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超越自我:個人職業(yè)素養(yǎng)要不斷提升(4)
- 店員易犯的88個錯誤
- 趙凡禹主編
- 3520字
- 2014-01-23 10:50:38
如果是在酒店等在開放式的服務空間中迎接顧客,店員就一定要記住“五步目迎,三步問候”的原則。所謂目迎就是行注目禮。當顧客已經過來了,店員就要轉向他,用眼神來表達關注和歡迎。注目禮的距離以五步為宜,在距離三步的時候就要微笑問候“您好,歡迎光臨”等。
2.微微鞠躬
迎接顧客時為了表示對顧客的尊敬,很多服務場所的店員都會向顧客行鞠躬禮。那么怎樣的鞠躬是合適的呢?按照一般的慣例行15度的鞠躬即可,這樣就可恰到好處地表示敬意。
3.面帶微笑
微笑是最好的歡迎詞,店員在迎接顧客的時候要始終面帶恰到好處的微笑,表現出禮貌、親切等等。但是,笑也要把握分寸,切忌不合時宜的大笑,否則會讓顧客感到莫名其妙,從而產生排斥感。
4.用眼神說話
禮儀要注重細節(jié),如果你面帶微笑但眼神淡漠,服務就會顯得生硬。一個優(yōu)秀的店員,眼神也要流露對顧客的感情,這樣才能令顧客感受深刻。眼神的表達要經過系統(tǒng)訓練,除了喜、怒、哀、樂這四種基本表情之外,還要表現出貼切、真誠、熱忱、關注等感情,努力做到“眼睛會說話”。
銷售服務禮儀。銷售過程中,店員一定要把握禮儀的細節(jié)。比如如何引導顧客在店內選購商品、如何禮貌地向顧客展示商品等等,做好了這項工作,不僅會對銷售起到促進作用,而且也會使顧客對門店產生良好的印象。
1.禮貌引導顧客
由于顧客不熟悉店面環(huán)境,很多時候店員要主動引導顧客。而禮貌的服務和明確的引導手勢,會讓顧客感覺到更貼心。在引導過程中,女性店員的標準禮儀是手臂內收,然后手尖傾斜上推“請往里面走”,顯得很優(yōu)美;男性店員要體現出紳士風度,手勢要夸張一點,手向外推。同時,站姿要標準,身體不能傾斜。
2.主動展示商品
在店員向顧客展示樣品等互動性的商務活動中,店員的服務禮儀非常重要。店員或向顧客展示產品的過程是買賣雙方的社交過程,店員服務禮儀不到位,將對行銷活動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店員在導購過程要堅持“主動、積極、熱情”的原則。
3.手勢眼神配合
銷售中要注重手勢和眼神的配合,同時還要觀察顧客的反應。比如說指示給顧客某個固定的座位,說明之后,要用手勢引導,在固定的位置處加以停頓,同時觀察顧客有沒有理解。這個過程就體現出肢體語言的美。同時要說“請這邊坐”等敬語。
送客離店禮儀。送客禮儀是接待工作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處理不好,就將影響整個接待工作,使接待工作前功盡棄。不僅如此,從某種角度來說,送客禮儀甚至更重要,每一次禮貌地送別顧客很可能是下一單成功成交的開始。
1.雙手奉上商品
成交后遞交商品給顧客時,注意要雙手奉上。應該也是左下右上,對方也可以左下右上,或者直接提走。注意到這些肢體語言的服務細節(jié),能夠讓顧客感到對方一心為他著想,自己受到了尊重。
2.文明的結賬
在顧客結賬的時候,店員應該盡可能采取站立姿態(tài)。迎接顧客要站起來,收錢之后,坐下來把賬結完,然后再站起來,向顧客道謝,把發(fā)票和找給顧客的錢或者信用卡還給顧客。
3.禮貌送別
送顧客離店的時候有規(guī)范的要求,要使用發(fā)自內心的敬語,諸如“謝謝您的光臨,請走好”。還要用肢體語言表示感謝,鞠躬的角度達到 30度以表示衷心感激,然后迅速直起身體來,目送顧客離開。
去梯言——
?營業(yè)繁忙時,店員可能會同時接待幾位顧客。這就要求店員做好接待安撫顧客的禮儀,接待有序顧客來到柜臺前有先有后,店員應按先后依次接待服務,在營業(yè)高峰時更應如此,做到“接一、顧二、看三”,即手上接待第一位顧客,眼睛照顧第二位顧客,嘴里招呼第三位顧客,對其他顧客則微微點頭示意,安撫好對方的情緒。
★9.不要讓心態(tài)阻擋了成長的路
情景故事
某鞋城導購蘭蘭是個心氣頗高的女孩,從事導購工作已經一年了,但她始終找不到歸屬感,覺得自己也許不該做這個工作。一次,蘭蘭因為退貨問題跟一名顧客發(fā)生了沖突,店長要求蘭蘭向顧客道歉,蘭蘭委屈極了:明明沒有做錯什么,憑什么就得給人低頭呢,就因為是服務工作?
從那以后,蘭蘭工作起來總是懶懶散散的,一天心不在焉,銷售業(yè)績越來越差,犯的小錯卻越來越多,終于有一天被辭退了。
問題分析
蘭蘭所犯的錯誤就是輕視了自己的工作,因而失去了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最終只能落得被辭退一途。我們都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工作本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勞動是卑賤的,那么你永遠也不會從自己的勞動中學到經驗和技能,永遠也不可能獲得事業(yè)成功。
生活中,有很多店員都在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低人一等的。他們身在其中,卻無法認識到其價值,只是迫于生活的壓力而勞動。他們輕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自然無法投人全部身心。于是這些店員在工作中敷衍搪塞、得過且過,并將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擺脫現在的工作環(huán)境上,這樣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會有所成就。其實,每一份工作或每一個工作環(huán)境都無法盡善盡美,你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去應對,否則什么工作你也無法做好。
店員講堂
一個人如果視工作為樂趣,就會積極地去投入、去努力,并從滿意的結果中體會到快樂,于是便有了“努力工作——取得成果——感受快樂”的良性循環(huán)。而一旦把工作當作一種煎熬,人便會心生不滿,凡事抱怨,敷衍了事,從而一事無成。說到底,還是自己心態(tài)的不同,結果才不同。因此,店員在工作中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
1.熱情的心態(tài)。那些充滿樂觀精神、積極上進的店員,無論做什么事都會干勁十足,神情專注,心情愉快,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把握機會,一心想把工作做得更好。當一個店員喜愛他的工作時,這是很容易就能看出來。他十分投入,盤點、理貨、銷售……其表現出來的自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專注和謹慎,非常明顯。而在那些視工作為應付差事、枯燥乏味的店員那里,看到的只能是懶散、拖拉,算盤珠子一樣,不撥不動。
2.主動的心態(tài)。不要總等著店長、經理吩咐才去做事,有很多的事情也許沒有人安排你去作,但如果你去主動的行動起來,你不但鍛煉了自己,同時也為自己爭取升職積蓄了力量,但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別人來告訴你時,你已經很落后了。
3.負責的心態(tài)。作為店員,當工作中出現問題,如果是自己的責任,應該勇于承認,并設法補救。慌忙推卸責任并置之度外,以為店長和經理沒察覺,這種做法是很愚蠢的。如果你已經是在推卸責任而領導仍然用你的話,那并不說明他贊同你的做法,或許僅僅是因為他一時找不到人,而你又有其他長處可用;或者他是不愿當眾揭穿你推卸責任的行為。但是,在領導的心目中,早已把你定位成了一個并不可靠的人。
4.空杯的心態(tài)。正所謂干到老,學到老。不要自恃老資格或經驗豐富,就不再積極學習。零售業(yè)競爭在加劇,實力和能力的打拼將越加激烈。誰不去學習,誰就不能提高,誰就不會去創(chuàng)新,誰的武器就會落后。同事是老師;上級是老師;顧客是老師;競爭對手是老師。學習不但是一種心態(tài),更應該是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5.自信的心態(tài)。自信是每個店員都必須具備的心態(tài),沒有了自信就沒有的行動。我們對自己服務的商店充滿自信,對我們的產品充滿自信,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對未來充滿自信。自己是將優(yōu)良的產品推薦給我們的顧客去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的一切活動都是有價值的。如果店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產品,又怎么樣說服別人相信自己的產品呢?如果你充滿了自信,你也就會充滿了干勁,你開始感覺到這些事情是我們可以完成的,是我們應該完成的。
6.包容的心態(tài)。作為店員,你會接觸到各種各樣顧客。這個顧客有這樣的愛好,那個顧客有那樣的需求。做服務行業(yè),包容與耐心必不可少,我們是為顧客提供服務的,滿足顧客需求的,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包容,包容他人的不同喜好,包容別人的挑剔。
7.堅韌的心態(tài)。工作中,店員通常都會遇到被人拒絕或面子上不好過的事情,例如,派發(fā)資料時,遇上拒接的情況;向顧客推介時,顧客冷淡地走開……店員應正確對待該行業(yè)的工作,在遭受拒絕時認為自己本身并沒有任何損失,反而增長了見識,學會在逆境中調整心態(tài),不要輕易灰心,讓自己再堅韌一點。
8.給予的心態(tài)。欲要求之,必先予之。沒有給予,你就不可能索取。我們要給予我們的同事以關懷;我們要給予我們的顧客以服務和滿足需求的產品。給予,給予,還是給予。唯有給予是永恒的,因為給予不會受到別人的拒絕,反而會得到別人的感激。
去梯言——
你的工作價值,需要良好的心態(tài)來支撐。事實上,在這個多變的世界里,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我們的心態(tài)。工作中往往會遇到一些令我們不如意的事情,此刻便需要我們平衡心態(tài),把事情仔細分析,找出問題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并用公正的心態(tài)去思考解決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將工作繼續(xù)進行下去,并越做越好。
★10.不要把自己僅僅當成“打工仔”
情景故事
一位顧客來到專賣店里,打算買一個新款PSP。但是在看過標價后,卻覺得很詫異:專賣店里這款PSP的價格跟他在官方網站上看到的相差1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