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一定要知道的投資理財知識(1)

篇首引言:快樂生活從理財開始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今天你炒股了嗎?”成為了人們見面時的問候語。當股票高收益令人咋舌,當投資基金成為一種風尚,當報紙、電視頻頻推出理財欄目,理財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人所關注。

何謂理財?理財不是攢錢。通俗地講,理財就是“生財、聚財、用財”之道。理財不等同于投資,應包括開源,即不斷尋求合法賺錢門道,將個人資產不斷升值;也包括節流,也就是科學地消費,不讓個人資產無謂地流失。理財的精髓在于用財之道,賺取錢財并妥善運用錢財。

專家認為:理財主要有四個階段——兒童時期、單身時期、成家時期以及老年時期,如果每個階段都能采取正確的理財方式,那么即可高枕無憂。正所謂,理財,三歲不早,六十不老。

可是,人們對理財的關注,多停留在口頭上,想到需要去辦一些手續,自己的頭就大;想到品種繁多的理財方式,自己就前怕狼后怕虎;于是“理財”的行動一天天滯后了。正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久而久之,自己依舊在原地畫圈并重復著昨日的話題。

其實,人和神之間有一個最根本的區別,那就是神知道未來,而人不知道。所以,如果你承認自己是一個凡夫俗子,你就得承認你無法預知未來;如果你承認自己無法預知未來,那么你就更應關注當下,掌握好現在。

實際上,理財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困難的是自己無法下定決心理財。如果你永遠也不學習理財,終將面臨財務窘境。只有先行動起來,理財增值才會變為可能,所以,心動不如行動。理財無處不在,它是人的本能。只要你于錢打交道,你就是在理財,只要你能“得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理財大師。

■第5章 成為理財高手其實并不難

●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

理財業有句行話“沒有最好的理財產品,只有最適合客戶的理財產品”。同樣套用在理財觀念上來說,“沒有最好的理財觀,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理財觀”。

最新的數據表明,現在的銀行存款總額已經超過了15萬億,盡管目前處于“負利率”時代,認為“更多儲蓄”最合算的老百姓依然占了38.5%,仍處于較高水平。顯然,這和中國傳統的謹慎、保守的金錢觀念是分不開的。要想管好自己的錢袋子,在保有財富的基礎上,使之得到最大收益,有以下三招。

一、財富管理需要合理規劃

一則故事這樣說道:有位農夫整天無所事事,日子過得十分貧窮。有人問農夫是不是種了麥子。農夫回答:“沒有,我擔心天不下雨。”那個人又問:“那你種了棉花了嗎?”農夫說:“沒有,我擔心蟲子咬壞棉花。”于是,那個人又問:“那你到底種了什么?”農夫說:“我什么也沒種,因為,我要確保安全。”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就像上述故事中的農夫一樣,總是想追求一種絕對安全的獲利方式,不敢去投資,怕冒風險。其實風險與機遇是共存的,沒有投資哪來的收益呢?要想獲得財富就必然要承擔風險,絕對安全的投資是不存在的,財富管理的核心就是在風險最小化的情況下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所以,樹立合理的理財觀至關重要。這就需要分析以下問題:在未來一、兩年甚至五到十年的時間里,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么?現在從事哪種行業?打算什么時候退休,退休后過什么樣的生活?保險規劃是否充分分散了風險?目前資產負債情況是怎樣?投資偏好如何?風險承受能力高低?預期的投資回報率是多少?

從儲蓄防老到買房、投資,只有做一個合理的規劃,才能使自己的財富不斷得到增值。

二、理財需知曉專業知識

在投資前,最重要的就是詳細了解各方面有利和不利的信息,并進行綜合的評估與分析,力爭將風險降到最低。這就需要知曉一些投資理財的知識并及時獲取理財產品的信息。

很多人缺乏理財意識,把錢放在銀行存著,獲得極為有限的一點利息。其實,就算是儲蓄,如果能操作得當,也能獲得更多的利息,比如長期不動用的活期存款換成定活兩便存款,急用時可以及時取出,獲得活期的利息,不用時到期也會得到定期的利息,遠遠高于活期儲蓄的收益。

有些人雖有投資意識,卻沒有投資經驗,對基金、股票、黃金、外匯一竅不通,他們經常會問理財師“現在有什么好的股票、有什么好的基金,請推薦給我,我去買”。其實,理財師只是綜合市場情況對投資者提出一個購買建議而已,買或者不買和買進還是賣出的最終決斷權取決于投資者自己。如果投資者自己不會分析和操作,即使是最好的產品也不會帶來收益。所以,投資理財一定要學會自己分析自己操作,不能完全依賴別人。

三、投資獲益需選準時機

房產是很多人喜歡選擇的投資方式,認為其安全性和收益性比瞬息萬變的股市、債市等更有保障。但是樓市投資也是有風險的,且房產的變現性較差,如果買房和賣房的時間選擇不好,炒房就會變成房東。在你急需用錢的時候,賣房子可能會成為你心里說不出的痛。

所以,許多投資理財的決策除了具備專業知識外,還需要投資者經常關注理財信息,低入高出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四、投入越多收益越大

投資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在資本市場上有這樣一個原則: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對于一位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來說,投資的絕對收益額往往是與投入的成本成正比的。

打個最淺顯的比喻,李四對股票操作很有理論和實踐經驗,在某一個時點,經市場分析和研究后,李四認為某種股票很有升值潛力,他用自己在證券公司賬戶上的全部資金1萬元購買了500股每股市價為20元的股票。10天后,這只股票連續來了4個漲停板。李四見好就收,全部拋出,那么他在14天內獲毛利4641元,扣除印花稅和交易傭金,獲純利4000多元,投資收益率為40%左右。倘若他投入的是10萬元或100萬元,即使投資收益率沒有發生變化,他可獲純利就是4萬元或40萬元。而40萬元就意味著他在14天內賺了1輛中高檔小轎車。

由此看來,投資是要資本的,高投資才能有高回報,那種拿著小錢幻想一夜暴富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理財并不只是富人的事情

美國有位作者以“你知道你家每年的花費是多少嗎”為題進行調查,結果是近62.4%的有錢人回答知道,而非有錢人則只有35%知道。該作者又以“你每年的衣食住行支出是否都根據預算”為題進行調查,結果竟是驚人的相似:有錢人中編預算的占2/3,而非有錢人只有1/3。進一步分析,不作預算的有錢人大都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控制支出,亦即造成人為的相對經濟窘境。

有一個非常有才氣的年輕人,他掙了很多錢,對未來很有信心,所以他總是把錢花得精光。突然有一天,他年輕的妻子得了重病,為了保住妻子的生命,他不得已請了一位著名的外科醫生為妻子做一個性命攸關的手術,但是,醫生要等他交足費用以后才能動手術。年輕人只好去借錢,這可是一筆巨款啊!妻子的命終于保住了,但是妻子隨之而來的療養和孩子們接二連三的生病,加上飽受焦慮的折磨,終于使他積勞成疾,賺的錢一年比一年少。最后,這個人職業受挫,全家窮困潦倒,沒有錢渡過難關。在妻子害病之前,他本可以在一年之中就輕而易舉地存上許多錢,但他當時認為沒這個必要,相信以后掙錢也這么容易。

我們不可能預見什么時候會生病或發生變故,弄得我們無依無靠,或者某個突發事件突然會搞得我們措手不及。由于不作長遠打算,致使自己在未來生活中遭受了各種各樣的磨難。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銀行里卻沒有一分錢,我們能想像這是一種怎樣的窘迫啊!

有錢人一定有他們成為有錢人的道理,同樣的錢,放到不同人手里會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人用它來致富,有人用它來揮霍,不同的想法成就不同的人生。

一般來說,家庭理財存在下面幾種誤區。

一、面面俱到型,追求廣而全的投資理財組合

小沈的投資理念: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多嘗試各種理財產品才能分散投資風險。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有一處能賺錢——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財之道。可是一年下來,小沈的投資成績卻不盡如人意,股市虧了、美金下跌、錢幣沒得動靜,只有開放式基金掙了錢,可惜又買少了。

二、守株待兔型,大勢判斷不準

小譚的投資理念:每一個基金都不多買,每一個基金也不錯過,不同類型的基金可以分散不同程度的風險。結果一年下來,她的平均收益率為10%。10%對于投資者來說,也是比較不錯的成績了。但是考慮到去年開放式基金的整體成績,小譚的投資不算成功。

三、短線投機型,不注重長期趨勢

至今,股市、匯市甚至期市都留下了小米的影子。但情況不像廖先生以前想的那樣,急于獲取豐厚回報的來氏夫婦太注重短線投機,聽人風傳某只股有異動就投進去,不見動靜又快速撤出,一年多股市里收益不理想;2003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十分紅火,兩人又轉投匯市、期市。急于求成的投資心態并沒有使小米夫婦在匯市、期市有何建樹,廖先生很納悶,為什么這樣投資不賺錢?

四、盲目跟風型,理財隨大流

孫先生這種把房屋抵押出去購買基金,這個方法是大錯特錯的,雖然有幾只股票型基金的年收益超過20%,但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未來基金的收益誰來保證?何況,拿房子作抵押貸款買基金又是短線持有,一旦出現基金形勢不好被套牢的現象,必然血本無歸。

五、過分保守型,家財求穩不看收益

錢先生很固執,是有他的理由韻:現在夫妻倆做著小生意,除去女兒上學用的錢相對多一些,其他的東西家里都不缺,沒太大的開銷,這樣每月省吃儉用還能另外存一點錢給夫妻倆將養老。他對自己夫妻倆的能力有著清醒的認識,認為他們不大可能有更多的機會掙到大錢。而他能預見到將來最大的開支就是女兒上大學的費用,因此,額外收入是絕對不可以有什么差池的!長期以來固有的保守個性決定了錢先生對待這筆錢的態度就是:放哪里都不如放銀行保險。

●樹立正確的理財觀

中國理財市場的健康發展,一方面需要金融機構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理財產品,培養出更多高素質、復合型金融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強對投資者的理財教育,培養投資者的理財意識。在對投資者的理財教育中,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什么是正確的理財觀念?

1. 理財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不可能一夜暴富

2. 家庭不是企業,資產的安全性應放在第一位,盈利性放在第二位

3. 樹立風險意識,投資是有風險的

低風險的投資品種,如銀行存款、國債等,難以產生高回報;高風險的投資品種,如股票、實業投資,有產生高回報的可能,但也能導致巨額虧損。

4. 要保證良好的資產流動性

保持富余的支付能力,不要將資金鏈繃得太緊。

5. 保險是重要的保障手段之一

保險是家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份保險也是一份對家人的關愛。

6. 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理財品種,不要隨波逐流

7. 不要過度消費

尤其是貸款消費,如房貸、汽車貸款等,貸款是剛性的。盡量減少家庭的債務負擔。

8. 股票是一種最好的長期投資工具

它是使家庭資產大幅增值的最有效的投資方式,但如果投資操作不當,會導致巨額虧損,造成家庭財務危機。一定不能用借來的錢炒股票。

9. 要將生活保障(現金、債券、住房、汽車、保險、教育)與投資增值(股票、實業、不動產)合理分開

投資增值是一種長期行為,目的是使生活質量更高,不要因為投資而降低目前的生活質量。投資資金應該是正常生活消費以外的資金,用這樣的閑錢投資,投資人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10. 要學習理財知識,要能同專業理財人員交流

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為錢是你自己的。

11. 可以委托理財,但要慎選受托人

12. 要編制家庭財務報表

包括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做到收支有數,心中有底。

13. 要制定量化的、合理的理財目標

針對理財目標配置資產,做到有的放矢。

14. 抵制過高投資回報率的誘惑

任何投資回報率過高的項目都是值得懷疑的。

15. 投資一個項目

先考慮風險,再考慮收益,不能合理控制風險,收益無從談起。

●盡早理財,盡早獲利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一輩子勤奮努力,辛辛苦苦地存錢,卻又不知所為何來,既不知有效運用資金,亦不敢過于消費享受;或有些人圖“以小搏大”,不看自己能力,把理財目標定得很高,在金錢游戲中打滾,失利后不是頹然收手,而是放棄從頭開始的信心,落得后半輩子悔恨抑郁再難振作。

要圓一個美滿的人生夢,除了要有一個好的人生規劃外,也要懂得如何應對各個人生階段的生活所需,而將財務做適當計劃及管理就更顯得必要。因此,既然理財是一輩子的事,何不及早認清人生各階段的責任及需求,制定符合自己的理財規劃呢?

許多理財專家都認為,一生的理財規劃應趁早進行,以免年輕時任由“錢財放水流”,老來時才嗟嘆空悲切。

一、求學成長期

這一時期以求學、完成學業為階段目標,此時即應多充實有關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若有零用錢的“收入”應妥善運用,此時也應逐漸建立起正確的消費觀念,切勿“追趕時尚”,為虛榮所役。

二、初入社會青年期

初入社會的第一份薪水是追求經濟獨立的基礎,可開始實務理財操作,因此時年輕,較有事業沖勁,是儲備資金的好時機。從開源節流、資金有效運用上雙管齊下,切勿冒進急躁。

三、成家立業期

結婚是人生轉型調適期,此時的理財目標因條件及需求不同而各異,若是雙薪無小孩的“新婚族”,較有投資能力,可試著從事高獲利性及低風險的組合投資,或購屋或買車,或自行創業等。而一般有了小孩的家庭就得兼顧子女養育支出,理財也宜采取穩健及尋求高獲利性的投資策略。

四、子女成長中年期

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于子女的教育儲備金,因家庭成員增加,生活開銷亦漸增,若有贍養父母的責任,則醫療費、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此時因工作經驗豐富,收入相對增加,理財投資宜采取組合方式,貸款亦可在還款方式上彈性調節。

五、空巢中老年期

這個階段因子女多半已各自離巢成家,教育費、生活費已然減少,此時的理財目標是包括醫療、保險項目的退休基金。因面臨退休階段,資金亦已累積到一定數目,投資可朝安全性高的保守路線逐漸靠攏,有固定收益的投資者尚可考慮為退休后的第二事業做準備。

六、退休老年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宾市| 陇西县| 伊通| 钟祥市| 延吉市| 湟源县| 鹰潭市| 通海县| 宜兴市| 绥江县| 北安市| 北碚区| 台中县| 安丘市| 西畴县| 张掖市| 卢龙县| 南昌县| 墨脱县| 榕江县| 三江| 乌鲁木齐县| 疏勒县| 鹿泉市| 航空| 腾冲县| 茶陵县| 泰和县| 太仆寺旗| 浮山县| 左云县| 视频| 郴州市| 金乡县| 平泉县| 延安市| 临邑县| 景东| 湛江市| 平原县| 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