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開店需要哪些資金
開店需要花錢,但是也不能白花錢,經營者還需要明白錢都花在了什么地方,花得有沒有價值。同時,為了節省開店成本,還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來降低開店的投入。
1.投入資金的構成
在開店之前融資之時,店鋪的投資者首先需要了解開店都有哪些資金投入。這些資金的投入便是開店前期的成本,下面我們來看看開一家店具體需要哪些投入。
· 店鋪投入:是開辦實體店店鋪必不可少的支出,如果是租用店鋪,那么就需要支付給房東租金;如果是自己的店鋪,也要按照當前店鋪的租用價格把這個成本算上,因為如果不開店把店鋪租出去也會產生收入。
· 店鋪裝修:開不同類型的店鋪需要對其進行不同的裝修,店鋪裝修需要投入資金。
· 水、電、氣和網費:一般來說,商業用電用水的價格比居民用電用水的單價更高。免費無線上網也是現在很多店鋪提供給顧客的一種服務,因此網費也是一項投入。
· 桌椅、貨架等購買費用:購買店鋪所需的桌椅、貨架、店面廣告牌及收銀設備等都需要投入。
· 員工薪資:招聘店鋪營業員以后,需每個月支付給員工薪水,如果有員工獎勵制度,那么還需要支付提成獎勵。
· 物業費用:大多數店鋪需按照建筑面積支付物業管理費。
· 進貨成本:購買店鋪銷售的商品,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
· 工商稅費:辦理開店的執照需要費用,同時在店鋪的經營過程中也需要繳納稅費。
· 運輸費:商品在運輸過程中需要支付運輸費。
· 其他費用:包括員工服裝費、員工培訓費、設備折舊及雜項費用。
由于店鋪類型營業模式的不同,其產生的費用可能會有所區別,比如,花店、服裝店等一般不會產生氣費。
2.計算投資成本
了解了開店的投入構成后,要明白開店需要多少資金,還需要計算一番才會知道。在不同的地區開店的成本也是不同的,下面我們以一個具體的案例為例,看看在成都市開一家花店需要多少成本。
張女士決定在成都市開一家花店,但是不清楚開花店具體需要多少資金,于是張女士進行了以下的計算。
店鋪租用:張女士打算租一間15m2左右的店鋪。目前,在成都市租用地段較好、面積大小在15m2的店鋪的成本大概為5000元/月,店鋪租用多為押一付二,因此總費用大概為15000元。
裝修費:張女士決定找裝修公司對店鋪進行裝修,按照張女士的裝修要求,費用大概是8000元。
設備購買:購買鮮花冷藏柜、收銀設備、鮮花打刺機、花架、海報牌及花籃等設備大概需要10000元。
購買鮮花及運輸費用:鮮花購買成本大概為每次3000~5000元。
員工薪資:員工薪資為1800元~2500元/月。
其他費用:工商稅費、水電費用、網費及其他費用在初期的投入約3000元。
通過合計,張女士計算出開家花店的初期投入至少要在40000元左右,由于成本是可變的,在具體的開店過程中有可能會增加成本,張女士預計這次開店至少需要準備50000元左右的投入資金。
3.計算店鋪管理成本
店鋪管理成本是指店鋪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會涉及的費用,店鋪只要在經營,每天都會產生費用,這些費用是在營業過程中每月都需要支付的,管理成本主要由以下幾方面構成,如圖3-1所示。

圖3-1 店鋪管理成本
店鋪的管理成本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固定的成本,另一部分是不固定的成本。一般來說,店鋪租金、員工薪資、裝修折舊及設備損耗是固定的。水電氣費、進貨成本及其他成本是會變動的。
不同行業經營過程中的管理費用和銷售收入是不同的,通常情況下管理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在10%~15%左右比較合理,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就要控制好管理成本。
4.預算營業額
開店是一種投資,投資的目的是獲得利潤。店鋪要盈利,那么每月的收入就必須大于成本和費用的總和。在店鋪開業前可以預估營業額,來初步分析店鋪開業后是否能夠盈利。影響營業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區域內消費能力:一個區域內的消費能力與居民數量和人流量大小有關。
· 假日天數:一般來說,節假日時人們的消費欲望會更加強烈,節假日天數較多的月份的營業額會比其他月份稍多。
· 促銷宣傳:店鋪在開展促銷活動時,人們會因為價格實惠而購買商品,從而增加營業額。
· 季節變動:對某些行業來說,季節變動也會影響其營業額狀況,比如,冰激凌店在夏季的銷量明顯高于冬季。
· 學生假期:在學校周邊開店會受到學校放假的影響,放假期間銷量會有所降低。
· 競爭對手:如果在同一區域內有競爭對手的加入,對店鋪營業額也有影響。
· 其他變動:包括商圈變動、道路改造、營業時間變化等,這些都會影響營業額。
顧客進店消費以后才會產生營業額,然而并不是所有路過店鋪門口的人都會進入店鋪,因此在預估營業額時要考慮一個因變量,那便是入店率。
通俗來講,入店率便是店鋪客流量與進入店鋪內的客流量的比率,具體公式為:
進店客流數量÷經過店鋪門口的客流數量×100%=入店率
在一個區域內,常住居民的數量是相對固定的,對一個區域類常住居民的消費能力可以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戶數×入店率×進店購買量=常住居民的消費能力
一個區域內還有流動人口,每天的流動人口數量雖然是不確定的,但是可以計算出平均值,從而得出流動人口營業額,具體公式為:
流動人口營業額=每小時平均人數×客單價×入店率
由于不同年齡階層的人消費能力和入店率是不同的,因此在計算時還需要使用以下公式:
每日流動人數營業額=不同年齡階層流動人口營業額總和×常數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案例,具體是如何預算營業額的。
在以店鋪為中心的1km內、2km內、3km內區域內,常住居民數分別為50戶、100戶、150戶,對應的入店率為20%、15%、10%,預估購買量分別為30元、15元、5元,那么常住居民消費能力為:
1km:50×20%×30=300元
2km:100×15%×15=225元
3km:150×10%×5=75元
區域總消費能力:300+225+75=600元
店鋪門口不同年齡階段的流動人口情況,以及入店率和購買量如表3-1所示。
表3-1 不同年齡階段的流動人口情況

續表

如果常數為5,每日流動人口營業額為(2.5+112.5+25)×5=700元。
每天總的預估營業額為700+600=1300元。
雖然還有其他因素影響營業額,但是對新店來說可以暫時不用考慮其他因素對人流量的影響,而只是計算通常情況下的營業額情況。
入店率及人流量數據可以通過對競爭對手的調查來得知。比如,選擇十幾家競爭對手的店鋪,對它們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