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豆類 豆制品的吃法與健康(2)

[做法]將蠶豆用清水泡發,剝去皮后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爛后加入紅糖,攪拌均勻,絞壓成泥狀,待冷,以干凈的塑料瓶蓋或啤酒瓶蓋為模,將糕料填壓成餅狀,擺在盤內即成。

[用法]食用。

[防治]營養不良性水腫、脾虛性水腫、肝炎。

蠶豆牛肉湯

[原料]鮮蠶豆400克,牛肉250克,麻油25克,精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牛瘦肉洗凈,切塊,同鮮蠶豆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煨燉熟爛,加精鹽、味精、麻油調味即成。

[用法]食用。

[防治]貧血、單純性消瘦癥、疲勞綜合征、慢性前列腺炎、尿路感染等病癥。

蠶豆花冰糖方

[原料]蠶豆花20克,冰糖10克。

[做法]將蠶豆花入鍋加水400毫升,水沸煎煮15分鐘,入冰糖溶化后,去滓取藥液備用。

[用法]每日1劑,分2次口服。

[防治]咯血。

蠶豆冬瓜皮方

[原料]鮮蠶豆60克,冬瓜皮60克,紅棗10個。

[做法]上三味藥入鍋加水700毫升,煎煮30分鐘,取藥液、蠶豆備用。

[用法]每日1劑,分2次口服。飲藥液,吃蠶豆。

[防治]小便不利、腳氣水腫。

蠶豆殼冬瓜皮茶

[原料]蠶豆殼20克,冬瓜皮50克,紅茶葉5克。

[做法]將蠶豆殼、冬瓜皮分別洗凈,與紅茶葉一起入鍋,加水適量,濃煎兩次,每次30分鐘,用潔凈紗布過濾,收取濾汁,濃縮至400毫升即成。

[用法]每日兩次飲用。

[防治]腎炎水腫、慢性胃炎、尿路感染等病癥。

【食用宜忌】 蠶豆性滯,不可生食,多食易腹脹,需煮爛食用。蠶豆與田螺同食容易引發結腸癌。紅細胞內先天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物質的人,一旦吃了蠶豆及其制品,或者同蠶豆花粉接觸后,會產生一種急性溶血性貧血,出現“蠶豆病”,其癥狀是發熱、頭痛、惡心、四肢酸痛、黃疸、血尿、抽筋和昏迷等,約有十分之一的病例會在急性期死亡,一般的會在幾天內恢復正常。這種病一般有家族遺傳性,因此父母或祖父母有過這種病的人,不宜進食蠶豆及其制品,不宜沾染蠶豆花粉;一旦發生這種病時,應趕快就醫,以防意外。

★蕓豆

蕓豆可分蔓生種、矮生種兩類,蔓生種需搭棚架,又稱架豆。

蕓豆為家常菜蔬,能作為食物用于治療脾胃虛弱,水濕內停所致食欲不振、便溏、腳氣病、水腫等。蕓豆種子所含的血球凝集素PHA是一種蛋白質和多肽,不但可以凝聚人體的紅細胞、激活淋巴細胞胚形轉化,促進有絲分裂,增加脫氧核糖核酸及其合成等作用,抑制免疫反應和白細胞、淋巴細胞的移動,而且能激活腫瘤患者的淋巴細胞,產生淋巴毒素,對各種動物細胞有解特異性傷害的作用,故有顯著的消退腫瘤的功效。

【食療功效】 解熱,利尿消腫,抗癌。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腳氣病、慢性肝炎、白細胞減少癥等。

【食用方法】 蕓豆的家常吃法是煮粥,還可以制作成民間有名的小吃蕓豆卷。蕓豆卷色澤雪白,質地柔軟細膩,餡料香甜爽口。

蕓豆飯:將蕓豆、大米擇去沙子,洗凈,用清水浸泡約1小時,放入鍋中煮開后,改小火燜,約1小時,待蕓豆開花,倒入大米,同煮約20分鐘。將豆飯撈出,上屜蒸約10分鐘即成。

【藥膳方劑】

涼拌蕓豆

[原料]蕓豆嫩莢750克,精鹽2克,蔥花15克,蒜末10克,米醋5克,味精適量。

[做法]將蕓豆嫩莢洗凈切成一寸長段,入鍋加水煮熟,撈出控去水分,放盆中加入精鹽、蔥花、蒜末、米醋、味精拌勻即可。

[用法]食用。

[防治]腳氣水腫、便溏。

蕓豆燉豬肉

[原料]蕓豆嫩莢1000克,瘦豬肉250克,姜末10克,蔥花10克,黃豆醬20克,精鹽1克,味精0.4克,食用油30克。

[做法]蕓豆嫩莢放入鍋內,用水煮沸后出鍋去水,裝盤備用,再將瘦豬肉切成塊狀,鍋燒熱放入食用油,燒八成熱時放黃豆醬、瘦豬肉、姜末、蔥花、精鹽、味精入拌后再入蕓豆嫩莢,加水800毫升燉煮40分鐘熟透,即可。

[用法]食用。

[防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蕓豆燉牛肉

[原料]蕓豆嫩莢1000克,牛肉300克,寬粉條100克,食用油30克,姜末15克,蔥末1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蕓豆嫩莢洗凈,牛肉切成塊狀,鍋燒熱放入食用油,燒八成熟后放姜末、蔥末、精鹽,再將牛肉放入鍋拌炒30秒鐘,加入1000毫升水及四季豆嫩莢、寬粉條、味精,燉40分鐘,湯盡時出鍋裝盤備用。

[用法]食用。

[防治]白細胞減少癥、慢性肝炎。

蕓豆粳米粥

[原料]蕓豆子30克,粳米50克,大棗7個。

[做法]將上三味入鍋加水800毫升煮熟成粥即可。

[用法]食用。

[防治]食道癌、胃癌、腸炎。

【食用宜忌】 蕓豆含血球凝集素和溶血素,炒、煮食時要炒熟煮透,以免產生不良反應。未煮熟透的蕓豆可在數小時或1~2日內引起惡心、嘔吐、腹痛和泄瀉,甚至出現溶血等中毒癥狀。若經較長時間的高溫處理,其有毒成分即被破壞。

★豌豆

豌豆嫩苗色青,摘其梢頭,可作蔬菜;種子可食,磨粉可作面。

豌豆性平味甘,含蛋白質、糖較多,脂肪含量很少,含有少量的胡蘿卜素、核黃素、煙酸等,礦物質含量較為豐富。中醫認為,豌豆具有和中下氣、利小便、解瘡毒的功效。可用于通乳,治產后乳少、腳氣、癰腫等病癥。豌豆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凝集素、止杈素及赤霉素A2等物質,對人體新陳代謝功能均有重要作用。豌豆嫩苗,有清火消渴的功效,連食數次,可治煩躁、口渴,并能和中下氣、通便、祛濕。

【食療功效】 和中下氣,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主治霍亂、吐痢轉筋、心膈煩悶。小便不利、熱淋、腳氣、瘡毒、癰腫。

【食用方法】 豌豆是一種營養性食物,特別是豌豆含銅元素較多,銅有利于造血以及骨骼和腦的發育。豌豆中所含的膽堿、蛋氨酸有助于防止動脈硬化,而且豌豆鮮品所含的維生素C,在所有鮮豆中名列榜首。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老年人、兒童,食豌豆都有好處。豌豆所含植物血球凝集素與菜豆、扁豆所含凝集素的作用類似,能凝集人體的紅細胞,促進有絲分裂。還能激活腫瘤病人的淋巴細胞,產生淋巴毒素,對各種動物細胞有非特異性的傷害作用,因此,有防治腫瘤的作用。豌豆富含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清潔大腸。豌豆嫩苗作蔬食,有清熱利尿之功。在三四月時,采集嫩豌豆或其蔓青,做清脆爽口的炒豌豆莢或清香滑爽的豌豆苗湯,常用有益人體健康。

豌豆肉丁面:將面條放入開水鍋中煮熟,撈入碗中。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入蔥花、生姜末、肉丁煸炒變色,加醬油,炒幾下,放入豌豆、鮮湯,燒開后用小火煮熟,加精鹽,用濕淀粉勾芡,放味精拌勻成鹵汁,倒入面碗中,拌勻即成。

【藥膳方劑】

豌豆湯

[原料]豌豆苗500克,嫩豌豆籽150克,食用油20克,精鹽、白糖、味精各適量。

[做法]鍋燒熱加入食用油炒熟即可。

[用法]食用

[防治]各種腫瘤。

春筍豌豆

[原料]豌豆300克,熟春筍尖50克,鮮湯50克,濕淀粉5克,麻油20克,精制植物油2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豌豆用沸水焯熟,入冷水中投涼,瀝干。熟春筍尖切丁。炒鍋上中火,放油燒熱,放入豌豆和熟筍丁略炒,加鮮湯燒拂,然后加入精鹽、味精,用濕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鍋裝盤即成。

[用法]食用,量隨意。

[防治]慢性胃炎、單純性肥胖癥、脂肪肝、高脂血癥、高血壓病等病癥。

豌豆茭白

[原料]嫩豌豆250克,茭白300克,黃酒5克,雞湯50克,濕淀粉5克,精制植物油25克,精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嫩豌豆洗凈,瀝干。茭白去皮殼,削去老根及皮衣,洗凈,切成指甲狀滾刀塊。炒鍋上火,放油燒至五成熱,放豌豆、茭白塊劃油,當豌豆熟時倒入漏勺瀝油。鍋上火,放油燒熱,加入雞湯,倒入豌豆、茭白塊,加精鹽、黃酒、味精燒沸,用濕淀粉勾芡,起鍋裝入盤內。

[用法]食用,量隨意。

[防治]慢性氣管炎、慢性肝炎、脂肪肝、糖尿病、習慣性便秘籌病癥。

豌豆核桃仁泥

[原料]鮮豌豆仁800克,核桃仁100克,紅糖、白糖各50克。

[做法]先將鮮豌豆仁洗凈,入鍋,加水適量,煮爛,搗成漿泥狀,用紗布濾去皮、渣,備用。將核桃仁用沸水浸泡片刻,剝去仁膜,入油鍋炸透,撈出,瀝油后剁成細末。鍋置火上,加水適量,加紅糖、白糖,中火溶化后,加入豌豆漿泥,拌勻后煮沸,調入適量濕淀粉。或藕粉,勾對成泥糊狀,撒入核桃仁粉,調拌均勻即成,晾涼后,貯入冰箱備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0克,直接嚼食慢咽,或用溫開水調食。

[防治]高血壓病、神經衰弱、腰腿痛、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病癥。

【食用宜忌】 豌豆多食令人腹脹,故不宜長期大量食用。

★豇豆

豇豆又名長豆、長豇豆。豇豆性平味甘,豇豆的嫩莢殼及種子均可食用。含有蛋白質、脂肪、淀粉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煙酸,礦物質有鈣、磷、鐵、鉀、鈉、鎂、氯、磷。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秋季果實成熟后采收。其根、葉、莢殼亦供藥用。其葉主治淋癥,其殼主治腹痛和乳少,其根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食療功效】 健脾益胃,補腎益精,止消渴。主治脾胃虛弱、呃逆嘔吐、消渴、遺精、白帶過多、小便頻數。

【食用方法】 豇豆果實尚未成熟時摘嫩莢當蔬菜,種子在秋季成熟時采收,又可入米中作飯食。

豇豆湯:先將豇豆洗凈,入鍋加水煮熟,加鹽適量即成。可治小便頻數、白濁。

【藥膳方劑】

豇豆粳米粥

[原料]豇豆60克,粳米60克。

[做法]先將豇豆切成段,與粳米加水共煮成粥備用。

[用法]食用。

[防治]帶下癥、遺精癥。

豇豆綠豆荷葉湯

[原料]豇豆30克,綠豆20克,鮮荷葉10克。

[做法]先將豇豆、綠豆洗凈泡脹,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煮約15分鐘,加入洗凈的鮮荷葉,再煮5分鐘左右,去渣取湯,白糖調勻即可。

[用法]飲用。

[防治]小兒夏季生痱子、小兒癤腫。

豇豆冬瓜羹

[原料]豇豆100克,冬瓜500克,作料少許。

[做法]先將豇豆洗凈泡脹,冬瓜去瓤洗凈切小塊;二物同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煮至豆爛瓜熟,加入作料調勻即成。

[用法]食用。

[防治]腎炎腰痛浮腫。

豇豆角生姜方

[原料]豇豆角400克,生姜75克,大蒜30克,香油50克,醬油20克,陳醋10克,味精、精鹽適量。

[做法]先將豇豆角去蒂、筋,切成3厘米長的節,入沸水鍋,在旺火上煮至剛斷生時撈起,趁熱撒精鹽和勻,晾冷后滴去水分;生姜切成細絲,蒜搗成蒜泥,與味精、醬油、陳醋、香油一起倒入豇豆盤內,拌勻即可。

[用法]食用。

[防治]脘腹脹滿、大便溏泄。

【食用宜忌】 豇豆多食則性滯,故氣滯便結者不宜食用過量,以免生腹脹之疾。

★扁豆

每100克扁豆含蛋白質達8克以上,比茄子、芹菜、菜花的含量都高,是白菜、柿子椒、番茄、黃瓜的2~4倍。這是扁豆最為突出的營養特點。

經常吃扁豆,可使人體得到多種營養素,防止形形色色的營養素缺乏癥。

【食療功效】 健脾化濕,止瀉,止帶。主治體倦乏力、食少便溏或泄瀉,白帶過多、腳氣浮腫、嘔吐呃逆、宮頸癌、惡性葡萄胎、消化道癌癥等。

扁豆葉含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治吐瀉、瘡毒、跌打損傷、便血、痔漏、淋濁等病癥。

【食用方法】 扁豆玉米粥:將玉米用石磨碾成粉末,或直接購買市售玉米粉。將熟扁豆粒、玉米粉糊、熟大棗一起放入鍋中,放入適量清水,用小火熬煮至熟透即可,每日早、晚分食,可治營養不良性水腫、慢性腎炎、尿道炎、尿路結石、糖尿病等病癥。

扁豆胡蘿卜粥:先將扁豆水浸泡脹,胡蘿卜洗凈切絲,粳米淘洗干凈,然后一塊放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煮粥如常法,粥熟即可。

【藥膳方劑】

扁豆薏米燉豬排

[原料]扁豆30克,薏米60克,豬排骨200克,姜絲末10克,蔥末10克,味精、精鹽、白糖各適量。

[做法]以上諸味入鍋加水1200克,煎煮45分鐘時加入姜絲末、蔥末、味精、精鹽、白糖,煎煮入味時起鍋備用。

[用法]食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蒙阴县| 政和县| 芦溪县| 灵武市| 松江区| 奉节县| 芮城县| 嘉禾县| 贡觉县| 永德县| 鞍山市| 广昌县| 新宾| 图们市| 邵阳市| 台江县| 治多县| 海淀区| 固原市| 西昌市| 蒲江县| 古蔺县| 玉山县| 桐城市| 达拉特旗| 湾仔区| 都匀市| 兴山县| 泗水县| 梨树县| 民丰县| 弋阳县| 克山县| 余庆县| 通许县| 永宁县| 资溪县| 武定县| 柳河县|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