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柔性版印刷發展報告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

國家新聞出版署“柔版印刷綠色制版與標準化”重點實驗室

實施綠色印刷是我國印刷業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加快推進全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以2010年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與原環境保護部共同簽署《實施綠色印刷戰略合作協議》和2011年再次聯合發布的《關于實施綠色印刷的公告》為標志,我國印刷行業邁進綠色印刷發展的新階段。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的《印刷業“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推動我國印刷業加快“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實現由印刷大國向印刷強國的初步轉變,明確提出了“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增強綠色印刷實效”的重點任務。

柔性版印刷是目前最環保的印刷方式之一。柔性版印刷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由美國人發明,有將近100年的歷史。目前柔性版印刷使用的水性油墨和UV油墨,都不含毒性較強的苯、酯和酮,也不含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尤其是柔性版印刷水性油墨,無毒、無污染。其連結料主要由水和樹脂組成,不含有機溶劑,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防止大氣污染,改善印刷作業環境,保障從業者的身體健康,避免印刷品表面殘留過多的溶劑氣味,特別適用于食品、飲料、藥品等衛生條件要求嚴格的包裝印刷產品,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協會認可。另外,柔性版印刷UV油墨中也不含有機溶劑,油墨經過一定波長的紫外線固化后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其安全性也獲得美國環境保護局的認可。而且,柔性版印刷的墨層厚度只有凹版印刷的一半左右,單位面積的油墨消耗量遠小于凹版印刷的油墨消耗。此外,柔性版印刷屬于輕壓力印刷,設備能耗低,柔性版制版過程對環境的危害小,超百萬印次的柔性版耐印力減少了長版訂單停機換版帶來的材料損耗,因此,柔性版印刷成為業界公認的綠色印刷方式之一。由于柔性版印刷的環保特性,其在美國包裝印刷市場中占比達到70%以上,在歐洲,特別是西歐占比大約為50%。20世紀90年代,隨著快餐食品和化妝品等領域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柔性版印刷也開始引入中國市場并逐步發展。2016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與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2017-2018)》中明確指出“鼓勵采用柔性版印刷工藝和無溶劑復合工藝,逐步減少凹版印刷工藝、干式復合工藝”。

近年來,從柔性版版材,到制版技術、印刷設備與器材、印刷工藝及耗材等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推陳出新,快速發展。特別是隨著各種高分辨率網點再現技術、平頂網點技術、實地加網技術、高線數激光雕刻陶瓷網紋輥技術、無軸傳動技術、印版套筒、網紋輥套筒等技術的出現與應用推廣,以及印刷機精度的提高,印刷壓力控制更加精確,使得網點的還原性大幅提高,柔性版印刷開始步入高品質印刷的行列,印刷效率顯著提升,成本持續下降,柔性版印刷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目前,我國的柔性版印刷在瓦楞紙箱、標簽、無菌液體包裝、紙杯紙袋、餐巾紙等領域已有了相當廣泛的應用,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并且在軟包裝印刷和書刊印刷領域也開始占據一席之地,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和發展潛力。

本報告以項目組2019年的最新調研數據為基礎,對我國柔性版印刷行業的現狀進行分析。

一、我國柔性版印刷行業發展狀況

由于我國印刷工業產值的統計中沒有按照印刷工藝進行細分,無法準確得到我國柔性版印刷的工業總產值。根據中國油墨行業發展報告的數據,柔性版印刷油墨消耗量約占全部印刷油墨總消耗量的10%。考慮到柔性版印刷相比凹版印刷等其他印刷方式具有的薄墨層特性,其市場占有率應略高于油墨消耗量比例。占比大約在12%到15%之間。按照2017年度我國印刷工業總產值1.2萬億元計算,柔性版印刷的工業產值約為1440億~1800億元之間。

我國的柔性版印刷行業是一個完全開放、充分競爭的行業,除柔性版版材生產仍然由少數國外大企業主導以外,柔性版印刷、制版、設備、油墨和其他相關企業中各種所有制企業均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抽樣調查數據可知,民營企業數量占比很高,達到總量的60%以上。其中,制版企業中的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過90%;印刷企業中的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過50%;其他相關企業中的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過55%。

版材生產企業數量雖然不多,但它們屬于柔性版印刷的上游企業,研發能力和盈利能力強,它們推出的新產品和技術往往對于行業的發展和印品質量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杜邦、富林特、柯達、麥德美、旭化成等國外大企業占據了市場的絕大多數。近年來以樂凱華光、上海強邦等為代表的國產版材生產企業的新產品研發速度越來越快,國產版材的生產能力也明顯增強。國產版材進入市場的步伐加快,對我國柔性版印刷行業降低成本、推動行業快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從近幾年海關統計的進出口數據看,柔性版版材進口量快速上升的勢頭有所減緩,出口量快速增長。根據最新發布的海關統計數據看,2019年1~4月份柔性版版材進口額955萬美元,同比下降19.2%,出口額622萬美元,大幅增長63.6%。國產版材在2.28mm、2.84mm、3.94mm等厚版領域已具有一定優勢,并且正在研發1.14mm和1.7mm等薄版產品。未來幾年,柔性版版材供應總體上由國外少數大企業主導的局面或將改變。

在柔性版印刷行業中,印刷企業的數量最多,是柔性版印刷行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毫無疑問的主角。在柔性版印刷的應用領域中,瓦楞紙印刷占據非常高的比重。根據國際瓦楞紙箱協會(ICCA)的統計數據,全球瓦楞紙箱行業2017年產值達到2260億美元,瓦楞紙箱產量2340億平方米,其中亞洲市場占比51.6%,約為1207億平方米。我國2017年的瓦楞紙消費量約為2396萬噸,其中90%以上的瓦楞紙板采用柔性版印刷。而且全球瓦楞紙箱市場仍將持續增長,其中我國的增速更為穩健。瓦楞紙箱的穩步發展就意味著柔性版印刷的體量在繼續增大。由于時間等條件所限,本次調研尚未涉及瓦楞紙板后印的企業。為使讀者對瓦楞紙印刷企業有個較直觀的了解,本書選擇了兩家有特色的瓦楞紙印刷企業進行了案例分析,具體見第四部分“行業典型案例”。除了數量龐大的瓦楞紙板后印企業外,我國其他涉及柔性版印刷的印刷企業也數以千計。它們面向的應用市場廣,銷售規模、人才、技術和管理水平差異也很大。

柔性版制版企業的數量也比較多。全國共有大大小小柔性版制版企業幾百家,其中擁有CDI(計算機直接制版)等各種先進制版設備和技術的制版企業已近100家。它們為柔性版印刷企業提供各種專業的印前制版等服務,對于提高柔性版印刷質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柔性版印刷領域中與制版和加網等相關的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德溫特手工代碼2008~2017年的標記次數表明,柔性版制版相關領域的發明專利數量僅次于柔性版油墨的專利數量。這些新技術的大量出現,對于柔性版印刷行業整體印刷質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使得柔性版印刷躋身高品質印刷的行列。

在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中,油墨和印刷設備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油墨是綠色印刷產業鏈源頭治理的關鍵環節。油墨生產企業是柔性版綠色印刷的重要保證。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標準HJ371—2018的要求,柔性版水性油墨的VOCs含量須控制在5%以內。近年來世界各國的油墨生產企業均加大了柔性版印刷油墨的研究。德溫特手工代碼的標記次數表明,在柔性版印刷領域中柔性版油墨的專利數量居于首位,其中水性油墨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柔性版印刷設備的性能、質量和穩定性,對于印刷質量、成本和效率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了瓦楞紙印刷機以外,目前的柔性版印刷機均為卷筒印刷機,按照其滾筒排列方式不同,主要分為衛星式、機組式和層疊式三種類型。其中,機組式和衛星式結構是柔性版印刷機發展的主要方向。近5年,中國內地共新增1058臺機組式和202臺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裝機量的持續上升,也表明了我國柔性版印刷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在新增的機組式和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裝機量中,國產設備分別占據了84.31%和93.56%的市場份額,市場占有率表現非常搶眼。國產設備的優異表現,在為柔性版印刷行業提供裝備保障的同時,也為行業的成本降低做出了貢獻。

在其他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中,還包括了網紋輥、套筒、雙面膠帶,以及環保設備等企業。這些企業對于提高柔性版印刷企業的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降低綜合成本、加強環境保護等提供了重要保障,是柔性版印刷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報告根據2019年的最新調研樣本數據,分別對我國的柔性版印刷企業、柔性版制版企業和柔性版相關企業的發展狀況等進行了深入分析。

(一)柔性版印刷企業的發展狀況

1.基本情況

民營印刷企業在柔性版印刷領域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據統計,在調研的樣本企業中,民營印刷企業的數量占比52.86%,超過了其他類型所有制企業數量的總和。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數量合計約占總數的25.71%,中外合資、港澳臺資和外資企業數量合計約占總數的21.43%,如圖1所示。

圖1 柔性版印刷企業所有制類型分布情況

包裝裝潢印刷是柔性版印刷的主要應用領域。按照調研企業的主要業務分布占比從高到低依次為:軟包裝(含透氣膜印刷),27.75%;商標、標簽,20.33%;厚紙包裝(折疊紙盒、紙杯),14.19%;薄紙類紙包裝(含紙箱預印、無菌包),13.68%;瓦楞包裝(不含紙箱預印),3.96%;其他20.08%,如圖2所示。由樣本數據可知,本次調研的企業中瓦楞紙直接印刷業務占比很小,因此下述所有分析結論一般不適用于瓦楞紙板后印企業。

圖2 柔性版印刷企業的業務分布情況

柔性版印刷企業擁有的員工人數相對較多。員工超過100人的企業約占66.66%,超過200人的企業約占41.26%,超過300人的企業約占26.98%,50人以下的企業僅占14.29%,如圖3所示。

圖3 柔性版印刷企業員工人數分布情況

柔性版印刷企業的2018年銷售額分布情況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高達80.95%的被調研企業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這一比例與上一年度的調研數據(80.28%)相比基本持平。其中,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的印刷企業約為73.01%,年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企業超過55%,年銷售額2億元以上的企業超過30%,年銷售額5億元以上的企業約占12.70%。柔性版印刷企業2017年和2018年的銷售額分布情況對比如圖5所示。由圖可知,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下的企業比例有所增加,5000萬~1億元的企業比例有所下降,而1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變化不大。

圖4 柔性版印刷企業的2018年銷售額分布情況

圖5 2017年與2018年柔性版印刷企業的銷售額分布情況對比

按照原國家新聞出版署認定的標準,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的大型印刷企業為“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根據歷年的統計數據,這些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在我國印刷企業總量中占比尚未突破4%。本次調研的柔性版印刷企業中,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的比例非常高,與其在全國印刷企業中的占比形成了鮮明對比。經過分析,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可能原因包括:(1)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積極推動和貫徹綠色印刷戰略,眾多大型印刷企業都涉及柔性版印刷。(2)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對綠色印刷高度關注,參與本次柔性版印刷行業調研的積極性非常高。(3)柔性版印刷適用于大批量高印數的長版印刷訂單,企業生產規模大,經營產值高。從另一個方面看,柔性版印刷企業中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占比高,也說明柔性版印刷企業的起點較高,它們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普遍較高。

柔性版印刷企業的經營狀況普遍較好,但與上一年度的調研數據相比有所下降。其中,盈利或略有盈利的企業合計占比71.43%,與上一年度的調研數據(87.32%)相比下降較大。虧損或略有虧損的企業合計占比14.29%,與上一年度的調研數據(5.63%)相比增加明顯,其中1.43%的企業虧損較大,如圖6所示。

圖6 柔性版印刷企業的經營情況對比

同時,調研表明企業對2019年度的經營狀況雖然仍普遍持樂觀態度,但與上一年度的調研數據相比有所下降。其中,認為好于或明顯好于上一年度的企業合計占比60.0%,與上一年度的這一調研數據63.4%相比略有下降。認為略差或明顯差于上一年度的企業合計占比12.86%,與上一年度的這一調研數據9.86%相比增加明顯,如圖7所示。

圖7 柔性版印刷企業的經營預期對比

圖6和圖7所示數據顯示,雖然柔性版印刷企業的整體經營狀況和經營預期仍然保持不錯的態勢,但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等背景下,行業的整體經營狀況有惡化跡象,并且對未來的預期也在下降。

2.柔性版印刷業務的比重情況

柔性版印刷企業并不是僅僅使用柔性版印刷這一種印刷工藝,往往還應用了平版印刷、凹版印刷、數碼印刷等多種印刷工藝,甚至部分企業應用其他印刷工藝的業務占比遠超柔性版印刷業務占比。

調研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占企業總銷售額的比重情況,如圖8所示。其中,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10%以內、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和90%以上的企業數量比例分別為:19.05%、7.94%、14.29%、9.52%、9.52%、6.35%、11.11%、3.17%、4.76%和14.29%,見表1。

表1 調研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占比情況

圖8 調研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占比情況

圖9為2017與2018年度的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對比圖。由圖可知,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低于10%的企業約為19.05%,與去年的調研數據19.72%相比基本持平。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低于30%的企業約為41.28%,與去年調研數據38.03%相比略有增加;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超過60%的企業約為33.33%,與去年的調研數據38.03%相比有所減少;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超過90%的企業僅為14.29%,與去年的調研數據21.13%相比下降明顯。

圖9 調研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占比情況對比

為了詳細了解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占比情況,分別對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1億元、2億元和3億元的大型印刷企業進行了深入分析,如圖10、圖11、圖12和圖13所示。

圖10 銷售額大于5000萬元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占比情況

圖11 銷售額大于1億元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占比情況

圖12 銷售額大于2億元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占比情況

圖13 銷售額大于3億元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占比情況

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小于10%的印刷企業,在全部調查企業總數中約占19.05%,在更大銷售規模的企業中比例逐步上升,在銷售規模3億元以上的企業中這一比例上升至30%,表明在目前的大型印刷企業中其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高的企業比例更高。

對于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大于90%的企業,在全部調查企業總數中約為14.29%;在銷售規模2億元以上的企業中達到最高的25%,在銷售規模3億元以上的企業中這一比例又下降至10%。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大于90%的企業在更大銷售規模的企業中的比例呈現出先逐步上升,后顯著下降的變化,表明這類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極高的企業比例并不高,且在銷售規模3億元以上的大型印刷企業中比例更低,如圖14所示。

圖14 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在不同銷售規模企業中的分布圖

由于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的技術力量雄厚,管理規范,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強,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我國柔性版印刷企業的最高技術和管理水平,對行業的發展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其中一部分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很高,而另一部分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卻還很低。如前所述,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極低(小于10%)的企業在企業總數中的占比約為19.05%,而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很高(大于90%)的企業比例約為14.29%。這些企業的銷售規模分布情況如圖15和圖16所示。在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極低(小于10%)和比重很高(大于90%)的企業中,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的比例分別達到83.34%和81.82%,均比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在全部柔性版印刷企業中的比例73.01%高出10個百分點左右(分別為10.33%和8.82%)。這些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很低的印刷企業往往是剛剛開始涉足柔性版印刷,其柔性版印刷業務比重的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圖15 柔印業務比重小于10%的企業銷售額分布情況

圖16 柔印業務比重大于90%的企業銷售額分布情況

3.柔性版版材的使用情況

柔性版版材使用量是柔性版印刷企業的一個重要指標,從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柔性版印刷的應用程度。本次調研是以單體印刷企業為調研對象,不包含集團印刷企業的數據,并且對用版量指標進行了細化。2018年度企業的柔性版使用量分布情況如圖17所示。

圖17 2018年度印刷企業的使用版材量情況

將2017年企業使用版材量的數據中剔除集團印刷企業后,與2018年企業使用版材量情況對比,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年用版量小于500平方米的企業數下降明顯,年用版量500~3000平方米的企業數比例均有增加,年用版量3000~5000平方米的企業數比例有所降低,年用版數大于5000平方米的企業數量比例略有增加。這些數據表明企業年用版量有增加的趨勢,如圖18所示。

表2 2017年度與2018年度印刷企業的版材量使用情況

圖18 2017年度與2018年度印刷企業的版材使用量情況

為進一步了解不同銷售規模印刷企業中柔性版材的使用情況,分別對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上、2億元以上、3億元以上的企業進行了詳細分析。如圖19、圖20、圖21和圖22所示。

圖19 銷售額大于5000萬元企業的版材使用情況

圖20 銷售額大于1億元企業的版材使用情況

圖21 銷售額大于2億元企業的版材使用情況

圖22 銷售額大于3億元企業的版材使用情況

由圖19可知,銷售額大于5000萬元的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中58.15%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1000平方米;20.95%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2000平方米,9.32%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3000平方米,2.33%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5000平方米。同時,年使用版材量低于500平方米的企業約32.01%,低于100平方米的企業約13.95%。

由圖20可知,銷售額大于1億元的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中57.58%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了1000平方米;24.25%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2000平方米,9.10%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3000平方米,3.03%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5000平方米。同時,年使用版材量低于500平方米的企業約30.30%,低于100平方米的企業約12.12%。

由圖21可知,銷售額大于2億元的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中,68.42%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了1000平方米;26.31%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2000平方米,10.52%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3000平方米,5.26%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5000平方米。同時,年使用版材量低于500平方米的企業約26.32%,低于100平方米的企業約10.53%。

由圖22可知,銷售額大于3億元的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中80.00%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了1000平方米;30.00%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2000平方米,20.00%的企業年使用版材量超過5000平方米。同時,年使用版材量低于500平方米的企業約10.00%。年使用版材量在不同銷售規模企業中的情況見表3。

表3 年使用版材量在不同銷售規模企業中的情況

對于年使用版材量大于1000平方米和大于2000平方米的企業,在更大銷售規模的企業中占比基本呈逐步上升趨勢。年使用版材量大于1000平方米的企業數從全部企業的51.67%上升到銷售額3億元以上企業的80.00%;年使用版材量大于2000平方米的企業,從全部企業的23.34%上升到銷售額3億元以上企業的30.00%。年使用版材量大于3000平方米的企業,在各種銷售規模的企業中10%左右突然上升到銷售額3億元以上企業的30.00%;而年使用版材量小于500平方米的企業,從全部企業的36.66%,到銷售額3億元以上企業的10.00%;年使用版材量小于100平方米的企業,從全部企業的13.33%,到銷售額2億元以上企業的10.53%和銷售額3億元以上企業的0.0%,都表現出隨銷售規模上升,比例明顯下降的趨勢。如圖23所示。

圖23 年使用版材量在不同銷售規模企業中的分布趨勢圖

4.柔印設備及其他技術應用情況

在調研企業中擁有柔性版印刷機臺數1~10臺不等,平均1.38臺。柔性版印刷機的機型分布情況如圖24所示。其中,機組式柔性版印刷機占比37.89%,衛星式柔性版印刷機38.95%,層疊式柔性版印刷機9.47%,組合式柔性版印刷機7.37%,其他形式柔性版印刷機6.32%。

圖24 印刷企業擁有柔印機的機型分布情況

同時,封閉式墨腔、非金屬印版套筒、套筒式網紋輥、無軸傳動、在線質量檢測等各種先進技術在柔性版印刷設備上也有了相當比例的應用。比如,58.06%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機采用封閉式墨腔;47.54%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機采用套筒式網紋輥;48.27%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機采用非金屬式印版套筒;47.62%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機采用了無軸傳動技術;40.35%企業的柔性版印刷機采用了全檢式在線質量檢測設備,如表4所示。

表4 柔性版印刷企業的柔性設備上新技術應用情況

71.5%的柔性版印刷企業使用了各種聯線加工工藝。最常用的聯線工藝有分切、模切、覆膜、清廢、涂布、燙金等后道加工及凹印、膠印、絲印、噴墨等組合印刷單元等。

(二)柔性版制版企業的發展狀況

1.基本情況

與批量生產的生產型企業不同,柔性版制版企業屬于技術生產服務型企業。制版行業是一個充分自由競爭的行業,民營企業占據絕對多數。雖然制版行業的生產總值并不高,但對柔性版印刷企業提高印刷質量,降低綜合成本等具有直接影響。在調查的印刷企業中,擁有公司(或集團)自建制版中心的與2017年基本相同,約為26.98%。這意味著73.02%的印刷企業其制版業務完全委托專業制版公司完成。同時調查也表明,即使有制版中心的印刷企業,其部分制版業務也會委托專業制版公司完成。

從銷售規模來看,柔性版制版企業年銷售額一般在500萬至8000萬元之間。其中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企業約為86.21%,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約為51.73%,年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的企業約為31.03%,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約為17.24%,如圖25所示。

圖25 2018年柔性版制版企業的銷售額分布情況

與2017年度銷售額分布情況對比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銷售額1000萬~3000萬元的制版企業比例下降明顯,而銷售額1000萬元以下和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均有較大幅度增長。以上數據顯示制版企業正在發生分化。如圖26所示。

表5 2017年與2018年柔性版制版企業的銷售額分布情況對比

圖26 2017年與2018年柔性版制版企業的銷售額分布情況對比

柔性版制版企業2018年度的經營狀況如圖27所示。2017年度和2018年度的經營情況對比如圖28所示。由圖28可知,2018年度盈利(包括利潤很好和略有利潤)的制版企業約為79.31%,基本持平的企業為20.69%,沒有虧損企業。與2017年度的調研數據比較,盈利企業比例下降了14.44%,說明制版企業的競爭加劇,盈利能力有所降低。

圖27 2018年度柔性版制版企業的經營情況

圖28 2017年度和2018年度柔性版制版企業的經營情況對比

制版企業中對2019年度盈利情況持樂觀態度的為48.27%,預計2019年度盈利狀況與2018年度持平的為37.93%,另有13.8%的企業認為略差或明顯差于2018年,如圖29所示。對下一年度的經營預期情況對比如圖30所示。由圖30可知,制版企業比去年同期的預期樂觀比例有較大幅度下降,整個行業的危機意識有所增加,值得進一步跟蹤研究。

圖29 柔性版制版企業對2019年的預期情況

圖30 柔性版制版企業對經營預期對比

2.版材及溶劑的使用情況

本次調研的制版企業每家平均擁有各類激光雕刻機2.3臺,曝光機4.1臺,洗版機3.83臺,烘干機4.59臺。它們在整個制版行業中屬于技術實力相對雄厚、專業水平較高的企業。近年來各種制版與加網的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設備更新換代很快。出于競爭考慮,制版企業主動參與新技術、新工藝應用與推廣的積極性很高,對于柔性版印刷質量的大幅提高功不可沒,是促進柔性版印刷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應用推廣的推動力量。

所調研的制版企業年平均版材使用量約為9513平方米,比上一年度9135平方米增長了4.14%。2018年柔性版制版企業的版材使用量分布情況如圖31所示。由圖31可知,年使用版材量超過3000平方米的企業約占65.39%,超過5000平方米的企業約占46.16%,超過8000平方米的企業約占38.48%,超過10000平方米的企業約占34.61%,超過20000平方米的企業約占23.08%。與2017年度的版材使用量相比,年使用版材量超過3000平方米的企業降低了4.61%,而超過5000平方米的企業增加了4.16%,超過20000平方米的企業增加了1.08%。2017年和2018年度的版材使用量對比情況如圖32所示。

圖31 2018年柔性版制版企業的版材使用量

圖32 2017年與2018年柔性版制版企業的版材使用量情況對比

在調研的制版企業中橡膠版的使用量最小,液態樹脂版次之。據了解,雖然部分手工雕刻橡膠版正逐漸被液態樹脂版所取代,但隨著近年來對無縫印版需求的提升,激光直接雕刻橡膠版再次獲得市場關注,橡膠版的使用量仍然占據一席之地。而作為新生事物的液態樹脂版使用量雖然較少,但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使用固態感光樹脂版、液態樹脂版和橡膠版的比例分別為85.41%、9.52和5.07%。如圖33所示。

圖33 柔性版制版企業的版材種類占比情況

在版材厚度方面,按照使用量多少,依次為1.7mm、1.14mm、2.28mm、3.94mm、2.84mm、2.54mm和其他厚度版材。

最常用的網目線數從多到少依次是110LPI、90LPI以下、175LPI、100LPI、150LPI、133LPI、120LPI、90LPI和175LPI以上。

3.制版技術

在柔性版制版技術中,傳統的膠片制版技術仍然占有不小比重,約為32.14%,數字制版技術約為67.86%。在數字制版技術方面,按照使用的多少排序依次為天然平頂版材技術、柯達FLEXCEL NX制版技術、杜邦Digiflow氮氣制版技術、艾司科InlineUV制版技術、富林特NeXT曝光技術、橡膠直接雕刻技術、麥德美LUX制版技術、液態制版技術、熱敏制版技術、水洗版制版技術和其他制版技術等,如圖34所示。

圖34 數字制版技術應用情況

在加網技術方面,大多數公司同時擁有多種加網技術。其中,擁有高清HD網點技術的企業最多,高達68.97%。其次,擁有Pixel+加網(簡稱P+)、柯達NX加網技術和柯達NX Advantage加網技術的企業分別為27.59%。擁有全高清Full HD網點的企業比例為20.69%。使用水晶網點Crystal加網和Bellissima加網技術的企業分別為10.34%和3.45%。另外,使用傳統調幅或混合加網等其他加網技術的企業比例也很高,合計達到27.59%,如圖35所示。

圖35 各種加網技術應用情況

(三)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的發展狀況

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是指除了版材生產企業和制版企業以外其他為柔性版印刷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相關企業,包括柔性版印刷設備、印刷油墨、網紋輥、套筒、雙面膠帶等配套設備、部件和耗材的生產與服務企業。

在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中,設備和油墨生產企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印刷設備的性能、質量和穩定性,對于柔性版印刷質量、成本和效率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裝機量的持續上升,表明了我國柔性版印刷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同時,國產設備的優異表現,在為柔性版印刷行業提供裝備保障的同時,也為行業的成本降低做出了貢獻。而印刷油墨是綠色印刷產業鏈源頭治理的關鍵環節。從柔性版印刷油墨使用量、在全部油墨中所占比例,以及其中水性油墨、UV油墨和溶劑油墨的構成變化情況也可間接反映柔性版印刷的應用推廣及環保特性等情況。柔性版印刷設備的裝機量及柔性版印刷油墨的發展情況分別在本書的《2014-2018年中國柔性版印刷機市場銷售情況調查報告》和《2018年中國柔版油墨產業發展報告》中專題介紹。

本次調研中,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的業務類別分布,如36圖所示。其中:柔印油墨,28.47%;柔印耗材,22.75%;柔印設備及其配件,21.12%;制版設備及其配件,15.40%;環保設備,2.86%;其他,9.40%。

圖36 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的業務類別分布情況

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的整體經營狀況優良,83.58%的企業盈利,11.94%的企業基本持平,虧損企業約為4.48%,如圖37所示。對于2019年度的盈利預期,58.21%的企業預計好于2018年度,28.36%的企業預計與2018年度基本相當,13.43%的企業認為略差或明顯差于2018年度,如圖38所示。

圖37 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的經營情況

圖38 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的經營預期情況

從員工人數來看,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以10~30人和200人以上的企業最多,占比均為29.85%,如圖39所示。其中200人以上的企業多為油墨生產企業和柔印設備生產企業。

圖39 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的人員分布情況

從企業銷售額分布來看,2億元以上的企業占比很高,約為25.37%。其次是銷售額在1000萬~3000萬元之間的企業,約占19.4%。其中2億元以上的企業也多為油墨生產企業和柔印設備生產企業,如圖40所示。

圖40 柔性版印刷相關企業的銷售額分布情況

二、柔性版印刷行業的環保現狀

在柔性版印刷油墨使用方面,環保性最優的水性墨使用量較高,約為57.33%;溶劑型油墨(醇溶劑油墨)使用量約為28.21%;UV油墨用量約為14.46%,如圖41所示。

圖41 柔性版印刷油墨使用情況

在各類柔性版制版工藝的洗版方式中,四氯乙烯溶劑型洗版的應用比例仍然較高,約為49.37%,環保型溶劑洗版的應用比例約為38.16%,水洗版約為3.00%,采用無溶劑洗版技術(熱敏制版、液態制版或橡膠直雕制版)約為9.48%,如圖42所示。

圖42 洗版溶劑的應用比例

在調研的印刷企業和制版企業中,廢水、廢氣處理和溶劑回收設備安裝率普遍較高。其中約75.71%的印刷企業和72.41%的制版企業完全安裝了VOCs處理設備,7.14%的印刷企業和10.34%的制版企業部分安裝了VOCs處理設備,沒有安裝VOCs處理設備的印刷企業和制版企業分別為7.14%和3.45%,沒有回答該問題的印刷企業和制版企業分別為10%和13.79%。

54.29%的印刷企業和24.14%的制版企業全部安裝了廢水處理裝置,8.57%的印刷企業和3.45%的制版企業部分安裝了廢水處理裝置,14.29%的印刷企業和17.24%的制版企業沒有安裝廢水處理裝置,另有22.86%的印刷企業和55.17%的制版企業沒有回答該問題。

41.43%的印刷企業和82.76%的制版企業全部安裝了溶劑回收裝置,11.43%的印刷企業和3.45%的制版企業部分安裝了溶劑回收裝置,沒有安裝溶劑回收裝置的印刷企業和制版企業分別為11.43%和3.45%,另有35.71%的印刷企業和10.34%的制版企業沒有回答該問題。

柔性版印刷企業和柔性版制版企業的環保設備安裝情況如表6和表7所示。

表6 柔性版印刷企業的環保設備安裝情況

表7 柔性版制版企業的環保設備安裝情況

三、人才需求情況

隨著技術進步,柔性版印刷質量和效率有了大幅提升,在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中,印刷質量和效率的影響有所下降。而隨著柔性版印刷行業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柔性版印刷專業人才短缺已然成為影響柔印行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調查表明,印刷企業和制版企業的各崗位對人員的學歷要求各不相同,如圖43所示。其中,工藝與生產管理、市場營銷和印前制作崗位對人員學歷要求較高。工藝與生產管理崗位對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專學歷和中專學歷的需求分別為35.80%、48.15%和16.05%;市場營銷崗位對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專學歷和中專學歷的需求分別為33.33%、50.93%和15.74%;印前制作崗位對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專學歷和中專學歷的需求分別為16.67%、57.89%和25.44%。

圖43 各崗位對人才學歷的需求情況

設備維護和質量控制崗位對人員學歷要求中等。其中,設備維護崗位對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專學歷和中專學歷的需求分別為14.41%、44.14%和41.44%;質量控制崗位對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專學歷和中專學歷的需求分別為11.84%、52.63%和35.53%。

印刷機操作和制版崗位對學歷要求相對較低。其中,印刷機操作崗位對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專學歷和中專學歷的需求分別為3.75%、27.50%和68.75%;制版崗位對本科及以上學歷需求為零,對大專學歷和中專學歷的需求分別為40.00%和60.00%。

印刷企業和制版企業各崗位對人才需求數量見表8和表9。在印刷企業中,印刷機操作和市場營銷崗位需求人數最多。每家印刷企業對這兩個崗位的平均需求人數分別為7.03和5.7人,對印前制作、質量控制、設備維護和生產管理崗位的人員平均需求人數分別為3.58、3.55、3.73和3.42人,對其他崗位的需求人數約為4.92人。在制版企業中,印前制作和制版崗位的人才最為緊俏。每家制版企業對這兩個崗位的平均需求人數分別為7.57和5.63人,對設備維護和市場營銷崗位的平均需求人數分別為2.4和2.74人,對其他崗位的需求人數約為3.57人。

表8 印刷企業對各崗位人才的需求人數

表9 制版企業對各崗位人才的平均需求人數

四、發展前景及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前景

隨著柔性版印刷新技術、新工藝等的應用,以及印刷機精度的提高,柔性版印刷質量顯著提升,已經步入高品質印刷的行列,質量可媲美膠印和凹印。特別是隨著柔性版印刷水性墨在薄膜類承印物上印刷工藝的成熟和國家環保管控力度的加強,將極大地推動柔性版印刷在軟包裝印刷市場的應用,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柔性版印刷市場的整體快速發展。

通過調研發現,要實現我國柔性版印刷市場份額的突破性發展,除了繼續保持并擴大其在瓦楞紙箱、無菌液體包裝、紙杯紙袋、餐巾紙等領域的優勢地位,穩步擴大在標簽印刷和折疊紙盒印刷的市場份額,同時要進軍軟包裝印刷市場,尤其是與食品直接接觸的密實袋和自立袋等。

根據調研,我國柔性版印刷細分領域中增長最快的市場主要包括:標簽(不干膠類)、軟包裝、復合軟包裝、薄紙(紙袋/食品包裝)、紙箱預印、液體無菌包、工業包裝(紙袋,FFS)、厚紙(紙杯/紙碗/紙盒)、瓦楞紙水印和紙箱后印等,如圖44所示。其中的標簽(不干膠類)、軟包裝和復合軟包裝印刷市場是柔性版印刷未來重點攻克的方向。

圖44 我國柔性版印刷細分領域中增長最快的市場

(二)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與困擾

受調查的不同類型企業,對于制約行業發展主要因素的認識略有不同,如下所述。

在受調查的印刷企業中,認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中排在前幾位的分別是:(1)配套部件與耗材(版材、網紋輥、套筒、雙面膠等)成本高;(2)印刷品質量與凹印、膠印相比仍有不足之處;(3)進口柔印機價格高;(4)產業熟練工人短缺;(5)柔性版制版成本高。其他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環保壓力大、印刷工藝流程和標準體系不成熟等。

在受調查的制版企業中,認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中排在前幾位的分別是:(1)產業熟練工人短缺;(2)印刷品質量與凹印、膠印相比仍有不足之處;(3)進口柔印機價格高;(4)印刷工藝流程和標準體系不成熟。緊隨其后的分別是:柔性版制版成本高、配套部件與耗材(版材、網紋輥、套筒、雙面膠等)成本高、環保壓力大等。

在受調查的配套企業中,認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中排在前幾位的分別是:(1)進口柔印機價格高;(2)印刷品質量與凹印、膠印相比仍有不足之處;(3)產業熟練工人短缺;(4)配套部件與耗材(版材、網紋輥、套筒、雙面膠等)成本高。其他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柔性版制版成本高、環保壓力大等。

綜合看來,在受調查的企業普遍認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排在前幾位的分別是:(1)進口柔印機價格高;(2)印刷品質量與凹印、膠印相比仍有不足之處;(3)配套部件與耗材(版材、網紋輥、套筒、雙面膠等)成本高;(4)產業熟練工人短缺;(5)柔性版制版成本高。其他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印刷工藝流程和標準體系不成熟、環保壓力大等,如圖45所示。

圖45 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受調查的不同類型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亟須解決的主要任務亦略有不同。在印刷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排名前三的依次是:(1)用工成本上升;(2)市場訂單不足;(3)人才短缺。亟須解決的主要任務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1)新產品、新工藝開發;(2)招聘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營銷人員/熟練工人;(3)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制版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1)用工成本上升;(2)市場訂單不足;(3)人才短缺。亟須解決的主要任務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1)企業發展戰略規劃;(2)招聘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營銷人員/熟練工人;(3)新產品、新工藝開發。以上表明,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工藝的開發得到企業的普遍重視,同時專業人才的短缺也是影響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以滿足柔性版印刷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

五、結論與建議

(一)基本結論

受時間和條件所限,調研樣本尚存在一些不足,但并不影響從調研中得出我國柔性版印刷行業發展現狀的一些基本結論。

1.柔性版印刷是符合我國印刷業綠色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式

柔性版印刷,尤其是水性油墨柔性版印刷,在印刷過程中可最大限度地減少VOCs的排放,防止大氣污染,印刷品表面無溶劑氣味殘留,特別適用于食品、飲料、藥品等衛生條件要求嚴格的包裝印刷產品。熱敏制版、水洗版等各種綠色制版技術的出現,使得印前的制版環節更加綠色化。調研發現,環保型油墨和綠色制版方式的推廣率普遍較高,而且在制版和印刷過程中廢水、廢氣處理和溶劑回收等環保設備安裝率也很高,使得柔性版印刷工藝全流程的環保特性進一步體現,使得柔性版印刷發展更加符合我國印刷業綠色化轉型的要求和方向。

2.柔性版印刷在長版訂單和承印材料多樣性方面擁有很強的優勢

調查發現,柔性版印刷承印材料具有非常廣泛的多樣性,如紙張、紙板、鋁箔、塑料薄膜、復合薄膜、紡織品、玻璃制品、金屬制品等均可采用柔性版印刷方式印刷,柔性版印刷領域涵蓋瓦楞紙箱、折疊紙盒、紙杯紙袋、吊牌、標簽、食品藥品包裝、日化用品包裝、書刊等諸多領域。柔性版的耐印力高,可達百萬印次以上,特別是在長版大印量的印刷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

3.新技術、新工藝在柔印行業普及率較高,且仍在快速發展之中

調研發現天然平頂版材、各種平頂制版技術、高清網點和各種加網技術、高線數網目技術、封閉式墨腔、套筒網紋輥、非金屬印版套筒、無軸傳動技術,甚至全檢式在線質量檢測技術等在我國柔性版印刷行業都有相當比例的應用。德溫特手工代碼2008-2017年的標記次數表明,柔性版制版、柔性版油墨和柔印設備相關領域的新技術大量出現,且仍有快速發展的趨勢。這對于柔性版印刷行業整體印刷質量和效率等的提升具有顯著的效果。

4.柔性版印刷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柔性版印刷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目前的市場占有率仍然不高。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柔性版印刷的市場占有率仍然很低。二是印刷企業中柔性版印刷業務占比總體較低。隨著柔性版印刷新技術、新工藝等的應用,以及印刷機精度的提高,柔性版印刷質量顯著提升,已經步入高品質印刷的行列,具備了挑戰其他印刷工藝質量的基本條件。特別是隨著柔性版印刷水性墨在薄膜類承印物上印刷的成熟和國家環保管控力度的加強,將極大地推動柔性版印刷在軟包裝印刷市場的應用,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柔性版印刷市場的整體快速發展,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而要實現我國柔性版印刷市場份額的突破性發展,需要在標簽印刷、軟包裝和復合軟包裝印刷領域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5.行業整體發展良好,但成本、質量、人才和效率是主要制約因素

在我國印刷行業整體表現比較低迷的大環境下,本次所調研的企業經營狀況普遍良好,而且對2019年盈利水平的預期普遍比較樂觀,這非常難得。表明在各種有利條件共同作用下,我國柔性版印刷正進入快速發展期,趨勢整體向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制約著柔印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其中成本、質量、人才和效率是最主要的制約因素。特別是隨著柔性版印刷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人才短缺已成為僅次于成本和質量的制約著行業發展的第三大因素。印刷機操作、市場營銷和印前制作等崗位人才缺口巨大。盡快培養更多適應行業快速發展需求的優秀專業人才,是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學校應該更加緊密地與行業企業合作,擔負起更多培養柔性版印刷專業人才的責任。

(二)幾點建議

1.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印刷企業綠色化轉型發展

在我國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戰略的大背景下,綠色印刷已成為業界共識。柔性版印刷是目前最環保的印刷方式之一,且具有承印材料多樣、工藝組合靈活、生產速度快、適合大批量生產等突出特點,是目前我國增長速度最快的印刷方式之一。為了推進印刷業的綠色轉型發展,促進柔性版印刷在國內的應用,建議加強政策引導,建立柔性版綠色印刷示范工程,推廣示范企業的成功經驗;將柔性版印刷列入分類統計內容,加強對實施柔性版印刷企業財稅政策、產業政策和專項資金扶持,推動印刷企業綠色化轉型發展進程。

2.加快制定柔性版綠色印刷標準,推廣環保技術應用

柔性版印刷雖然是業界公認的綠色印刷方式,但是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至今沒有柔性版印刷的標準,導致柔性版印刷企業不能被認定為綠色印刷企業,無法享受政府相關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建議加快完善柔性版印刷綠色化發展的標準體系,推動綠色印刷標準全覆蓋。對使用符合HJ 371—2018標準的柔印油墨印刷的企業,允許備案后直排,以提高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執行力,倒逼柔印油墨生產企業加大研發力度,生產出更多符合該標準的產品。另外,也要加強印刷污水和廢渣處理的研究,推廣已取得成效的成果應用。

3.加強產學研合作,解決柔性版印刷的瓶頸問題

柔性版印刷質量和成本等與印刷設備、油墨、承印材料、印版材料、制版技術、網紋輥,甚至雙面膠等各種原輔材料密切相關,需要柔性版印刷全產業鏈的通力合作。建議設立專項引導資金,鼓勵相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研發投入、通過產學研合作,聯合攻關,解決制約柔性版印刷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為柔性版印刷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4.加快柔性版印刷人才隊伍建設,形成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隨著柔性版印刷行業的快速發展,專業人才的短缺問題十分突出,必須加大柔性版印刷產業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盡快建立和完善大專院校柔性版印刷專業建設與課程設置,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競賽活動,將相關的培訓納入政府的培訓補貼范圍,提高企業職工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形成多層次的柔性版印刷產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為柔性版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充分的人力資源。

5.加強輿論引導和宣傳,促進向綠色印刷消費轉型

雖然柔性版印刷是一種非常環保的印刷方式,在我國整個印刷工業中占比還很小。因此,環保理念的宣傳和消費觀念的轉變非常重要,需要依托主流新聞媒體加大綠色消費宣傳,引導公共輿論,培育綠色消費理念,形成綠色消費的內在驅動,盡快實現向綠色印刷消費的有效轉型。

綜上所述,綠色印刷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雖然目前柔性版印刷的市場份額還比較小,還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擾,但其未來應用前景和發展空間十分廣闊,需要全行業給予充分關注并共同努力,為實現我國印刷業的轉型升級做出新的貢獻!

(主要執筆人:喬俊偉 羅堯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盐山县| 双桥区| 华亭县| 台东县| 新余市| 河北省| 诸暨市| 新营市| 荥经县| 芜湖县| 新昌县| 聂拉木县| 库伦旗| 高雄市| 会同县| 治多县| 连城县| 林州市| 门源| 新泰市| 石泉县| 绥滨县| 沾化县| 哈密市| 闻喜县| 道真| 镇平县| 拜城县| 泽库县| 香港| 楚雄市| 辽源市| 唐山市| 亳州市| 长泰县| 临澧县| 梓潼县| 岳普湖县| 科尔|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