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印文明:中國古代印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中國印刷博物館組編
- 629字
- 2020-06-15 17:24:03
試論西夏在印刷史上的主要貢獻
提要:西夏王朝繼承和發展了中原地區的印刷事業,對中國印刷術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貢獻:擴大了雕版印刷的范圍,設立專門管理刻印的政府機構刻字司;創制西夏文雕版印刷,開少數民族文字印刷先河;首創兩種文字的雕版印刷,刻印了西夏文和漢文雙語雙解的語匯集;發軔草書雕版印刷,存有中國最早的草書刻本;繼承并發展泥活字印刷,為中國發明活字印刷提供重要證據;肇始木活字印刷,提高活字印刷質量和水平;將印刷術用于基層社會生活,保存了最早的社會文書印刷品;最早使用藏文雕版印刷,開創回鶻文活字印刷。西夏時期境內的黨項族、漢族、藏族、回鶻等各民族互相交流,互相促進,在印刷領域進行深度交融,衣缽相傳,爭奇斗艷,充分展現出西夏在文化和印刷術領域對中華民族的重要貢獻。
關鍵詞:西夏 印刷 雕版 活字版 藏族 回鶻
有宋一代,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印刷事業十分繁榮。肇始于隋唐時期的雕版印刷,至宋朝臻于完美,不僅技術精良,印制了很多文獻精品,還發明了活字印刷,使當時的印刷事業達到新的高峰。
西夏(1038—1227年)是11世紀初期建立在中國西北部地區一個有重要影響的王朝。西夏有國190年,前期與北宋、遼朝對峙,后期與南宋、金朝鼎足,使中國中古時期形成新“三國”局面。其首府興慶府(后改名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市),主體民族是黨項族。西夏王朝繁榮文化,重視教育,繼承和發展了中原地區的印刷事業,對中國印刷術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