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不可破譯,難以理解及神秘

首先,無意味(insignificance)和無意義(meaninglessness)并不相同,但這些詞作為形容詞時——“無意味的”和“無意義的”,有時可以互換使用。無意義指向的是那些本身不具有重要意義的事物,它可以是一個人抓不住的,或無法理解的事物,也可以視為意義不統(tǒng)一的事物。在第一種情況下,如生活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的某些符號,它們拒絕發(fā)送它們所承諾的意義。比如,對大多數(shù)外國游客來說,日本巴士上的說明性文字便是無意義的,盡管對本地人和外地游客來說,上下文語境有助于識別這些符號,但游客無法弄懂這些隱含的所指,也無法通曉這種符號所代表的實際內(nèi)容。因此,日本文字是主觀而非客觀上的無意義,這就是為什么某些信息對接收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但它不會就此停止,依然作為表意的符號。如果外國人學習語言足夠努力,他們的感知就會從無意義變得充滿意義,就會產(chǎn)生早期的符號意識體驗,在第一次接收過程中,“無意義”指的是“不可破譯”。

在第二種情況下,“無意義”也可以成為一種符號,它的內(nèi)容你能理解,但與嚴密的邏輯無關(guān)。日本公交車上經(jīng)常令外國人困惑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司機的行為姿勢。每當一個新司機上車,他或她(大部分是他)就會在乘客面前脫下帽子并鞠躬,大多數(shù)外國人能理解這種動作的意義是表達尊重。這樣看來,此姿勢意義對他們來說并非不可破譯,它的符碼意義和許多姿勢符碼類似,在全球范圍內(nèi),放低身體的某些部位或動作表示謙遜。但來到日本的外國游客,可能會覺得這種姿勢動作難以理解。難以理解就是無意義的第二個方面。通常,游客們不會無視這個符號代表的意義,但卻不明白這個符號指向誰(對誰鞠躬)。司機上車、鞠躬,卻并沒有乘客鞠躬回應(除了一些尷尬的外國游客),當?shù)厝松踔翛]有人注意到司機鞠躬,然而日本司機一遍又一遍地做這個動作,且不敢有絲毫怠慢。外國人想知道他們?yōu)槭裁催@么做,那是毫無意義的。

當然,這也是主觀而非客觀層面上的無意義。事實上,這種姿勢作為表意的符號,表面上看起來毫無意義,不是因為它本身無意義,而是源于外界因素——外國游客對日本文化缺乏了解。在第一個例子中,用日本文字寫的說明對作為解碼者的外國人來說毫無意義,因為他們忽略了把點和線的圖案與精確的語義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的語言編碼,正如前文所言,學習日語會將無意義變得有意義。在第二個例子中,鞠躬姿勢對外國人來說也是沒有意義的,但并非不可破譯,而是讓人難以理解。外國人忽視了與這些姿勢相關(guān)的文化符碼,這種姿勢不是精確的語義內(nèi)容(明確的“尊重”語義),而是語用內(nèi)容。隨著游客對日本文化熟悉程度的提高,它們會將這種無意義轉(zhuǎn)換成有意義。他們會明白,日本文化中有著許多與西方文化不同的語義內(nèi)涵和語用要求,文化空間分隔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日本,口頭語言和姿勢規(guī)則都必須適應這種不同的分隔感。

迄今,皮爾斯具有傳奇色彩的符號定義隱含地支持了這兩種理解無意義的方式。如果符號是“一物代另一物,是對某人在某語境而言”,接收者可能無法將符號的“某物”與它所代表的“另一物”聯(lián)系起來,即無意義也代表不可破譯。他或她也可能無法理解符號指向誰,即難以理解,也是無意義。

這種差異讓人們可以更好地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這要歸功于符號的識別和接收,盡管它還沒有完全發(fā)送它含有的內(nèi)容。在第一個例子中,外國游客忽略了用日本文字寫的說明所代表的含義,而且他們認為這些說明的內(nèi)容只是指向當?shù)爻丝汀_@就是他們?nèi)匀话堰@些說明當作符號,卻又認為它們毫無意義(不可破譯)的原因。在第二個例子中,外國游客不知道鞠躬儀式指向誰,但他們依然相信它一定代表某種意義。對外國游客來說,這樣的儀式符號是無意義的(難以理解的),但這并不影響它作為有意義的符號而存在。

然而,當一個符號代表的意義以及指向被忽略時,又會發(fā)生什么呢?第三個例子同樣與日本公交車有關(guān),但情況更為復雜。如果人們忽略了語義和語用符碼,符號能被識別成一個意義的承諾嗎?在晚上乘坐日本公交車時,人們常常會看到一些麻繩串兒結(jié)在欄桿上,對大多數(shù)外國人(如果不是所有外國人的話)來說,無論是在“不可破譯”的意義上(不清楚麻繩串兒代表什么),還是在“難以理解”的意義上(不清楚麻繩串兒指向誰),這些麻繩串兒看起來都毫無意義。但是,這類麻繩串兒仍然被視為符號,且是一種頗具意味的承諾。一個經(jīng)常乘坐公共汽車的乘客很快就會意識到:(1)只有麻繩串兒出現(xiàn),而非其他的物質(zhì)材料出現(xiàn);(2)它們總是在同一欄桿上、用同樣的方式打結(jié)。因此,哪怕外國乘客不知道這些麻繩串兒代表什么意義或者指向誰,他們也會開始意識到,在世界上,這些麻繩串兒是某種圖案,在日本公交車上看到的麻繩串兒無意義,因為它既無法被破譯又難以被理解。

這是“無意義”的第三個定義:從“神秘”意義上說,無須語義和語用功能的事物是無意義的,這種觀點也體現(xiàn)在皮爾斯的符號定義中。符號不僅代表某種事物和指向某人的東西,而且這種意義的代表和指向都基于“某一方面”。當外國乘客經(jīng)常在日本巴士的欄桿上看到一串串的麻繩時,這些串兒在他們看來不僅在不可破譯和難以理解的層面上無意義,同時也在神秘層面上無意義,因為它們既不可破譯,也難以理解。然而,它們看起來仍像是有意義的符號,并引發(fā)一種微妙的、神秘的甚至是令人不安的具有意味的承諾,這源于它們的圖案特征:麻繩串兒不會以任何其他材料、形狀出現(xiàn),也不在其他位置出現(xiàn),因此它必定指向某種意義。換句話說,物質(zhì)性存在只有某些部分被反復選擇,而其他部分則被丟棄。這一事實表明:這種選擇很可能是某方面的可感知的表達,在這種表達中,符號對某人而言意味著某物。如果乘客們忽略了“某物”,是因為他們忽略了“某人”,他們認為這些麻繩串兒源于一種意味的承諾,如果是這樣,那么這種承諾是如此無力,以至于只能領(lǐng)會到其抽象的可能性,但這也足以預示符號意義的顯現(xiàn)。頻繁乘坐日本巴士而感到困惑的乘客,最終會意識到,這些麻繩串兒實際上是在巴士扶手上用于捆綁宣傳單頁的“遺留物”,這些宣傳單頁在清晨被分發(fā),大部分在夜間消失了,也可能是被其他乘客帶走了。因此,麻繩串兒是宣傳單頁的指示性遺留物,這種做法在日本公共交通中是不足為奇的。

如果說第一個例子中的無意義是通過熟悉符號背后的語言符碼而轉(zhuǎn)變?yōu)橛幸饬x,第二個案例中則是通過熟悉的符號背后的文化符碼轉(zhuǎn)變?yōu)橛幸饬x,在第三個例子中,經(jīng)驗觀察使乘客能夠把可能的隱含意義和實際的意義聯(lián)系起來,只有在不同時間重復乘坐同一輛公共汽車,才能把這種神秘弄懂,甚至變得對它習以為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县| 淮北市| 吉木萨尔县| 河池市| 无棣县| 盘山县| 旬阳县| 从化市| 买车| 化州市| 北宁市| 福泉市| 平阳县| 扶绥县| 普兰店市| 老河口市| 磴口县| 旬邑县| 五常市| 东平县| 东兰县| 潼关县| 理塘县| 都兰县| 承德县| 彰武县| 清原| 石嘴山市| 江源县| 杭州市| 凯里市| 雷山县| 昂仁县| 通江县| 老河口市| 伊川县| 泰宁县| 神农架林区| 万安县| 宁都县|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