權確定了相應的事權主體;(2)將四項地方三級事權調整為中央與地方共同承擔的事權;(3)中央事權、中央與地方共擔的事權未作出較大調整。在財權劃分方面,(1)將五項原為中央財權的三級事權調整為中央與地方按比例支出;(2)為十六項財權主體不詳的三級事權確定財權主體。在地方環境監測事權劃分方面,根據三級環境監測機構事權現狀、事權重要性、相對執行成本以及可實現程度等,對省、市、縣三級的職能進行具體的分級細化,并依據其重要程度,對各級環境監測機構的職能進行梳理。在環境監測的企業和公眾參與方面,建議環境監測的市場化,鼓勵企業投資與信息利用和建立完善公眾環境信息舉報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水县| 莱西市| 洛扎县| 柳林县| 伊金霍洛旗| 壶关县| 改则县| 南漳县| 宁城县| 麦盖提县| 天等县| 耿马| 北海市| 乳源| 杭锦旗| 泽库县| 红安县| 阳山县| 台南县| 桦甸市| 永年县| 鄂托克前旗| 达尔| 松桃| 凤城市| 彰化县| 乌拉特中旗| 天柱县| 田阳县| 南宁市| 赤壁市| 军事| 汉源县| 武宣县| 旌德县| 古浪县| 曲沃县| 宾川县| 莫力| 体育| 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