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無意味:后物質時代的意義消減
- (意)馬西莫·萊昂內
- 437字
- 2020-05-28 18:32:07
1.3 無意義類型與符號類型
再次總結,一個符號可能因其語義內容而非語用功能被忽略而變得無意義(不可破譯性的無意義),相反,它也可能因為語用功能而非語義內容被忽略而無意義(難以理解的無意義,即俗語“此舉無用”),或者它可能因為語義內容和語用功能都被忽略而無意義,但它并未失去作為有意義符號的可能性(頗為神秘的無意義)。
這三種分類不同于皮爾斯符號學的符號三分,它們通過有趣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每一種符號類型都有特定的且居于主導地位的無意義范圍。規(guī)約符號(symbol)可以在不可破譯的層面上無意義,但幾乎不會因為難以理解或者神秘而無意義,識別規(guī)約符號意味著必須指向某人,盡管它代表的具體意義被忽略了(日本公共汽車上說明性文字的例子),同樣,識別像似符號(icon)暗示它必須代表某個東西,盡管它具體指向的對象被忽略了(日本公共汽車上鞠躬儀式的例子)。最后,識別指示符號(index)意味著必須對某人而言在某方面代表著某事物,盡管它所代表的“某物”和它所代表的“某人”都被忽略了(日本公交車上的麻繩串兒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