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幫助孩子上好一年級(3)

適應期:兩個月后,如果學校與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較快地適應學校生活,喜歡學校生活,從此高興起來,逢人就夸老師如何如何,同學如何如何,初步懂得了愛校,愛學習,努力上進,爭當好學生。

認識孩子為何不適應。

小學新生入學時,通常會遇到五種不適應:

第一,不愿意上學。有的孩子寧愿被關在家里,也不想上學。有的孩子則出現上學情緒低落,放學歡騰活躍的現象。

第二,不愿意提及在校的表現和活動。每每提及,會比較煩躁和焦慮。

第三,性情發生改變。如變得退縮、煩躁或是攻擊行為增多。

第四,進入不了學習狀態,學習習慣差,不能完成學習任務。

第五,孤單,無法融人集體生活。

家長應找到原因,以便有針對性地幫孩子破解不適。一般而言,新生不適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入學前,孩子的主導活動是游戲,沒有學習上的壓力;入學后主導活動是學習,教師有教學目標,孩子有學習任務,便有了壓力。這種學習內容和方式上的差別使孩子難以適應。

第二,在幼兒園中,老師像媽媽。而小學的老師往往對學生要求嚴格,部分孩子會產生懼怕心理。

第三,孩子入學前與家長可謂親密無間,什么事都有人替自己著想。入學后,孩子開始了獨立的學習生活,交往圈子逐漸擴大,親子關系開始發生變化。

延伸閱讀:家教須知。

家庭教養方式對于兒童的健康性格的形成舉足輕重。一般來說,對孩子百依百順的“放縱型”教養方式只會讓兒童形成“沖動!攻擊型人格”。這種孩子反抗與不順從成人,自信心低,缺乏成就需要,難于自控,具有攻擊性、專橫等。相反,過分維護父母權威的“獨斷型”教養方式只會讓兒童形成“沖突!急躁型人格”。’這種孩子總是處于擔心、害怕、抑郁、不快之中。他們對壓力十分敏感,易于激怒,或充滿敵意與狡猾。只有與孩子高度雙向溝通的“威望型”教養方式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康的“積極!友好型”兒童。他們自信,自控,精力充沛,與同伴關系友好,能正確面對壓力,愉快,好奇,易于合作,易于指導,有人生目標和成就需要。由此看來,家庭教養方式必須遵循父子兩代高度雙向溝通原則,父母不僅應對兒童的不良行為要強硬不讓步,對兒童的良好行為要贊揚與支持。與此同時,父母要重視兒童的愿望、請求和觀點,重視與兒童的共同活動,鼓勵兒童的獨立性,給兒童以選擇的權利和機會。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

古人說:“養其習于意蒙,則作圣之基立于此。”意思是,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就為其一生的大業奠定了基礎。作為家長,不僅應了解一年級孩子的行為規范內容和要求,還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有重點地進行教育和訓練。啟發孩子的自覺性,加強行為訓練與習慣培養,并以身作則,促使孩子做到知與行的統一。

學習用品的整理。

剛入學的孩子,由于識字不多,入學2~3周內,家長可幫他理好書包,提醒他第二天需要帶的物品。3周以后,家長可站在一旁引導孩子如何整理書包,例如:教孩子將第二天要的本子、試卷理在一起,其他各學科書分檔歸類,剪刀、膠水、短繩之類,可放在書包側袋中,以免弄臟書本。一個半月后,家長可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有些家長將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估計得太低,對孩子不放心,一見孩子理不好書包,或理書包動作太慢,就索性代勞。久而久之,常由家長包辦一切的孩子,容易顯得毫無主見,時時處處都要依賴家長。所以說,家長可以起指導性作用,而不能完全代勞。

另外,一年級孩子極易弄丟學習用品。針對這一點,家長可幫孩子在每件學習用品上均寫好名字,對于一些無法直接書寫名字的文具用品,可把名字寫在小張紙上,再用膠紙貼好。家長要讓孩子從思想上自覺地愛惜學習用品,自發地管好學習用品。為避免孩子上課時開小差,家長不要讓孩子把玩具及易分散注意力的學習用品帶到學校。

日常行為規范。

從早上起床到學校,從課堂學習到課間休息,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問”也不少。

1,家長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培養孩子有條理地安排早上時間,讓孩子有足夠的上學時間,做到上學不遲到。

上學的前一天晚上,家長應督促孩子按課表理好書包,將第二天要穿的衣物疊好,放在身邊。有的孩子早上起床拖拖拉拉,再加上有時學習用品尚未理齊,匆忙上學時,落下了當天所需的學習用品。而且,由于早上匆忙準備,有的孩子還不能保證早餐,時間長了,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長此以往,孩子易養成丟三落四,做事得過且過,缺乏統籌安排的壞習慣。因此,家長教會孩子安排好早上的時間很有必要。

2,早上到校后,孩子可做一些學習的準備工作。

比如整理好晨會或上午第一堂課的學習用品,將要交的本子放在桌上,然后,可背誦一些兒歌、古詩,同學們也可講一些聽到的、看到的新聞、故事,老師會從旁引導大家討論。

3,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花在課堂上的。

上課時,要求學生專心聽講,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遵守課堂紀律,不插嘴、不做小動作、發言先舉手、不隨便離開座位。怎樣才算認真聽課?家長可從這些方面進行檢查:孩子回家能否輕松地完成作業,以及作業的正確率;家長可根據上的課,提一些問題,看看孩子的反饋如何;孩子能否將課文讀通;家長還可查一下孩子的書上是否有亂涂的畫,亂寫的字。此外,不少學校一年級學生還有對家長開放日,這一天,家長不要忘了向老師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情況。

4,學校里每節課后都有課間休息時間,時間一般為10分鐘。

這段時間供學生上廁所和休息片刻放松神經。為避免孩子下課貪玩,上課要上廁所的情況,家長應配合學校,督促孩子在下課上好廁所,合理安排下課時間。此外,課間時,學生應在上一堂課一結束后,就迅速理好下堂課的學習用品,做好上課前的充分準備,上課的前幾分鐘,孩子就不會因忙于找書而影響聽課。由于課間休息時間不長,學生可在這段時間散散步,做一些輕松、簡單的小游戲。

5,午間休息。

這段時間主要供孩子吃午飯及休息。在校吃飯的孩子,家長要為孩子準備一個餐具袋,里面可放兩個中等大小的碗,讓孩子分別盛飯菜、湯,一把匙、餐巾紙和一塊餐桌布。吃完飯后,有的學校會安排孩子看電視節目,如“動物世界”、美術片等或者組織一些集體游玩活動等。此外,學生還可在這段時間里,看看書,玩一些游戲。

作業與成績。

一年級學生做作業,家長要培養他們做作業的習慣。學校有留晚班,孩子的作業能在這時候完成,不參加留晚班的同學,一般語數兩門課的作業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孩子做作業,第一要注意他們的寫字姿勢;第二,要規定他們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完,不能拖拉,不能做做玩玩或做做吃吃,這樣,孩子是很容易分心的,長久下去,就會養成作業拖拉、效率很低的壞習慣。孩子做作業,不僅要求正確率高,還要求字寫得端正,簿面整潔。做完后,要每題讀三遍,以檢查作業質量。有的家長見孩子做作業太慢,錯誤率高或不會檢查,就忙著幫孩子忙,這樣非但幫不了孩子,還會養成孩子依賴大人的壞習慣及馬虎大意的毛病。

每個家長都十分關心孩子的成績。孩子測試成績的高低,較為客觀地反映了他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由于每個孩子自身情況不一樣,因此造成成績不好的原因也不同。如有的孩子成績不好則是由于接受能力較差,這就需要利用多次復習的方式補缺補差;有的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太貪玩、缺乏毅力,這就需要家長嚴格要求,教育孩子認真對待學習。針對不同的原因,家長要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引導和幫助。家長要冷靜客觀地看待孩子的成績,既要鼓勵他們取得優良成績,也要允許他們有失誤,要理解、尊重孩子。如果不問青紅皂白,采取打罵教育,會引起孩子的抵觸情緒,甚至會造成他們弄虛作假。

品德修養。

對孩子的教育,既要重智更要重德。有的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思想道德上存在的問題卻視而不見,不加以重視,反而一味遷就,致使他們的孩子怕吃苦,沒有勞動習慣,處理問題“以我為中心”,對同伴不謙讓,不愿幫助有困難的人,對集體不關心。這樣的孩子,將來走向社會,很難與人協作,而且脆弱的心理難以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挫折。

孩子的品德修養需要從一點一滴抓起。家長不能忽視孩子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現出來的不良道德因素,尤其要重視“第一次信息”。如第一次借同學東西不還,第一次撒謊,第一次拿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第一次放學后不及時回家……對于孩子的不良行為,家長要引起重視,決不可遷就,在教育時,要注意方法,以耐心說服引導為主,讓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古語說:“愛子,教子以義方,弗納承邪。”愛孩子,就當用道義、規矩去教導他,不要讓他走上歪路。

另外,家長還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家庭教育只有與學校教育同步,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為倡導孩子的文明行為作表率。家長要教育孩子講究個人衛生和社會公德,要自覺維護班級、學校的環境衛生,愛護公物。家長要放手讓孩子學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時不要隨便給零花錢,要注意引導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只有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協作下,才會在孩子人生的初期就培養起他們各種好習慣。

一年級家長應堅持做好五件事。

讓孩子講一講。家長應主動詢問孩子在校表現,想辦法讓他們“學舌”,孩子不會系統地有順序地說,家長可以有目的地按時間順序問,讓孩子慢慢想,一件事,一件事地說,培養孩子說話的條理,同時鍛煉他們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讓孩子比一比。鼓勵孩子和小朋友比,哪個小朋友專心聽講,回答問題時聲音洪亮,哪個小朋友講禮貌、講衛生等等,孩子表現欲萌發,開始明白自尊和上進,不甘心落后,所以比的過程讓他們分清是非美丑,能促進學生由“知”向“行”的轉化。

讓孩子看一看。一年級課程知識淺顯,又不留家庭作業,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只有從他們讀書、講題來判斷。每天讓學生看課本,可以提早了解孩子在知識上的缺欠,及時給予輔導,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復習方法,逐漸形成獨立學習的能力。

讓孩子練一練。學校里學習內容豐富多彩,上課、做操、唱歌等每項內容都有具體要求,習慣的培養也很嚴格,如隊列、坐立走的姿勢、書的擺放、舉手回答問題等,都要按常規要求去做,所以要從禮貌、衛生紀律、習慣等許多點點滴滴的事,一件一件地練一練,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先入為主,以后就是嚴格要求和不斷鞏固的問題了。這樣講,比、看、練的方法形式活潑,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可以喚起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盡快喜歡學校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宝兴县| 邹城市| 休宁县| 胶州市| 五台县| 益阳市| 开封市| 五华县| 外汇| 乐安县| 榆林市| 逊克县| 彰化市| 庆云县| 浏阳市| 德钦县| 鄂伦春自治旗| 乌拉特中旗| 定兴县| 铜陵市| 宣汉县| 舞钢市| 长武县| 威远县| 兴宁市| 岱山县| 平阴县| 宁武县| 车致| 专栏| 潼关县| 阳山县| 济南市| 吉木乃县| 邻水| 寿阳县| 乌鲁木齐县| 天台县| 包头市|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