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忠告9 舍我其誰的霸氣
- 活著就為改變世界:喬布斯給年輕人的33個忠告
- 林望道編著
- 2519字
- 2014-01-23 12:06:01
蘋果公司需要一名新的執行官,我是公司的合伙創辦人,而且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它的文化和能力。只有一個人能夠重振蘋果團隊,只有一個人能夠整頓這家公司,那就是我。
——史蒂夫·喬布斯
自負,是指自己過高估計自己的一種意識行為。一般來講,自負的實質是無知的表現,因為自負的人往往表現為不自知。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自然也就很難創造出什么驚人的成績了,這個道理似乎是通用的,然而喬布斯的成功卻打破了這個道理。喬布斯被評為IT行業十大自負CEO之首,由此可見,喬布斯是一個多么自負的人了。
在很年輕的時候,喬布斯就曾在媒體前展現過他自負的一面。在記者問到他對財富的態度時,他說:“當我23歲的時候,我有100萬美元凈資產,24歲時有1 000萬美元,25歲時超過1億美元。”喬布斯這樣的口氣未免過于狂妄,因為他21歲時還住在他父母提供的房間里,是個名副其實的窮小子。然而事實告訴我們,喬布斯有的不僅僅是自負,他也有這個實力。因為23歲的喬布斯確實成為了百萬富翁,之后他的財富增長速度也不曾減緩。
喬布斯的自負不是來自他的不自知,而是來自他的自信以及他的實力。最初,蘋果公司在他的領導下,成為投資人的香餑餑。之后,被蘋果公司趕出來的他創立了NeXT公司,隨后又收購了皮克斯公司。在他的帶領下,NeXT公司和皮克斯公司雖然歷經波折,但最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第一臺NeXT電腦上市前,喬布斯在一次講話中盛贊了這臺電腦:“我們造出了世界上最優良的電腦,從今以后,所有的電腦都會不一樣。”這句話體現的不僅僅是喬布斯的自負,更多的是喬布斯對NeXT公司的期望。雖然NeXT的第一臺電腦并沒有為喬布斯帶來成功,但之后的巨大成功甚至超過了喬布斯對該公司的期望值。因為喬布斯之所以可以重回蘋果公司,NeXT公司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皮克斯公司同樣沒有辜負喬布斯的期望。在給皮克斯公司所有股東的信中,喬布斯說要讓皮克斯成為世界第二的動畫公司,一來是因為喬布斯知道迪斯尼在動畫制作方面的實力,二來也是因為他是迪斯尼最大的個人股東,所以皮克斯屈居于迪斯尼之后,他勉強還能接受。在行業外的人看來,喬布斯未免過于自負了,然而事實證明,喬布斯的目標實際上是十分務實的。2001年年底,皮克斯公司與迪斯尼合作的第四部電影上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加上之前幾部動畫電影不俗的票房成績,皮克斯公司的收入已經突破25億美元,這足以使他的皮克斯公司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電影制作公司之一。為此,《商業周刊》曾評價說:“皮克斯將成為下一個迪斯尼,不是取代,而是下一個。”由此可見,喬布斯的自負確實是來自他自身的自信和實力。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像喬布斯這樣自負的人不計其數。年輕人如果沒有堅持自己決定的自負心理,那么很可能會導致什么決策都做不了。正如一句名言所說:“若事事要求民主,我們就會失去使用否決權的權利。”這告訴我們,作為正處于上升空間的年輕人來說一定要有些許自負,當然這種自負是來源于對自身決定的自信和對實力的肯定。
自負的亨利?福特
福特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就是這樣一位因為自負而獲得巨大成功的企業家。
1903年,亨利?福特與11位合伙人在密歇根州遞交了成立公司的申請報告,福特汽車公司正式成立。那時的美國,汽車業是一個新興領域,許多人都很看好這一新領域,消費者也因為新鮮感而愿意購買汽車,所以在福特汽車成立后僅幾個星期,便售出了一部A型汽車。成功來得如此之快,成立的當年,福特公司就取得了可觀的利潤。第一年,福特就得到了10萬美元的股息。面對這樣巨大的成功,福特并沒有失去自我,而是更清醒地認識到,要想以后在汽車行業中有所發展,就必須在汽車的質量和價格上下工夫。
于是,福特便提出了生產低檔車的建議。在他看來,汽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不應成為一種奢侈品而停留在上層社會,因為汽車遲早會進入千家萬戶。高檔車也許會引起人們的購買欲望,但真正能買得起的人卻很少。與之相對的就是廉價的低檔車,低檔車雖然配置方面不如高檔車,但其消費市場遠比高檔車廣闊。福特的想法很好,但如果他的市場預測錯誤的話,那么福特公司不但會遇到巨大的困難,甚至會在汽車市場上消失。因此,福特的建議遭到了毛森的堅決反對。毛森認為,公司應該迅速放棄中低檔汽車的市場而集中全力于高檔汽車。在毛森看來,生產高檔汽車不僅可以為公司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而且一旦成功,利潤會十分豐厚,重要的是福特公司在生產高檔車上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
即使毛森強烈反對福特的建議,但是福特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他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同時他也認為自己在精準預測市場方面具備出色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福特公司最終采納了福特的建議,開始研發低檔車。為了制作一款簡單、輕便、耐用、容易修理且便宜的車型,福特可以說是絞盡腦汁。最終他決定簡化汽車構造,這個決定又遭到了毛森的反對。在福特全心研發低檔車時,毛森設計出了一個裝空調的豪華車并準備生產。福特堅持不更改自己的決定,并且反對生產毛森設計的豪華車型。毛森一怒之下,將持有的福特股票全部出售,離開了該公司。隨著毛森的離開,另外擁護毛森的四位董事也退了股。福特買下了他們的股票,從此對公司有了絕對的支配權。
在福特得到了公司絕對的支配權之后,公司自然就對低檔車的設計更加關注。經過幾次修改,福特的新設計終于定型了。這款車型就是福特牌T型車。車型設計工作完成后,福特就決定大批量生產T型車。他相信T型車是可以打開市場的,事實也正如福特所預料的一樣。市場對T型車的需求量十分大,以至于公司正常的產量根本就供不應求。于是,福特又果斷地買下了底特律高地公園近400畝土地用來建設工廠,他要把高地公園變成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公司。隨著T型車在市場上的銷量不斷增加,福特公司達到了發展的頂峰——占據了世界汽車市場68%的份額。
福特公司的巨大成功與亨利?福特本人的自負是脫離不了關系的。如果福特輕易聽從了毛森的建議,不堅持自己的想法,那么著名的T型車就不會誕生了,福特公司自然也就不會那么快成長為世界汽車業巨頭。福特的這種自負雖然沒有喬布斯那么狂妄,但是與喬布斯相同的是,兩個人的自負都是來自對自身實力的自信,而不是來自于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