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人的通報,一個高高瘦瘦的年輕人走了進來,身旁跟著一個長著一雙桃花眼的美艷少年,后面幾個仆從抬著兩箱賀禮。
承乾是長孫皇后長子,八歲時就被冊封為皇太子,今年十九歲。他生得相貌堂堂,體格勻稱,行為舉止沉穩老練,舉手投足間頗有帝王風范和氣度,不怒自威,不愧是唐皇精心培養了多年的繼承人。
玄盈與這位皇長兄相處的時日不多,看到他的時候也有些緊張和畏懼,而他那位少年倒是沒什么架子。
眾人忙紛紛向他行禮,那少年也向人行禮。李恪向那位少年笑道:“襄陽郡公今日也來了?!?
玄盈抬頭看那少年,不過十三四歲左右,身形瘦俏,皮膚白皙,五官生得柔和,線條干凈,嘴唇較薄,褐瞳微轉流動著,臉型稍小。一雙丹鳳桃花眼細長而勾人。眉毛濃密,眉梢眼角俱是一段風情。烏發由白玉冠束得整齊。他還有著一把年輕鮮嫩的好皮膚。單看容貌就已經是謫仙一般的俊俏人物,只覺得是從畫像上走出來的。
雖然已經是秋末了,但他的手上還拿著一把折扇。
正是仙去的萊國公杜如晦的嫡次子杜荷,封襄陽郡公,表字明堯。
玄盈看到他時不由得怔住了,她下意識地轉頭看向李恪,覺得二人容貌很是相像。但細細觀之,他們氣質不同。杜明堯面相風流俊俏,一身錦衣華服,是外放型的張揚高調。而李恪年長幾歲,沉穩內斂,暗藏鋒芒。
杜明堯向眾人行了禮,當他看到玄盈時,睫毛快速地眨了眨,目光中似有好奇之意。
承乾笑道:“是,前幾日聽九弟說薛郎一身好武藝,尤其擅長射箭。正巧明堯也略通一二,想和薛郎比試一番。”
薛長風聽到自己被太子殿下點名,又能與襄陽郡公比試,便從人群走出來,拱手道:“多謝郡公抬舉。”
杜明堯將目光轉向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目光似乎不懷好意。他收起折扇,嘴角勾出笑意,道:“那我們開始吧。”聲音也是輕揚悅耳的。
玄盈注視著杜明堯的一舉一動,早聽聞這位名揚京城的風流俏郎君曾被薛長風的父親多次彈劾過,沒想到他竟還主動要與薛長風比試箭法,這打的是什么主意?
杜明堯察覺到了她的目光,朝她看過來,從容地行了個禮,眼神含笑,眼尾細長,一雙桃花眼很有靈氣。
玄盈被他注視得有些緊張,開口道:“你認識我?”
杜明堯展開一個笑容,露出潔白干凈的牙齒和臉頰邊的一對小酒窩:“太極宮里像您這個年紀的,又與這幾位王爺如此親近的公主,就只有城陽公主了?!?
玄盈發現杜明堯抿唇的時候臉色較為嚴肅,氣質陰冷,不好接近。但是笑起來時眉宇疏朗,足有開朗明媚的少年風范,驚艷動人,真是好皮囊。
蕙仙拉過玄盈問她:“杜公受封國公,怎么他的兒子是郡公?”
“杜公去世后長子襲了國公爵,阿爺又另外賜了恩典,封次子杜荷為襄陽郡公,也是感念杜公生前功勞。其實我聽三郎說,杜公那長子并不出色,不過是占了個先。阿爺還是更看重這位郡公。”玄盈解釋。
李恪在旁笑道:“杜公是圣人親口夸贊的才推棟梁,經綸霸圖。他老人家在世時,他和長孫司空還有房相三人,是阿爺最信賴的股肱之臣。杜公去世后,圣人痛哭不止,整整三日不能理政,追封他為萊國公。
明堯也因此深受皇恩,六歲時就被恩封為尚奉乘御,七歲時又被封為襄陽郡公。眼下杜公雖沒,但是萊國公府恩寵尚在,明堯小小年紀又得了當朝太子的看重,前途無量呢。”
玄盈問:“聽三郎稱呼,你認識襄陽郡公?”
“往年宴會上總能看見,算是點頭之交吧。”
玄盈看著遠處比賽射箭的兩人問道:“三郎,你說薛郎能贏嗎?”
“若長風和別的世家郎君比試,多半能打個平手。但遇上明堯,應該是明堯技高一籌。他打小習武,天資又高,年齡相仿的世家子弟里還沒誰比他好呢。”
正如李恪所言,薛長風毫無懸念地敗了。他敗了也不氣惱,臉色露出敬佩之意,大大方方地回禮。只是二人之間火藥味似乎很濃。
杜明堯回到承乾身邊,承乾露出滿意的神情,明堯得意地笑了笑,盡顯少年意氣風發的樣子。
玄盈向薛長風道:“沒事,你多練練,將來總有勝過他的時候。”
薛長風笑道:“多謝公主安慰。其實臣本就知道臣比不過郡公。今天能與他比試一番,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雉奴也安慰他道:“明堯是我皇長兄的親信。你今天要是贏了,皇長兄面子可就掛不住了。多虧你沒贏呢?!?
玄盈問:“皇長兄為什么和郡公走得近啊?”
李恪在旁道:“當年杜公病重時,阿爺讓皇長兄去看望過,他和明堯原是有淵源的?!?
其實玄盈并不知道,薛長風和杜明堯是舊識,更是同門師兄弟。
薛長風和她一樣,自幼喪母。而他作為獨生子,沒有別的兄弟姊妹。因此他從小就學會了一個人玩耍,學會了左手和右手下棋,他獨自在家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因為他父輩和祖輩都是武官,大概是順應子承父業的傳統,他也自幼習武。
因為他父親精通武學,因此薛長風由父親親自教導的,沒有拜別人為師父。而襄陽郡公聽聞衛尉卿在教兒子學習箭法馬術后,就也遞了拜帖,想讓衛尉卿指導他一二。于是長風和明堯就變成了師兄弟。
明堯遠不如他勤奮刻苦,但是資質真的是百年來世所罕見的卓越,一點就透,加上記憶力極好,因此無論是箭法還是馬術,樣樣都在薛長風之上。年幼的薛長風是不甘心的,卻又阻擋不住他的鋒芒。
長風一直把他當作假想敵,但是心里也尊敬這個生來就獲得一切的天之驕子。
那時候在他心里,最崇拜的就是大唐帝國最尊貴最高高在上的儲君,李承乾。
皇太子的一舉一動都備受世人矚目,他的天資聰穎,純孝寬容,無一不彰顯著他是帝國冉冉升起的驕陽,是萬里山河明日的新君,是他未來會輔佐的英明皇帝。
貞觀初年,從長安到各個地方的名門貴胄,世家郎君,有多少人都曾仰慕過太子承乾的灼灼風采呢。
然而變故發生在薛長風九歲那一年。一個很正常的夏日夜晚,他和父親用完晚膳后在庭院中納涼,父親突然屏退了身邊所有服侍的人,然后低聲和他說,他發現了皇太子犯罪的證據。
他瞬間大腦中一片空白,從那一瞬間起,一個高大威武近似神明的完美到虛幻的形象,就這么轟然倒塌了。
次日,他在狩獵場上被比他只大一歲的杜明堯所射傷,箭滲入肌膚,左胳膊鮮血直流。他感覺到鉆心般的疼痛,而當時周圍的人誰都不敢站在他這一邊為他討公道。
年幼的孩子睜著一雙大眼睛看向另外一個孩子,他以為這個驕傲尊貴的師弟會露出驚訝愧疚自責的神情,然而絲毫沒有。
對面那個錦衣華服的小郡公僅僅露出一個惡意戲謔的詭異笑容。
他是故意的?!
這個念頭徹底令薛長風從頭到腳感到冰冷和殘酷。
杜明堯閑庭漫步地走過來,瞥了他一眼,懶洋洋地向身邊人道:“還不趕緊去請狩獵場上專門伺候的大夫過來?”
他的左右得到他的命令,才敢趕過去找大夫。
薛長風甩開身邊的護衛,厲聲質問:“為什么傷我?我和你有什么仇?”他尊敬的師弟,故意射了他一箭。真實的痛感令他渾身發抖。
杜明堯依舊保持著戲謔的笑容,隨意招手吩咐人抬他下去養傷,選擇對他憤恨的眼神視而不見。
卻在轉身時,悄悄握緊了手上的弓和箭。
薛懷昱自以為做事滴水不漏,卻根本瞞不過這位心智近似妖的郡公。杜明堯幾乎在他掌握證據的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他的把柄,然后作為表忠心的證據,呈給了他的主子,東宮太子。
盡管杜明堯也非常欣賞這個桀驁不服輸的師兄,然而在主君面前,在未來的大權面前,他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舍棄薛家。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承乾竟然想派殺手去除掉薛懷昱父子,以絕后患。
或許是出于因師門情誼而產生的不忍,又可能是不想承乾做得太絕自斷后路,他提出另外一個方案。
“臣自請給薛長風一個沾血的警告,薛懷昱必然知道好歹,不會輕舉妄動。而若是您直接殺了他們,難保他們不在這之前就將證據轉交給他人,到時候他們死了,反倒壞事?!倍琶鲌蛳虺星?。
承乾看重這個少年軍師,因此再三斟酌后,還是答應了。
所以就有了后來射箭場上的那一幕。
他不能偽裝成誤傷,因為這是承乾要求的,承乾要他公開和薛長風劃清界限并且為敵,只有親眼見到明堯損失的利益,承乾才能更信任他。也能讓薛氏看清楚他們眼下的處境。
杜明堯從小父母雙亡,唯一的兄長又忌憚他的優秀,從不與他親近。從而養成了他外表風流灑脫內里卻涼薄自私的特性。明堯早早地就當了承乾的伴讀,后來又成為他的心腹。
這些事情都是后來玄盈才知道的,然而另有一些她卻是到了明堯生死存亡之際才知道。
事實上,在他的一生中,他所效忠的唯有承乾一人。
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身為大唐郡公,受涼薄的親情的影響,他的靈魂和精神都與眾不同,他甚至對唐皇都是淡淡的,卻全心全意地對待承乾。
一個臣屬,對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都不曾忠誠,卻對統治者選中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效忠到底,這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態?
或許是權力和野心在他心中埋下了根,又或者他是純粹的叛逆者,顛覆者,心中懷揣宏圖霸業,渴望新君臨朝,好讓他施展抱負,而不是處處被長孫無忌壓著。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了。
回到現在,玄盈因為長風輸掉比賽,又安慰了他幾句,轉眼就到了午膳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