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安產專家指導
- 李淑娟
- 3583字
- 2020-07-31 16:25:13
孕前生理準備
一個健康聰明寶寶的出生,離不開父母的生理健康。父母如何將自己的生理狀態調整到最佳,以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是優生優育的關鍵所在。
進行孕前身體檢查
計劃懷孕的夫婦應到生育門診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并向醫生詳細介紹是否有家族病史,是否患有影響生育的疾病以及自己目前的生活情況,接受醫生的指導,并在醫生的建議下調整生活方式。
孕前治療疾病
想要順利地生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夫妻雙方的身體必須是健康的。如果夫妻雙方在某一方面患有疾病,就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形成和健康發育。如果夫妻雙方有一方患有影響懷孕的疾病,應當認真治療后再受孕,這不僅是生育一個健康聰明寶寶的必要條件,也是保證妻子安全度過孕期生活的必要措施。
女性在懷孕后,除生殖器官有明顯改變外,其他器官的代謝活動也大大增強,以適應妊娠期間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如果母體患有某些比較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就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還會造成流產、早產或胎兒畸形。此外,懷孕也會影響母體疾病的痊愈,甚至加重病情。一般來講,為了慎重起見,男女任何一方患有傳染病或較重的慢性疾病,如活動性結核、病毒性肝炎、麻風病、傷寒等,特別是女方患有較重的疾病,如心臟病、腎臟病、肝病、糖尿病、血液病、甲亢、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時,都應積極治療,康復后再受孕。
(1)貧血。貧血是一種女性常見病。平時有頭暈或站起來時有眩暈、頭痛、呼吸困難等癥狀,應考慮是否有貧血傾向,受孕前應檢查血紅蛋白。如果貧血程度嚴重,不僅會給準媽媽帶來痛苦,而且會造成胎兒發育遲緩,產后恢復欠佳。如果妊娠前已確定貧血,除了飲食上攝取足夠的鐵和蛋白質外,還應服用鐵劑,接受適當的治療。貧血患者宜食用酸性食物,以利食物中鐵元素的吸收。患者宜食用半流質飲食,忌食用油膩食物及烈性酒類。
(2)高血壓。年輕人得高血壓被稱為“青年性高血壓”,年輕患者比例相當小。但是,高血壓患者一旦懷孕,血壓會更高,這種情況很容易演變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對準媽媽而言很危險。準備生育的女性如果對自己的血壓不大清楚,而平時又有劇烈頭痛、肩酸、失眠、眩暈、水腫等癥狀的,一定要在妊娠前上醫院測量血壓,發現血壓偏高時,就要注意平時的飲食、起居,加強體育鍛煉,最好能在妊娠前保持正常的血壓。患高血壓癥的準媽媽應避免過度疲勞,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保持情緒穩定,少吃多餐,減少鹽分攝入,每天食鹽量應控制在2克以內,少食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根據病情狀況,可以遵醫囑,服用些利尿劑、降壓劑等。
(3)心臟病。妊娠后孕婦的心臟必須負責向子宮輸送大量血液,而機體耗氧量增多和體內水鈉潴留等,則會導致心臟負擔過重。到臨產分娩及產后1~3天內,產婦的心臟負擔更為加重,這時很容易發生心力衰竭。因此,心臟病患者在妊娠中病情會進一步惡化,導致因心臟承受不了供血負擔而引起孕婦流產、早產。同時,心臟病還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起因。如果有呼吸困難、易疲倦、心悸等癥狀,懷孕前一定要接受心臟檢查。心功能Ⅲ級和Ⅳ級的女性嚴禁懷孕,最好做絕育手術;如果是避孕失敗,要及早采取人工流產。冒著生命危險要寶寶是不值得的。心功能Ⅰ和Ⅱ級的心臟病患者可以妊娠,妊娠后應盡可能請心臟病專科醫生、產科醫生進行定期會診,隨時觀察心臟功能情況,以防發生心力衰竭,危及母嬰生命。
(4)結核病。曾經患過肺結核的女性,在妊娠后很容易復發。因此,肺結核痊愈的女性在決定生育前最好先去醫院檢查原病灶有沒有復發傾向,然后由醫生決定是否可以妊娠。正常情況下,結核非活動期舊病灶已經趨于穩定或已經鈣化,應該可以妊娠。但是,仍不能排除妊娠期和產后舊病灶復發的可能。肺結核患者應嚴格執行計劃生育,以病愈至少2年后生育為宜。結核菌一般不會經胎盤侵入胎兒體內,即母體不會把結核病傳染給腹中的胎兒。但是,如果母親患的是開放性肺結核,又隔離不嚴,就很容易將病菌傳染給剛出生的新生兒。早期結核病往往不易被發覺,如果出現持續數日低熱、容易疲勞、咳嗽、咳痰、盜汗等癥狀,應懷疑是否患結核病,須立即上醫院診治。結核病患者在接受抗結核病藥物治療的同時,要注意加強營養,保持居室安靜、空氣流通。多進行戶外散步有利于病情的好轉,多曬太陽則有利于鈣的吸收。
(5)糖尿病。對于育齡女性來講,懷孕生子是她們的權利和義務,但對于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講,能否懷孕卻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由于患糖尿病的準媽媽發生糖尿病并發癥、產科并發癥、新生兒畸形、流產、早產的概率遠高于正常人,因此,有糖尿病史的女性在妊娠前應該到醫院進行內科檢查。由于糖尿病是遺傳性較強的疾病,因此即使母體在妊娠前沒有表現出病癥,但實際上母體在出生時就已經攜帶了糖尿病的發病基因,在各種誘因下,這種發病基因便會表現出病癥,而妊娠就是誘因的一種。因此妊娠前應該詢問直系親屬中是否有糖尿病患者。為了及早發現糖尿病,有家族病史的女性和準媽媽要在不同時期做尿糖測定。值得注意的是,化驗呈陽性者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為妊娠期間可能引起腎性糖尿,妊娠后期乳腺功能活躍也會出現乳糖尿,而這些均屬生理性糖尿。因此,如果懷疑是否患有糖尿病要進行多次認真檢查才能確定。
(6)肝臟病。妊娠會增加肝臟的負擔。有肝功能障礙的準媽媽,肝臟負擔進一步加重的結果會造成病情惡化,從而引起嚴重的妊娠嘔吐,甚至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而最終不得不進行人工流產。如果病情不太嚴重,只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適當的治療,是可以正常妊娠、分娩的。患過肝臟病的女性在妊娠前或妊娠后要向醫生說明,接受血液及尿液的化驗檢查。
(7)腎病。如果準媽媽患有腎病,可以肯定的是,其妊娠后必導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而且從懷孕開始就會出現癥狀,到懷孕后期演變成重癥,常會出現流產、早產、胎死宮內或準媽媽出現意外。因此有腎病的女性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即使醫生同意受孕,也需要接受醫生的治療和指導。
(8)炎癥性疾病。無論夫妻哪一方患有炎癥性疾病,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陰道炎、前列腺炎等,都應積極治療,待完全治愈后再懷孕為好。

(9)性病。如果夫妻一方在懷孕前曾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如受皰疹病毒感染的女性患者,經過正規的治療,在孕期不再復發或發生新的感染,可以經歷正常的妊娠。如果在孕期發生感染或復發,或病毒培養呈陽性反應,對胎兒就會有很大的危險,可能導致胎兒發育遲緩,使新生兒的眼睛、口腔和皮膚黏膜等處出現皰疹病毒感染的征象。因此,夫妻雙方在懷孕前一定要治愈這類疾病。如果疾病發生在孕期,則應請教醫生,選擇適宜的治療辦法及恰當的分娩方式。
(10)子宮肌瘤。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如果在懷孕期間無特殊感覺,即可以平安分娩。但在懷孕前如發現有子宮肌瘤,應該先予以治療。一般來說,患有子宮肌瘤者難以妊娠,早期妊娠也可能發生流產,分娩時容易發生胎位不正或者宮縮無力從而造成難產。患有子宮肌瘤的人不會月經量過多,也不會出現貧血,多數無自覺癥狀,有些女性懷孕后才發現肌瘤。子宮肌瘤對妊娠及分娩如果沒有特殊影響,產后再摘除也可以,因此不必過分擔心。
調整飲食及體重
很多準媽媽都習慣于懷孕后再補充營養,其實寶寶的健康與智力,尤其是先天性體質,往往從成為受精卵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決定了。這就對父母精子和卵子的質量以及受孕時準媽媽的身體狀況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保證母嬰健康,必須從準備受孕時就開始調整自己的營養。
體重是衡量人體營養的指標之一。準媽媽體重過低,表現為消瘦、乳腺發育不良,將影響
胎兒發育和產后泌乳,并且不能耐受分娩所帶來的體力消耗,導致分娩不順利。因此應加強營養,尤其是優質蛋白質和脂肪的補充,使體重接近正常水平后再受孕。準媽媽的體重超重也會成為妊娠、分娩不順利的因素,并成為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險因素。由于妊娠期間要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不能采用節食減肥的措施,因此肥胖的女性應在孕前實行合理飲食,配合適量的體育鍛煉,以達到或接近理想的體重,從而提高身體健康水平與適應能力。

慎重用藥
孕前因病或其他原因服藥時要特別注意。因為有些藥物在體內停留和發生作用的時間比較長,有時會對胎兒產生影響。還有一些女性懷孕之后身體沒有明顯變化,也不出現妊娠反應,自認為沒有懷孕,于是完全不考慮所服的藥品是否會對胎兒產生什么影響,結果無意之中傷害了非常脆弱的胎兒,留下了終生的遺憾。為了防止上述情況的出現,準媽媽在計劃懷孕前3個月就應當慎重服藥。用藥前要了解藥物在體內的影響和停留的時間以及是否會對數月后的懷孕及胎兒的形成和發育帶來影響,最好能夠認真地請教醫生或有關專家。
加強鍛煉身體
受孕前,準媽媽應下決心先調整好身體,以便在懷孕期和哺乳期間將身體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承受養胎育兒的重任。懷孕前應該進行身體素質方面的鍛煉,如游泳、登山、做廣播操、長跑、打球、練健美操、跳舞、武術等。每日只需用15分鐘時間,堅持2個月,就可以達到增強身體素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