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格心理學:讀懂性格背后的心理真相
- 高方濤
- 1732字
- 2020-06-29 14:48:45
七、廣泛焦慮性格:我總是感覺很緊張
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焦慮是一種人體內部對未知危險發出的信號。焦慮與恐懼不同,恐懼是一種對外部確定危險的反應,而焦慮體現的是一種來自人體內部的求救信號,這類求救信號是發送給我們的“自我”,讓“自我”調動所有的內部資源來應對可能發生的危險。如果信號長時間未解除,就會形成一種持續的過度興奮。焦慮也由此形成,直到這個危險得到確認和控制。
焦慮是一種對未知的擔憂和恐懼,以及對安全感和被愛的渴望,是對即將來臨卻又遲遲不來的事件的期盼和抗拒。既不確定事件是否發生,又無法知曉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具體情況,缺乏應對能力是最大的焦慮。
廣泛焦慮性格的人經常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中,他們情緒敏感,缺乏對事物的掌控尺度和判斷能力。他們的肢體和肌肉總是不自覺地運動,來回走動,坐立不安,臉部肌肉抽搐,腿部肌肉顫抖。焦慮狀態下的自主神經活動還會增強,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臉紅、口干、惡心等癥狀。這種焦慮狀態會增強人的警惕性,但過于焦慮就會顯得一驚一乍,反應強烈。
輕度的廣泛焦慮性格能對人們起到預警和防御的作用。這種性格的人具有更高的警覺性,對危險的感知能力更強也更細心,焦慮能夠充分調動人體的各種能量來應對將要發生的危險。另外,廣泛焦慮性格的人還能保持一種強大的好奇心,對尚未解決的事情具有極強的欲望,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輕度的廣泛焦慮性格能夠催生好奇心、創造力、知覺和智慧,但嚴重的廣泛焦慮性格只會表現為一種徒勞無果的煩躁不安。
案例15 見到試卷就大腦一片空白的好學生
姜巖是一名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平時學習十分用功,成績也還不錯,但每次考試時都會特別緊張,掌心出汗,一點兒風吹草動都會影響自己的精神狀態。
尤其是高考模擬考試發揮失常,雖然周圍人都沒有說什么,但他自己精神壓力特別大,總覺得自己退步會被別人看不起。為了挽回自己的榮譽,他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準備,但由此造成了更加緊張的精神狀態,反而發揮得更加不好。
現在姜巖一看到考卷,大腦就一片空白,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考試,連帶著處理其他事情都很緊張。
姜巖以前就屬于比較容易緊張的性格,但從沒覺得有這么嚴重,現在的情況讓他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有精神疾病,而這種擔憂讓他更加陷入焦慮之中。

姜巖就是典型的廣泛焦慮性格,本來是比較輕微的狀態,但受到了考試退步的刺激,將自己心中的焦慮感放大,使情況更加嚴重。很多廣泛焦慮的人平時表現得可能比較正常,但一遇到問題就會失態,哪怕是一些小問題或很長時間以后才要面對的事情,他們有一種杞人憂天的心態。
1.形成原因
一般認為廣泛焦慮性格的形成與身體內部某些激素的分泌量有關,也就是說身體上的病癥可能會影響到精神狀態。但生理原因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原因。悲觀主義者傾向于將未知的事情理解為負面狀況,而對未來的擔心正是焦慮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自信者總是夸大自己面臨的困難,貶低自己的能力,進而對即將發生的問題產生焦慮的情緒。長時間處于高強度工作壓力下或者緊張狀態中會加重人的緊張情緒,比如經常被各種事務纏身并面對指標考核的企業管理人員或戰場上的士兵等。
2.應對方法

(1)防御機制
當緊張狀態來臨時,可以用自身的防御機制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一方面,通過自我暗示來提高對自己能力的判斷;另一方面,通過抗拒心理來貶低問題的困難程度,進而改善自己的緊張狀態。
(2)放松心態
放松心態是緩解焦慮狀態很重要的一種方法,廣泛性焦慮的人可以通過運動、旅游等休閑活動放松自己的心態。當面臨難題時,可以通過深呼吸、眺望窗外等方式放松自己的緊張情緒。
(3)學會用計劃面對難題
缺乏解決事情的能力,將工作處理得很糟糕;對工作的擔憂和焦慮加大,更加缺乏自信;在緊張和焦慮狀態下,更加難以處理好自己的工作。這就像一個惡性循環,不斷加深焦慮狀態,不斷破壞工作進程。
為了破除面臨問題的焦慮狀態,廣泛性焦慮的人可以將自己未來一段時間內需要解決的事情列出計劃,提前準備好應對方法,這樣就能增強自己的安全感,從而減輕焦慮情緒。
心理透視
焦慮與挫折總是相伴相隨的,最好的緩解緊張情緒的辦法就是自身能力的提升。當自己在面對眼前的事情胸有成竹時,自然不會再因一點兒小小的困難而焦慮不安。單純的心理調節很難起到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