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領導力:新經理人的50個領導力修煉
- 徐中
- 4187字
- 2020-08-27 18:30:57
02 修煉領導力 人人都可以學會的五個原則
在領導力的課堂上,經常有人問:“領導力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培養的?喬布斯、馬斯克、任正非、馬云、王興等,他們的領導力是怎樣培養出來的?”這是一個難以回避的、極富挑戰性的問題。很多人認為,當領導是需要天賦的,而我好像沒有這樣的基因和天賦,我的父母也沒有當過領導,所以我天生不適合當領導。事實是這樣的嗎?
在《極客與怪杰》一書中,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的大衛·葛根教授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大約100年前的美國,有一位年輕人,他戴著厚厚的眼鏡,沒法參加學校里的體育活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里,要么在農場干活,要么自己讀書。朋友們認為他缺乏男子氣概,他自己也這么認為。中學畢業后,他的家庭遇到困難,他就留在農場干了10年,認為人生平平淡淡就此結束了。不料在他33歲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他應征入伍。有一次,在法國戰場上,德國人的炮彈落在附近,士兵們擔心被毒氣傷害,就驚慌逃竄。他的戰馬摔倒在地上,差點讓他負傷。他從地上爬起來,穩穩地站住,用最難聽的臟話開始罵人,讓他的戰友們回到戰場,在那一刻,他的領導力被喚醒了。他在巨大的恐懼中站了出來,成了隊伍的精神支柱。后來他們重新組隊,度過了那個恐怖的夜晚,許多人最終都安全回到美國的家中,這些人在余生都忠誠于他。而在此之前,不管是他自己,還是別人,都從來沒有把他看作一個領導者。
1946年,他成為美國第33任總統,也是20世紀唯一一位沒有上過大學的美國總統,他就是杜魯門總統。在一次評比當中,他被評為美國最受愛戴的總統的第五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美國200多年歷史上出了40多位總統,很多人成就卓著、聲名顯赫。從這個故事中看到,年輕的杜魯門各方面條件看起來都很一般,30多歲也沒有什么顯赫的成績和驕人的經歷,看起來不是當領導的料。但是他沒有放棄,他一直堅信自己、磨礪自己。最終,命運垂青有準備的人,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杰出的總統之一。
關于“領導力是不是天生的”這個問題,我曾經當面請教過領導力大師拉姆·查蘭、詹姆斯·庫澤斯、戴維·尤里奇等,他們都堅定地告訴我:領導力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可以造就的。我也曾經兩次去美國的西點軍校參觀考察,并在《西點領導課》一書中看到西點軍校前校長戴夫·帕爾默說過這樣一句話:“給我任何一個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癥患者,我就可以把他培養成領導者。”
那么,領導力的培養有什么高效的方法呢?這里介紹領導力大師庫澤斯和波斯納自1982年以來對數百萬領導者研究的經典成果《學習領導力:成為卓越領導者的五項原則》。學習領導力首先要破除五大迷思:領導需要天賦,領導需要職務,領導需要優勢,領導獨當一面,領導與生俱來。然后堅信和踐行五個原則:相信自己,追求卓越,挑戰自我,尋求支持,刻意實踐。如此,就可以加速提升你的領導力。
第一,相信自己。
消除領導力的神秘感和錯誤的迷思,相信自己具有領導潛質,這一點對于發展自己的領導技巧和能力至關重要。如果你不相信這一點,你就很難真正為之付出努力,更不用說長時間堅持不懈,努力成為更優秀的領導者。沒有人可以賦予你領導力,除了你自己由內而外地發展自己的領導力。
最好的領導者是最好的學習者。他們擁有成長型思維。他們相信終身學習——在整個人生中都能夠學習和發展自己,任何時候都不晚。持續學習是卓越領導者的一種生活方式,成為更好的領導者是永無止境的過程。學習的方式可以是反思、閱讀、觀察他人、接受教練輔導、參加培訓,或者嘗試新的技能或技術。不管你的學習風格是什么,重要的是每天都要學習。真誠領導力是由內而外的展現,你必須釋放你已經具備的能力,而這一旅程始于向內探索你是誰。
中國人熟悉的一個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末年由起義軍領袖陳勝、吳廣喊出來的,這句話激勵了中國歷史上眾多的仁人志士,他們挺身而出,超越自己的平凡地位,創造偉業,改變歷史。
1999年,馬云和十八羅漢創立阿里巴巴時僅有50萬元,卻喊出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If not now,when?If not me,who?”(此時此刻,非我莫屬),這種舍我其誰的自信是阿里巴巴“平凡人做非凡事”的成功關鍵。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領導潛質,相信領導力可以習得,這是學習領導力的前提,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能讓他人相信我呢?
如何增強自信呢?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早上對著鏡子告訴自己:“我、我做的事、我做事的方式都很重要,都會對他人產生重要影響”,然后問自己:“今天我會做哪三件有重要影響的事呢?”把答案寫下來,放在你的電腦旁邊,或者手機上方便看到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最后,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我一定可以做得到!”每當做到的時候,給自己點贊、鼓掌、獎勵,堅持100天,你的自信心會有顯著的增強。此外,注意你最在意的人給你的正面反饋,它們會極大地增強你的自信。
第二,追求卓越。
要成為你所能成為的最好的領導者,你必須清楚指導你的決策與行動的核心價值觀和信念是什么,你必須清楚你最在乎什么以及它為什么重要。人們期望領導者是有前瞻性的,你必須能夠想象未來會是怎樣的,才能帶領他人一起向前。一個好的方法是,憧憬你想要成為的那個領導者的樣子,這個理想的形象會激發讓你前進的情緒能量。
領導力不僅僅關乎你和你想要實現的價值觀和愿景,更關乎幫助他人實現他們的價值觀和愿景。卓越的領導者和他們的追隨者都服務于更大的使命——一個超越自身的使命。你作為領導者的成功必然與你幫助他人獲得的成功密不可分。
正如在第1節中克拉克院長的故事所闡述的,他從小就有比較清晰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并且言行一致、長期堅持,最終成為一位杰出的學者和領導者。
你可以做一個自我訓練:想象10年之后,你獲得了受人尊敬的“年度最佳領導者”稱號。同事、家人、朋友紛紛向你祝賀,并感謝你為他們的生命帶來的改變。你希望他們對你說什么?你希望人們記住你什么?請記下你的“LIFE”想法:
·經驗(Lesson):你希望人們說,你傳承了什么重要的經驗嗎?例如,“他教會我如何從容、堅定地面對逆境”。
·理想(Ideals):你希望人們說,你堅持了什么理想(價值觀、原則和道德標準)嗎?例如,“他很有愛心,有服務他人的自覺”。
·感受(Feelings):你希望人們說,他們和你在一起,以及想到你時,會有怎樣的感受嗎?例如,“他總是讓我感到,我能夠做成那些我自己都認為不可能做成的事”。
·表達(Expressions):你希望人們說,你留給了他們什么永久的名言或貢獻嗎?例如,“他總是說‘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他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優秀學生,其中有人獲得了諾貝爾獎”。
第三,挑戰自我。
挑戰是領導力的訓練場。要成為一名領導者,做最好的自己,你必須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必須通過新的經歷來錘煉自己,通過犯一些錯誤,沿著學習曲線不斷向上攀登。你必須保持好奇,主動嘗試新事物,試驗新想法和做事的新方式。當你這樣做時,你不可避免地會犯錯和遭遇失敗。關鍵是在經歷中學習、成長。要學會更好地領導,你必須堅韌不拔,面對困難時,必須堅持不懈。要把領導旅程當成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個沖刺。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遭遇挫折,不要讓它改變你的方向或阻止你前進的步伐。踏著困難前進,增強你的復原力。
學習也需要勇氣。當你挑戰自己,你可能會做一些讓你膽怯的事,會有恐懼感和不確定感,你要鼓勵自己,要做出如何選擇目標、如何前進、如何找到意義和目的的決定。
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今年報考清華大學MBA、工作業績翻一番、每周閱讀一本書、每周跑步20公里等挑戰目標,不斷激發自己的斗志、開發自己的身心潛能。
第四,尋求支持。
你不能僅靠自己成為最好的領導者。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都善于尋求他人的支持、建議和忠告。他們能夠獲得巨大成功與尋求支持是分不開的。
在學習成為卓越領導者的過程中,你需要積極主動地與他人建立聯系。這種聯系應該是個人化的,而不只是交易性的。這種聯系會為你打開一扇扇大門,給你近距離觀察卓越領導者行動和行為的機會。
要知道你的行動和行為對他人的影響,離不開他們給你的反饋。要獲得開放、坦誠的反饋,需要有相互信任的基礎。你必須首先邁出一步,創造一種彼此相互信任的氛圍,讓大家能夠提供有效、有用的反饋來幫助你成長。
2015年,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在清華經管學院畢業典禮的演講中說:“在Facebook,我知道決定我工作績效最重要的因素是我與扎克伯格的關系。當我剛加入Facebook時,我就讓他做出承諾,每星期都要給我工作反饋,這樣任何困擾他的事情都可以盡快得到討論。他不但爽快地答應了,并且立即說他希望我也能給他反饋。在最初的幾年中,我們都堅持這一慣例,每周五下午見面談論我們所關心的事情,事無巨細。幾年下來,分享真實的意見已經成為我們關系當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現在隨時會這么做,而不必再等到周五了。”
你可以每周,或者每個月,找你的上司、導師、教練或者朋友,尋求他們對你的反饋,每次30~60分鐘,聽聽他們對你的領導力優劣勢、工作方式、工作業績的看法,尤其是對存在的問題的看法。然后,從中選擇1~2項重要的點作為改進的目標。堅持6~12個月,你的領導力就會有顯著的改善。
第五,刻意實踐。
不經過長期刻意的練習,你不可能擁有出色的領導力(“出色”意味著精通和深厚的積淀)。而且,除非你按照一定的科學規律堅持練習,否則,你的有效練習時間不會很多。了解你的優勢,并在此基礎上持續發展是重要的,而認識到自己哪些方面薄弱并采取行動也很重要。
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影響巨大。信任和尊重的環境至關重要,學習的機會、對冒險的支持、你可以學習的領導榜樣也都很重要。不管你已經攀登過多少座高峰,提升自己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每次反思一點點,每次解決一個問題,每次掌握一項技巧。你必須每天堅持學習新東西,養成每天反思和評估自己進步的習慣。
請列出你未來三個月想要提升的1~2項領導技能,例如:口頭表達、傾聽、戰略思考、教練輔導等。如果你選擇了“口頭表達”這一項,那么,請每天在與人溝通的時候,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觀點、邏輯、措辭、語音語調和肢體語言等,看看它們是否有效傳達了你的意圖,達成了你的目的。此外,可以每天晚上睡覺前花五分鐘回顧一下,你當天在表達方面做得好的三點是什么,可以改善的三點是什么。
堅持實踐上述五個原則6~12個月,相信你會發現自己正變得更自信、更自律、更自強,正在成為一位有卓越影響力的、高效的領導者。
[1] 本書中文版已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