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復活》:時代
- 雙城記
- (英)查理斯·狄更斯
- 1651字
- 2020-07-29 16:50:08
章前導讀
公元一千七百七十五年,那是一個只能用“最……”來評價的時代;當時的英國正如當今一樣,信奉神的啟示,但幾乎沒有多少可供國人夸耀的秩序與安寧,而它的姊妹法國則濫發紙幣,揮霍無度,暢通無阻地走著下坡路。這個時代因為種種原因而動蕩不安。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時期,那是疑慮重重的時期;那是陽光普照的季節,那是黑暗籠罩的季節;那是充滿希望的春天,那是讓人絕望的冬天;我們面前無所不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我們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們大家都在直下地獄——簡而言之,那個時代和當今這個時代是如此相似,因而一些吵嚷不休的權威們也堅持認為,不管它是好是壞,都只能用“最……”來評價它。
當時,英國的王位上坐的是一位大下巴的國王和一位容貌平常的王后[1];法國的王位上坐的是一位大下巴的國王和一位容貌姣好的王后[2]。在這兩個國家那些坐食俸祿[3]的權貴們心中,有一點比水晶還要明澈,那就是大局已定,江山永固了。
那是我主耶穌降生后的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在那上天恩寵的幸福年代,英國正如當今一樣,非常信奉神的啟示。不過也有一些世俗事件的消息,來自美洲大陸英國臣民的一次會議[4],最近傳到了英國朝野。這些消息對于人類,要重要得多。
總的說來,法國不如她那位一手持盾、一手執三叉戟的姊妹[5]那么熱衷于鬼神。可她濫發紙幣,揮霍無度,暢通無阻地走著下坡路。此外,她還在那些基督教牧師的指導下,以施行種種德政為樂,諸如剁去一個青年人的雙手,用鉗子拔掉他的舌頭,然后把他活活燒死。{很有可能,在那個受難者被處決之時,長在法國和挪威森林中的一些樹木,已被伐木人——命運之神做上標記,準備砍倒鋸成木板,做成一種裝有口袋和刀斧,在歷史上曾令人膽戰心驚的活動裝置[6]。很有可能,就在那一天,在巴黎近郊種著幾畝薄田的莊稼漢的簡陋外屋里,也正停著幾輛制作粗糙的大車,在那兒躲風避雨,車子被濺滿污泥,豬在周圍拱嗅,家禽在上面棲息,這就是那個莊稼漢——死神留著用作大革命時押送死囚的囚車。可是那伐木人和莊稼漢,雖然不停地在干活,卻默默無聲,連走起路來都躡手躡腳,誰也聽不見他們的腳步聲。由于對膽敢懷疑他們并已覺醒的人都要加上不信神明和有意謀叛的罪名,情況就更加如此了。}
【描寫十分細致,景、物刻畫非常清晰,形象地表達出當時封建社會的殘酷。】
在英國,幾乎沒有多少可供國人夸耀的秩序與安寧了。每天晚上,堂堂的京城都有明火執仗的盜竊和攔路搶劫的案件發生。堂堂的倫敦市市長大人,也在特恩海姆公園被一個強盜攔劫,當著他全體扈從[7]的面,這位顯赫人物被搶了個精光;小偷在王宮的召見廳里剪走王公大臣脖子上的鉆石十字架;武裝士兵到圣賈爾斯區[8]搜查私貨,亂民向士兵射擊,士兵也向亂民開火,誰也不認為這類事越乎常軌。在處理這些事件中,屢屢動用劊子手,盡管徒勞而有害,但仍照用不誤。一忽兒,絞殺幾大串各色各樣的罪犯;一忽兒,星期六吊死一個在星期二捕獲的盜賊;一忽兒,在新門監獄[9]燒死成打剛抓到的人;一忽兒,又在威斯敏斯特大廈[10]門前焚燒小冊子;今天處決一個罪大惡極的殺人犯,明天又處決一名偷了農家孩子六便士的可憐巴巴的小偷。
所有這些事情,以及許許多多類似的事情,都發生在那令人難忘的已成過去的一千七百七十五年,以及臨近這一年的時候。就在那兩個大下巴的男人和那兩個容貌平常與容貌姣好的女子,忙于這些事情,熱衷于用高壓手段來維持他們的神圣權力時,那伐木人與莊稼漢也在神不知鬼不覺地操勞著。{公元一千七百七十五年就這樣引領著這些赫赫人主和蕓蕓小民——其中包括本書所要記述的人物——沿著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條條道路,向前走去。}
【擬人修辭手法,將一千七百七十五年擬人化,具象化,突出這一年的不平凡。】
思考題▼
1.在本章開頭,運用大量排比手法強調了“時代”一詞,請說說你對本文所處“時代”的初步理解。
2.通過閱讀本文,分析當時的英國社會和法國社會有哪些不同之處。
預設情節發展▼
本文的主人公在當時這樣的社會環境里,會發生什么故事呢?命運之神將帶他去往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