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童年摯友

童年夢,明如秋月清如水。童年夢中,少年的他向我走來……

——題記


有年暑期,我村來了一位走親戚的小學生——胖胖的身材,黑黑的面龐,顯得很是結實。他樸實誠懇,厚道隨和,全然沒有城里學生的斯文相,并很快和我們打成一片,玩起了各種游戲。他年齡大,見識廣,動手能力很強——掏鳥蛋、捉知了、撈魚、釣魚、放風箏等等,均比我們鄉里娃略勝一籌,所以我們小伙伴們都很尊重他,喜歡他。他,就是我村一位村民的表叔——仇華山。

有一次和仇華山在小樹林子里玩耍時,我忽然望見大樹枝頭有個圓圓的鳥巢。鳥巢很高,我不敢上,就慫恿他上樹去掏。

我怕他不上,就拋出了一個誘惑:“巢里有蛋呢!”

他不為所動,想也沒想,便說:“我就不要蛋!”

我愣了一下,急忙改口說:“巢里有雛呢!”

他并不上套,若無其事地說:“我就不要雛!”

這把他家的,他好歹不吃!

于是,我換成了一副調侃的語氣,說:“巢里沒有啥!”

誰知他回答得更妙:“我就不要啥!”

言罷,我倆均回頭看了對方一眼,忍不住都笑了。

我暗自思忖:這個城里娃——真靈醒(聰明機敏)!

這哥們還有一項絕活,就是打彈弓的功夫了得。他打彈弓的那個準頭呀,簡直是蓋帽了!——有一次,我們幾個小伙伴指著大樹枝頭的一個鳥巢,問他能否用彈弓打中。那是一種我們稱之為“黃呱滴溜”的鳥兒(后來知道叫黃鸝)筑的巢,很小,從樹下往上看,恰似一個筑在樹枝細梢邊緣的燕窩,常隨樹枝一起擺動。他瞇起眼睛瞧了瞧說試試看,就后退幾步,然后端起弓架,閉上一只眼睛。稍許,只聽得“啪”的一聲,彈子從小巢正中直穿而過,鳥蛋隨即跌下落地,濺了一地蛋黃。

順便說一聲:那時人們尚不知道愛鳥護鳥,所以我們并未因此而感到愧疚。

這還不算神奇,更叫絕的,是他居然能用彈弓打落趴在樹干上的鳴蟬。這功夫就連村里的大人們,也常常驚得跌破眼鏡。

蟬這種昆蟲,分大、中、小三種:

大的型若蜣螂,體型臃腫肥胖,顏色烏黑锃亮,有一寸多長,“麥罷”(麥子收割之后)不久就出現了。其鳴叫聲高亢嘹亮,熱烈奔放,似乎是它的夏之歌,生之歌。這種蟬因體形較大,所以我們稱之為“大知了”。

中等蟬比“大知了”小了些,鳴叫聲是反復不斷的“知了——知了——知了——”細膩而起伏,有優美的旋律。因此,我們索性稱其為“知了”。

小蟬長不盈寸,鳴叫聲酷似農婦紡線的聲音,綿長而細膩,我們稱之“紡棉蟲”,城里人稱之“紡織娘”。

后兩種蟬體型均稍扁,背部呈褐灰色,似迷彩服一般,故而偽裝極好,趴在樹干上極難發現。它立秋后才出現,鳴叫聲纏綿悠揚,類似唱歌。那歌聲似乎是它的秋之歌,暮之歌,如秋風掃落葉,清遠而凄迷。遺憾的是最后一種蟬如今已很難覓到,似乎是絕跡了。

以上三種蟬,我們也常常統稱“知了”。它的幼蟲叫黃金蟬,身披黃金甲,傍晚從樹根下鉆出,沿著樹干直往上爬,最后“金蟬脫殼”,變成蟬飛走了,把金黃色的殼留在樹干上。這金黃色的殼叫“蟬蛻”,是一味中藥,具有疏散風熱、祛風止痙、透疹利咽、明目退翳的功效。

我們捕蟬,通常是用蜘蛛網粘的辦法——選一根長約丈許的芋子(與蘆葦同科,高約丈許,粗若手指,是編織蘆席或“箔子”的材料),在其頂端一尺處打幾個折彎回來,用繩子扎緊,成為環狀,再在環上纏繞些蜘蛛網(最好選大蜘蛛織的新網,這種網黏度大)。這樣,一個捕蟬網子便做成了,宛若一個長柄羽毛球拍。捕蟬時,我們鉆到樹底下,悄無聲息地將長柄網子伸出。蟬毫無知覺,網子近身時,敏捷地用網把趴在樹干上的蟬罩住,壓實,再貼緊樹干揉壓幾下。這時蟬的翅膀就被緊緊地粘在網上,只好束翅就擒了。

有次在遇仙河堤邊的小樹林子里玩耍時,忽然有蟬在頭頂鳴叫起來,于是我們便紛紛循聲仰望。我眼尖,首先看到了——它正趴在五六米高處的樹杈旁,悠然自得地唱著歌。那歌聲,是高亢的、嘹亮的、得意的、享樂的、帶著滿足之意的——似乎是它的盛年之歌、生命之歌。因捕蟬網子的柄太短,夠不著,我就指給了仇華山,讓他用彈弓打打看。這只自鳴得意的蟬兒,大約做夢也沒想到,一個厄運正向它悄然襲來——它將大難臨頭了!

這只自鳴得意的蟬兒,將要大難臨頭了

仇華山輕輕地往后退了幾步,閉起一只眼睛,左手平端弓架朝前上方高舉,右手拉緊皮筋朝后下方發力。只聽得“啪”的一聲,蟬鳴戛然而止,鳴蟬應聲落地!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驚得說不出話來。他因此名聲大噪,成了我們心中的偶像。

從此以后,他走到哪里,我們便屁顛屁顛地跟到哪里,儼然成了他的跟屁蟲。從此我倆也密切合作,各盡其能,成了黃金搭檔——我眼尖,負責循聲找蟬;他準頭好,負責用彈弓打蟬。在村旁小林子里,人們經常會看到我倆忽隱忽現的身影。沿著遇仙河堤林子一路走過,我倆總能打落很多鳴蟬。這樣的赫赫戰績,常令小伙伴們羨慕不已。

可是我至今都沒弄明白,他這個城里娃娃,究竟是怎樣練就那項絕活的?而那樣的硬功夫,原本是我們鄉里娃才應具備的基本功。

我們捕蟬,并無特定目的,純粹是為了好玩。捕到的蟬,無論是用網子粘住的,還是用彈弓打落的,都撿拾在一個大紙盒里,拿回家去喂了雞。看著一群雞展開雙翅飛似的一擁而上,爭相啄蟬的那般情景,我們便覺得別有一番趣味!

暑假很快就期滿了,仇華山戀戀不舍地離開我們回了西安。誰知這次一別,我們竟再未謀面。40多年后,我在市教育局當了領導,有一天意外地收到了他托人捎來的一封信,是央我幫朋友辦事的。我從信中得知,他這時在西安的一所高中任教,是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我打心眼里為我的這位童年摯友而高興。

如今,我倆均已年過花甲,退休在家頤養天年。每當想起我倆的童年趣事,我內心就涌起一股強烈的愿望:和他一起把酒臨風,笑談當年!——追憶兒時的童真童趣,細訴當年的純真友情,回眸各自的蹉跎歲月,咀嚼人間的世事滄桑!然后輕輕舉杯,互道珍重,在薩克斯《回家》的旋律中細斟慢飲,給對方留下一個值得永遠思念的身影。更期冀的,則是重新欣賞一次他拉弓射彈的雄姿,看他是否還保留著當年的眼力及功夫。

2010年元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山县| 灌南县| 伊金霍洛旗| 阿勒泰市| 友谊县| 东山县| 罗定市| 梁山县| 云梦县| 晋城| 威宁| 清镇市| 黎平县| 清流县| 伊金霍洛旗| 西乡县| 建宁县| 嘉峪关市| 芦山县| 福建省| 韩城市| 阿拉善右旗| 定陶县| 临漳县| 壤塘县| 晋宁县| 会东县| 积石山| 平顶山市| 东明县| 云安县| 噶尔县| 灵川县| 济宁市| 东源县| 乌什县| 左云县| 扬州市| 柯坪县| 宣化县| 扶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