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座位之風波
- 大唐盛世之公主傳
- a莫嘉娜
- 2837字
- 2020-08-16 12:25:59
桂花水榭已經擺好了宴席。眾人入席,承乾居首座,讓杜明堯緊挨著他坐。玄盈皺了皺眉,此舉本就不符合規矩,何況這是李恪的壽辰,他的位次不該屈居于外臣之下,這簡直是對他的一種折辱。
她起身向承乾道:“皇長兄,三郎今日是壽星,當居首座。”她雖然是向承乾方向說話的,但目光卻落在他身邊的杜明堯身上,意思很明確。
承乾面色不善,對玄盈的提議很不滿意,他看向李恪道:“不知道三弟對我的座次安排有什么意見嗎?”
玄盈焦急地看向李恪,她沒想到皇長兄直接向他發難。她的本意并不是給李恪帶來麻煩啊。
玄盈忙道:“皇長兄,我并不是......”
李恪起身拉住玄盈的手,示意她不要多言。他向承乾道:“臣弟對皇長兄的安排沒有任何意見。而玄盈是皇長兄胞妹,更是絕無半分質疑皇長兄舉措的意思,不過是年幼一時情急,還請您不要計較。”
玄盈看李恪低眉順眼,謙卑賠不是的樣子,又惱怒又心疼。她看向承乾,見他仍在和身邊的杜明堯說話,并不正眼看向李恪。
玄盈忍下心中怒氣,規矩地行了個禮賠不是,然后臉色陰沉地坐下來。
她看向李恪,目光中流露出愧疚之意。
李恪看到玄盈這樣,就知道她在為自己擔心,心中生出暖意來,溫和地笑道:“這沒什么,既然皇長兄寵著明堯,咱們就順著他的心意來吧。你放心,我沒事。”語氣溫柔又有一點寵溺。
玄盈聽李恪安慰她,緊皺的眉頭才終于松開,看向他點了點頭。
清清朗朗的秋風中,桂花濃郁舒爽的香氣迎面撲來,綿延不斷。桂花的香氣甜而不膩,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菜肴果品流水似的送上來,樣樣精致,花色又多。最難能可貴的是,每個人的桌案上的菜肴都不盡相同,可見李恪與楊淑妃的細心。
“這道芝麻烤鴨子肉鮮嫩可口,妹妹嘗嘗。”李恪親自給玄盈夾菜,面上含著淺笑,如沐春風般溫柔和善。雖然是夾菜,卻也透著別樣的從容與優雅。
玄盈笑著接過。她環顧四周來賓,往年皇長兄和四兄還有杜明堯他們本不來,今年不知為何愿意赴宴,實在蹊蹺。另外,這皇長兄既然都來了,那舅父竟然也按捺得住不過來嗎?還是說他們二人近來疏遠了?
吃了大約半個時辰,大部分人都吃飽了。承乾通情達理,就讓眾人可以四散開去,要留在席上繼續的也可,要去逛園子賞景的也可,射箭場離這里也很近。
大部分人便紛紛離席了,眾人賞景的賞景,下棋的下棋,氣氛也非常融洽。廳中僅剩下承乾和杜明堯,玄盈,蕙仙,李恪還有雉奴和薛長風在。
其實按照次序,薛長風的座位應該更靠下,但是由于雉奴厚愛,所以李恪特意在雉奴旁邊加了一席。
杜明堯見可以自由走動,便趁機來到玄盈面前,笑道:“方才無意中得罪了十娘子,臣在此賠禮了,還望十娘子不要心懷芥蒂,以免憂思傷身。”
玄盈還在吃芝麻烤鴨子肉,沒想到他會突然過來,抬頭看向他。杜明堯迎上她的目光,一雙桃花眼眨了眨,泛出靈動的光芒,嘴角輕輕勾起,噙出笑意來。
他從隨從端著的托盤上拿起一個茶杯道:“臣不勝酒力,故而以茶代酒,向十娘子賠罪。”他將茶杯移到唇邊抿了一口,動作行云流水,帶著灑脫與細微的輕佻。接著蓋上茶杯,含笑的桃花眼注視著她。
玄盈被他這樣盯著,頗感不自在,遂道:“郡公不必如此,我并未放在心上。”她低下頭隨便夾了一筷子菜放進嘴里,卻沒吃出什么菜的滋味。
杜明堯看到她的神色,輕聲笑了笑,道:“十娘子寬容,臣便安心了。”言罷離開,回到他的席位上,繼續和自家主君說話,仿佛剛才的小插曲他并未上心一樣。
玄盈轉頭看向薛長風的座席,在杜明堯和她說話間,薛長風已經離席了。她環顧四周,發現他和雉奴在不遠處的桂花樹下一邊下棋一邊聊天。
玄盈注視了他半天,直到蕙仙來尋她說話時,她才轉移了視線,像怕他發現似的,她玩著手上的鐲子,眼睛眨得飛快,心下泛出漣漪來。
李恪在旁靜靜地觀察著自家妹妹的神色變化,皺起眉頭,似乎察覺到了什么。
“杜家的小郎君長得可真是俊俏,妹妹覺得呢?”蕙仙端著兩盤糕點到妹妹的座席上來和她說話。
玄盈聽姊姊這么說,含笑道:“姊姊所言不錯,這樣的風流人物,舉國少見。姊姊,該不會動了東床擇婿之心吧?”
蕙仙感覺好笑,她忍不住笑出聲來,看向玄盈的眼神卻多了幾分暖意,蕙仙道:“襄陽郡公雖然生得好模樣,可惜我不好這一口。但是我看妹妹卻仿佛是動了心思,所以好意問上一問。”
蕙仙轉頭向李恪道:“三郎覺得呢?”
“襄陽郡公年紀輕輕,便是皇長兄身邊最受信任的謀臣,心思深沉,難以捉摸,恐怕并非良配。”李恪喝了一口茶,淡淡道,表情疏離而冷淡,的確是不怎么贊同這樁姻緣。
玄盈雖然不知蕙仙如何會貿然提起杜明堯,但是她也沒有聯姻的心思,更見三郎不喜,遂更是擱下了,只時不時地偷偷瞧著薛長風,臉上微微泛出紅暈來。
晚上,玄盈來到李恪的朝露臺。
李恪已把月牙白玉佩掛在腰帶間,笑道:“我很喜歡你送的玉佩,正好搭我這身衣服。”
玄盈頓時綻放笑容,雙手交叉合攏,柔聲問:“三郎喜歡就行。你是在收拾行裝嗎?”
“嗯,沒多少日子就要動身了。還真是舍不得妹妹。”李恪邊說邊放下手中的行囊,上前走了幾步到她面前,輕輕地抱住她,十分不舍。
玄盈將手抽出來,拍了拍他的背:“你走的那天,我來送你吧。親眼看著你走,我才稍微安心一點。”
“嗯,好。”李恪依舊抱著她,悶聲道。
貞觀十三年,吳王李恪正式轉授安州都督,前往赴任。
臨行那天是個暴雨天,太極宮里的人中只有他的生母楊淑妃和城陽公主玄盈前來送別他。玄盈今年九歲,還是個小女孩的模樣,但眉眼等五官和臉型已經形成個清秀美人的模樣了,只是身量未足。
她選了一身最喜歡的衣裳,比平時早起了一個時辰,讓玉穗為她仔細地梳了發髻,搭配好首飾。
玄盈來到長安城郊約定好的酒樓,李恪已經在那里了。雨下得很大,他坐在店中,雖然沒淋到雨,但是身體單薄,寂寥無比,身后只跟著幾個隨從。
玄盈從馬車上下來,玉穗想給她撐傘,玄盈拒絕了,讓玉穗自己撐著,她又拿了把大傘親自撐著。
玄盈走進酒樓,收了傘,上了二樓,環顧四周發現李恪后,徑直走到他的對面坐下來,莞爾一笑道:“三郎等候多久了,怎么還沒點菜?”
李恪笑了笑,將菜單譜子遞過去,道:“就一會兒,想等妹妹來了一塊點,妹妹看看你想吃什么。”
玄盈大大方方地接過來,翻開來看了看,道:“要兩份胡麻粥,兩份煎雞蛋,四份拌肉醬的薄脆胡餅,怎么樣?”
李恪看這里面包括了兩個人共同的偏愛食物,笑道:“好,就依妹妹的。”言罷喚來店中的小廝吩咐了,那小廝忙記下點的食物然后去廚房傳話。
玄盈看向他道:“三郎這次去,要多保重。安州遠在南方,距離長安有數千里之遙遠,且當地落后,三郎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李恪已經查閱過安州的地理位置和資料,但是聽玄盈這般關懷,心里感動,柔聲道:“妹妹的話我都記著了,年下我就能回來與阿爺楊姨還有妹妹團聚了。”
“可是現在才元月啊,還有一整年呢。”玄盈一想到這個就懊惱。
李恪安慰了她幾句。小食端了上來,兩人開始用膳。吃完以后,他們又說了一會話,就到了啟程的時間了。
雖然玄盈并不想這么快和他分別,但是祖宗規制立在那兒,她也沒有辦法,只能送別了李恪。
李恪遠赴安州后,玄盈的習字課還在繼續中,不過這次的師父是楊淑妃。相比之前,玄盈每天的任務少了一半。雉奴和蕙仙依然常常來找她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