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路標,爭議不斷

企業經營的新路標在哪里?企業家共同的口頭禪是“互聯網思維”。然而,各路人馬又爭議不斷。

李彥宏在2011年的百度聯盟峰會上說:“傳統產業對于互聯網的認識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傳統領域中都存在一個現象,就是他們“沒有互聯網的思維”。其意思是指基于互聯網的特征來思考企業的經營問題。此話題當時并沒有引起重視,卻由此打開了爭論的潘多拉盒子。有關互聯網思維的爭論,在中國企業界深刻而廣泛:馬云和王健林的1億賭注、雷軍和董明珠的10億賭注,均集中體現了新舊思維的碰撞。當然最典型的還是“2014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上的火爆爭論。

爭論之一:互聯網僅僅是工具

2014年8月22—24日在河南鄭州召開的中國企業家峰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演講中直批互聯網思維顛覆論。

“近年,互聯網概念被炒得火熱,好像有了互聯網就有了一切,互聯網可以顛覆一切傳統企業。前幾天跟企業家朋友聊起來,大家都認為互聯網概念被過分夸大了,以至于在社會上產生兩種極端心態。一種是恐懼,覺得傳統產業必將被互聯網顛覆,怕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眼看著生存空間被擠壓,有些不知所措。而另一種就是浮躁,表現為迷信互聯網,認為互聯網包治百病,只有互聯網公司才能成功。急于求成,想通過互聯網概念快速融資上市,而忽視了健康企業的核心要求,對價值鏈構建的需要。

不可否認,互聯網的確是帶動了行行業業的企業各個環節的變化。今天開發人員可以直接跟客戶互動,從而讓產品更加貼近客戶需求。軟件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快速,營銷方式上不同于以往的硬廣告的推廣:利用社交媒體和互動營銷,企業可以把推廣更精準地做到他們需要的客戶群去。在銷售渠道上,在線模式的確給了用戶更多便捷,也降低了廠商渠道的成本。而服務上有了在線的咨詢,論壇用戶之間的互動等多樣的方式,使得上門服務的需求也大大降低了。

互聯網的確是帶來了進步,而且互聯網對某些行業所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是革命性的,比如說對媒體行業,對游戲產業,以及對部分電子行業。但是顯然互聯網并不能代替一切,它不能代替產品的創新、不能代替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和供應鏈管理。互聯網并沒有、也不可能顛覆傳統產業的根本價值,核心價值。好比它是推動前兩次革命的蒸汽機和電力,它是解放生產力的工具。我們可以用它來改善業務模式,來促進效率。

因此,傳統行業的企業大可不必對互聯網有恐懼和抗拒的心理,互聯網金融給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的投資理財手段,但是并不能改變傳統金融的核心價值,就是風險管理。打車軟件能夠給乘客和出租車司機帶來便捷,但是它不能取代開車司機,也不能代替乘客,實際上它本質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未來電子支付的用戶,以及他們銀行卡的價值。智能手機廠家可以通過手機向用戶推薦應用,擴展盈利空間,但是并不能取代手機研發和生產制造的價值。

所以,我們既要張開雙臂擁抱互聯網,同時又不能神化它。互聯網并沒有改變大多數傳統行業的本質,也不會改變傳統行業,因為它無法取代它們的核心價值,它只是傳統產業改進業務流程、提升效能的工具。通過互聯網的喧囂,我們可以看到其內核仍然是服務好客戶,做好產品。我想我們都應該向一家企業學習,這家企業是華為,他們一方面積極通過互聯網來改造自己的業務模式,而另一方面堅持倡導“少必深”的精神,專注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這樣的企業,我們認為不但不會被顛覆,而且在互聯網時代會變得越來越強。”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40823/103120099728.shtml新浪財經。

總之,楊元慶先生認為:互聯網僅僅是一種工具,并沒有產生顛覆性效果。然而在同一個論壇上,復星集團的梁信軍先生完全表示了不同觀點。

“今天我看大家說話都很坦誠,所以我也想講一點尖銳的話。我不太贊成楊總的提法,我過去跟楊董事長的觀點完全一樣,我認為互聯網就是一個工具,什么人都可以用。近兩年來我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已經無條件地向互聯網全面投降、全面擁抱,我已經不再持有傳統的觀念,認為這是一個工具,什么人都可以用。我認為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已經能夠改變經營環境。

關于移動互聯網這個問題我想談三個重要的觀點:第一,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整個經濟規模會是美國的3到4倍;第二,移動互聯網的規模將是PC互聯網的十幾倍大;第三,移動互聯網跟傳統行業嫁接之后誕生的是新行業、新產品,跟你原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并且它的規模可能會數倍于原來的傳統行業。當然我認為不單單是移動互聯網的純業態,要包含O2O的,也包含伴生著移動互聯網會增長出很多傳統新的行業。”http://laixin.baijia.baidu.com/article/27029百度百家。

爭論之二:互聯網導出新商業模式

如果說互聯網是一個工具,只可能改變企業銷售渠道,如果說互聯網重構了企業的運營環境,一定會出現新的商業模式。對此,楊元慶也不認同,而且不點名地批判了新商業模式的代表小米。

“某些企業希望利用互聯網迅速獲得商業成功,甚至把其他環節都外包了,主要是放在營銷環節上,希望獲得快速的成功,從而圈來資本市場的錢。他們不去琢磨如何苦練企業的內功,怎樣做好研發、把住產品質量、管理好供應鏈、做好售后服務等等。那么這樣的業務模式,將會證明最終是行不通的。他們要讓用戶總是饑餓著,產品質量、售后服務頻頻出現問題,消費者投訴不斷。他們忘記了企業成功的短板理論,這絕對不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40823/103120099728.shtml。

在雷軍回應此問題之前,劉強東做了搶答。

“先進的供應鏈會打敗落后的供應鏈,比如小米。不管是手機還是品牌公司,最大的敵人是庫存。小米顛覆傳統手機的背后,就是把所有中間環節砍掉,砍掉了傳統手機的三級代理制,就這一個環節能砍掉30%左右的成本。最重要的是,公司和用戶之間的鏈條非常直接。這種直接的關系,最大的好處是減少了庫存壓力,可以根據用戶的預約數來確定產量。小米的成功核心還是提升供應鏈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因為傳統賣手機的都要通過渠道,因為品牌商不直接接觸用戶,而采用層層批發的方式。過去做手機效益很低,從手機出來到鋪完渠道要15天時間,現在當天就可以。我們希望5-7年之后,京東商城60%的貨物從工廠大門直接送到家里去,我們現在已經跟手機品牌商合作,比如說一個手機品牌還沒有生產下來的時候,我們預售2分鐘預定了30萬臺。以前要送到京東的庫房,再送到配送站,配送員再送到客戶的家里。這里我們的機器直接送到配送站,連庫房都跳過去,配送員直接出發送到客戶家里去,我們做了數百個城市,連農村的用戶都在24小時收到貨了。”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5/145473.html。

事實上,商業模式包括價值創造和價值傳遞兩部分,任何其中一部分的革命性變化都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楊元慶和劉強東都強調了不同的階段。互聯網時代,所有行業都不能置身世外,都必須轉型。轉也得轉,不轉也得轉,倒逼轉型會發揮威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時代會無情地淘汰那些所謂的激進企業家明星,會不斷地迸發新穎甚至是新奇的商業模式,草根創新英雄會崛起。馬云說:“傳統企業家對互聯網模式往往先是看不見,然后看不起,最后來不及”。這句話也許是有關互聯網思維的金玉良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岚皋县| 怀宁县| 扬中市| 大名县| 桂阳县| 镇江市| 获嘉县| 南华县| 扬州市| 定安县| 房山区| 微山县| 泸州市| 大同县| 岳西县| 海口市| 当雄县| 牟定县| 那坡县| 达州市| 渝中区| 綦江县| 察雅县| 高州市| 固始县| 登封市| 巴东县| 酒泉市| 靖远县| 韩城市| 余干县| 张家口市| 庆安县| 武强县| 荥阳市| 临夏市| 佳木斯市| 丽江市| 平潭县|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