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定要知道的投資理財知識(4)
- 追求財富的贏家(北大清華學得到叢書)
- 凡禹
- 5459字
- 2014-01-15 19:45:17
購買一個財務管理軟件,將很容易就可以了解家庭財務的去向。通常,夫妻中的一人將作為家中財務主管,掌管家里的開銷。但這并不意味著另一個人對家里的財務狀況一無所知,不能過問。可以由一個人支付各種費用,而另一個人每月核對一次家庭賬目。平衡家庭收支,這樣做能使兩個人處于平等經濟地位。另外.盡量做到每月能小結一次,商量一些消費的調整情況,比如討論削減額外開支或者制定省錢購買大件物品的計劃等。
四、共同確定投資取向
年輕夫妻家庭一般余錢不多,總想找個好的投資去處,讓手頭的錢能連翻幾個“跟斗”。使自己很快富起來,然而實際操作起來并不那么簡單。這就要求夫妻雙方切不可思富心切亂投資,而要從實際出發,制定穩妥的盈利目標,認真選擇投資品種,講究投資策略和方法,如此才能循序漸進,做到臨危不亂,一步一個腳印地滾動投資下去。
我們還要用羅杰斯的另外一句話提醒你:提高生活質量是理財的最主要目的之一。我們遵循這些必要的理財原則,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的愛更融洽、讓生活更從容,所以在計算錢財的時候千萬別為了計較而計較,讓家庭的溫馨味道盡失。
最高的境界就是讓“錢”的問題巧妙融合在“愛”之中。就如為對方購買意外保險或健康醫療保險作為禮品,這一行為既表達了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又可以在發生意外時有所保障,這才是真正聰明的浪漫。
●美國人的家庭理財教育
美國人的理財教育一般有下面幾方面的內容。
一、教孩子割草賺錢搞投資
尼克是個9歲的男孩,他很想像父親那樣投資股票,他的理想是當全球股票大王。父親告訴他,要想投資,得自己先學會賺錢,如果尼克每天可以打理好家里的草坪,他將付給他每天3美元。一個夏季過后,尼克靠割草掙到了600美元。父親又開始指導他閱讀報上的財經版并幫他分析每只股票的利弊,尼克決定購買耐克公司的股票。后來,當尼克上中學時,他的股票價值為2000美元。
二、上網學拍賣課
利用互聯網給孩子一些投資的意識,是麥克爾的想法。大約兩年前,麥克爾收到朋友寄來的四大盒皮卡丘粘貼卡片,而他們持有卡片制造商的股票。于是,他一本正經地告訴兩個年紀最大的孩子,“皮卡丘卡片現在賣得可火了,這個消息千真萬確。”9歲的愛麗斯和7歲的凱莉脫口而出:“爸爸,那我們把它都賣了吧。”此后的幾個月里,孩子們在eBay網站上拍賣了這些卡片,一路競價到2000美元脫手,給她們自己上了一堂最好的經濟課。
三、吃麥當勞要花自己的錢
莉莉常帶女兒去吃麥當勞,當女兒9歲時,她告訴女兒,以后再吃麥當勞,應該花自己的錢(女兒只有300美元)。如果不夠用,可以幫她做家務,她將付報酬。女兒欣然接受。從此,女兒每個周末都興致勃勃地在家干家務,并將得到的報酬存起來一半,另一半呢,當然要吃麥當勞。
四、干零工可賺兩份錢
紐約的斯恩老人是這樣培養孫子孫女們的理財觀的;他給八個孫兒女每人設計了一個基金,孩子們每賺1美元,他就在基金里投入50美分。孩子們給人看小孩、整理草坪,還干一些別的零工。由于斯恩老人的基金是按比例投入,孩子們的干勁可大了。后來,年紀大些的孩子用那筆錢支付大學學費,小些的則用來購買玩具或零食。
●夫妻理財能手的經驗之談
夫妻理財能手都能很好的處理婚后的財產。聽聽夫妻理財能手的經驗,從中吸取能幫助我們改善目前財務狀況的經驗,不是很好嗎?
一、與配偶分享你對金錢的看法
把金錢問題公開化,了解對方的夢想、恐懼、風險承受度以及對儲蓄、投資、貸款的偏好。人們對于金錢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這些觀念受到家庭因素、教育因素、個性特點和生活經驗的長期影響而形成。因此,要想融會兩種不同的金錢觀,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值得注意的是,夫妻之間在理財方面意見的分歧,常常是婚姻危機的先兆。
二、共享財產
把工資合在一起可使你們的境況變好,但假定你想有一些私房錢,或許你想在你丈夫不知道你花了多少錢的情況下給他買一份生日禮物,可以維持小額的存款在自己獨立的銀行賬戶中,并各自建立自己的信用,各自保有某一限度的金額,不用向配偶報告每一分錢的用途。
這種方法是這樣運作的:開一個“他的”、“她的”、“我們的”賬戶,把你們大多數的工資存入“我們的賬戶”,以支付每月支付的款項;余下的部分存入個人的小賬戶以應付個人的花費。
三、明智地對待意外收入
因中獎得到一筆獎金,你們不應該把所有的錢都用于讓你們感興趣的事情上,而應該當成正常的收入來合理使用。對自己的消費習慣要學會妥協與調整。絕大多數夫婦對待他們關于金錢的困惑的辦法是什么也不做,而這是所犯的最嚴重的錯誤。這意味著你既沒有讓你的錢盡量為你服務也沒有對未來有所計劃。沒有對或錯的理財方式,只有適合不適合的問題。
四、夫婦一起規劃理財目標
邀請一位家庭財務權威,拿出你所有的報表,熟悉你所處的狀況和你想達到的目標,然后開始對話。如果夫婦兩人都能為共同的財務目標而努力,則較有可能成功。
比例分擔法。夫妻雙方按各自的收入,如70%提交生活支出,余下的供本人自由支配,這樣做能夠根據各人的收入狀況來分擔家庭開支。
另外,在家庭理財中,下面幾件事是你最應該做的幾件事情。
與配偶分享你對金錢的看法。了解對方的夢想、恐懼、風險承受度以及對儲蓄、投資、貸款的偏好。
對自己的消費習慣要學會妥協與調整。沒有對或錯的理財方式,只有適合不適合的問題。
夫婦一起規劃理財目標,如果夫婦兩人都能為共同的財務目標而努力,則較有可能成功。
至少維持小額的存款在自己獨立的銀行賬戶中,并各自建立自己的信用。各自保有某一限度的金額,不用向配偶報告每一分錢的用途。
審查夫妻雙方健康保險或其他保險的內容,看是否需要加以修改或退保。
將爭論轉變為討論價值和目標的機會,進而研究制定未來處理財務問題的策略。
利用規定時間來討論一些理財的話題,特別是在只有一個人記錄,而另一個人隨時報告開銷的時候。
■第7章 投資基礎知識
●理財的10%法則
進行理財計劃時,很多人常表示不知如何準備各種理財目標所需的資金。“10%法則”是指把收入的10%存下來進行投資,積少成多,積腋成裘,將來就有足夠的資金應付理財需求。
例如,你們家每個月有1萬元收入,那么每月挪出1000元存下來或投資,一年可存12000元;或者,你已經結婚,夫妻都有收入,每月合計有15000元收入,那么一年就可以有1.8萬元進行儲蓄或投資。每個月都能撥10%投資,再加上我們以前介紹的復利原則,經年累月下來,的確可以儲備不少資金。如果再隨著年資增加而薪資也跟著調高,累積資金的速度還會更快。
只是常有人表示,偶爾省下收入的10%存下來是有可能,但要每個月都如此持續數年可不容易。往往是到下次發薪時,手邊的錢已所剩無幾,有時甚至是入不敷出,要透支以往的儲蓄。會覺得存錢不易的人,通常也不太清楚自己怎么花掉手邊的錢,無法掌握金錢的流向;有錢存下來,一般都是用剩的錢,屬于先花再存的用錢類型。
這類人若想存錢就必須改變用錢習慣,利用先存再花的原則強迫自己存錢。要做到如此,可以利用記賬幫忙達成。也就是說,買本記賬簿冊,按收入、支出、項目、金額和總計等項目,將平時的開銷記下來,不僅可以知道各種用度的流向及金額大小,并且可以當做以后消費的參考。
記賬記個一年半載,再把各類開銷分門別類,就可以知道花費在食、衣、住、行、娛樂等各方面和其他不固定支出的錢有多少,并進一步區分出需要及想要,以便據以進行檢討與調整。
需要及想要是常提到的消費分類,例如買件百元上下的襯衫上班穿是需要,買件數千元的外套是想要;一餐十元作為午餐是需要,午餐以牛排滿足口腹是想要。透過記賬區分出需要與想要后,日后盡可能壓縮想要的開支,你會發現真的有一些多出來的錢可以存下來,而且可能還不只是收入的10%。
每個月撥出收入的10%存下來只是個原則,能多則多,實在不行,少于10%也無妨;重要的是確實掌握收支,盡可能存錢。
為了幫助自己做到10%法則,可以利用定期定額投資法持之以恒的累積資金。定期定額是指每隔一段固定時間(例如每個月)以固定金額(例如5000元)投資某選定的投資工具(例如某共同基金),根據復利原則,長期下來可以累積可觀的財富。
●理財必備的三個“賬本”
無論你是工薪階層還是億萬富翁,建好家庭資產檔案是家庭理財的首要任務,這樣可以讓你知道自家究竟擁有多少凈資產,以利于正確地控制應用它們。
家庭資產檔案,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貴重資產
如房屋、車輛、金銀首飾、高檔電器設備等,價值在500元以上的都要明細列出,可按購買價計算,也可按重置價或扣除折舊后的凈值統計。如一臺電腦買價5000元,準備五年淘汰,已使用兩年,凈值就為3000元。
二、日常用品
凡價格在500元以下的物品皆歸此類,如電燈電話、餐具炊具等。這些低值易耗品多而雜,難以逐一羅列,可大致估算,不需太具體精確。
三、有價證券
包括股票、債券等每天有市價可以進行計算,計算市值是資產減去借貸即凈值。
四、古玩字畫
家庭收藏的古董字畫等,這些需請有關的專家為你估值。
五、生意資產
產業、工具、存貨是資產,借貸及應付款是負債。
建立這樣的檔案可以隨時統計家庭財務的凈值,一般來說每半年或一年必須結算一次,因為這樣的統計可以告訴你,萬一有需要時,你可能籌集到多少資金,這對增強投資理念,加強今后資產管理,挖掘盤活家庭資產有所幫助。并可以資產凈值來制定家庭計劃,為自己設定凈值的增長目標,如計劃每年增長多少等。還可以修正各類保險,凈值越多,所需要的壽險、意外險保障的絕對金額相應加大,相對比例就可以減少一些。
根據這個思路,有人總結出經驗:家庭應常備“三個”帳本:家庭理財記賬本、家庭貴重物品發票檔案本、家庭金融資產檔案本。
理財記賬本可采用收入、支出、結存的“三欄式”,方法上可將收、支發生額以流水 賬的形式序時逐筆記載,月末結算,年度總結。同時,按家庭經濟收入(如工資收入、經營收入、借入款等)、費用支出項目設立明細分類賬,并根據發生額進行記錄,月末小結,年度作總結。
家庭記賬能帶來諸多好處:能全面反映家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濟收入、支出以及結余情況;能對家庭中各項經濟收支進行分類反映;能使家庭人員有計劃、合理地安排開支,節省費用;還能為制訂下年度家庭經濟收支計劃提供參考資料,有利于家庭理財。
發票檔案本主要收集購物發票、合格證、保修卡和說明書等。當遇到質量事故給消費者帶來損失時,購物發票無疑是消費者討回公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憑證,所以一定要妥善保存。在保修期內,保修卡是商品保修憑證,在發生故障時,說明書是維修人員的好幫手。
金融資產檔案本能及時將有關資料記載入冊,當存單等票據遺失或被盜時,可根據家庭金融檔案查證,及時掛失,以便減少或避免經濟損失。
●投資的四個原則
投資就像學自行車,只要掌握大原則,會了就是會了,騎車不需要再時時刻刻去想著,更不用為每輛新車去改變自己的騎車方式。而投資的原則,也不外乎下面幾項:
一、聚沙成塔
從各種資料看來,一項中等風險程度的投資工具,長時間統計下來,平均年收益率達到10%只能算普通的成績。再算算看,假如我們每天存2元,投資到平均報酬率10%的理財工具中,大約50年后,你就是百萬富翁了!再問問自己,每天2元難存嗎?多數人都會說不難,只要每天早起15分鐘,自制早餐,自己煮咖啡,2元就回歸自己的口袋了。
說來簡單,然而據一項調查顯示,年齡在30歲以上,還沒有做理財規劃的人中,高達四成以上的人自認“錢不夠”而沒有進行理財活動。他們的錢都花到哪里去了?
“每個月先將15%的收入拿去投資,剩下的才用來支付長短期開銷”,這是許多理財專家的一致建議。為了達到目標,專家建議每月的房屋貸款應該控制在收入的25%以下。撥撥算盤,夫妻倆月入1萬,扣掉15%的投資與25%的房貸,剩下來的6000元要養活一家,食衣住行加上孩子的各種費用。沒錯,不管手頭多么緊,也不要挪用“投資本”,力行“精、摳、省”,才會有更好的明天。
至于那些月入3000卻想買車,或是明明囊中羞澀卻忍不住想跟朋友出國旅游的社會新鮮人,應該重新打打算盤,早日戒除“沖動型”、“發泄型”以及“炫耀型”的消費習氣,免得跟財富絕緣。
二、先人一步
很多人將“努力賺錢”作為理財的第一步,不過錢不是“努力賺”就有的,如果要等自覺收入夠寬裕了才開始理財,只怕會遙遙無期。別忘了,理財最驚人的就是它的時間復利效果。以10%的復利計算,1萬元變2萬元要花七年半,2萬變3萬不到5年,再從3萬變4萬呢,只要3年即可。換句話說,隨著時間的累積,要賺回一個資本額將會越來越容易。
某甲從19歲就開始投資,分8年,每年2000,報酬率為10%,總共投入16000元,之后不再投入,只是放著生復利。某乙則是27歲了才開始投資,每年2000,65歲之前30多年不間斷地投入,到了65歲驗收成果,發現某乙連本帶利約不到90萬,而某甲只靠年輕時的投入,竟平白累積了103.5萬!
三、不隨波逐流
下定理財決心后,應該從哪里著手呢?
以最熱門的股市來說,面對上千種股票,以及其他數百種投資工具,究竟要選擇怎樣的投資工具?要什么時候、以什么價位切進去?都令人越想越心煩。
專家建議,新手最好從定期定額投資共同基金開始,因為新手定性不夠,如果手上有股票,心情必定跟著指數上下震蕩,不如選擇績效較穩定的基金,讓專業的基金經理人替你動腦筋。專家特別提醒投資人,基金要三到五年地長期投資才能增加報酬、降低風險,因此選擇時不要以一個月或一季的績效為標準,應該拉長至最近一兩年的績效,尤其要避開那些大起大落或是操盤經理人常常更換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