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革及革制品品質(zhì)檢驗
- 曾運航 張琦弦
- 2417字
- 2020-05-28 18:31:21
2.4.1 毛被和皮板的品質(zhì)檢驗
制裘原料皮的品質(zhì)評價以感官檢驗為主,定量分析檢測為輔。檢驗對象包括毛被和皮板兩部分,其中毛被的品質(zhì)更為重要。
1.毛被
毛被的品質(zhì)檢驗指標有長度、密度、粗細、顏色、色調(diào)、花紋、光澤、彈性、強度、柔軟度、耐用性以及成氈性等,通過這些指標可以綜合評價毛被的品質(zhì)。
(1)毛的長度、密度。
毛的長度與密度決定了毛皮的保暖性,毛越長越密則保暖性越好。通常對上乘產(chǎn)品使用的定性語言有毛長厚密,底絨豐足、細柔、靈活,針絨俱佳等,大多數(shù)的冬皮具有這類特質(zhì)。對稍差的產(chǎn)品的定性語言有毛被略空疏(略短薄),毛顯粗糙、光澤不足,毛欠靈活、欠成熟,針毛略短缺等,這種產(chǎn)品多屬于早春皮和晚秋皮。春皮和夏皮多為毛被空疏、短薄、粗澀并粘亂,針毛略有彎曲。部分制裘原料皮的毛的長度、密度和細度見表2-19。
表2-19 部分制裘原料皮的毛的長度、密度和細度

(2)毛的粗細。
毛的粗細常用細度(μm)表示,部分制裘原料皮的毛的細度見表2-19。一般規(guī)律是“細絨細針底絨足,粗針粗毛底絨疏”。但品種不同,對毛被粗細的要求不同。例如,綿羊皮毛粗則花彎堅實、清晰,毛細則花彎軟而松散;野生毛皮若毛細絨足則質(zhì)量好,反之則差。
(3)毛被的顏色、色調(diào)及花紋。
毛被的天然顏色、色調(diào)和花紋決定著毛皮的價值。如紫貂、海龍皮均以天然色澤著名,價值非常高。在家養(yǎng)的毛皮動物中,為了迎合顧客要求,已培育出彩狐、彩貂、彩兔等新品種。另外,常將低檔皮(如家兔皮、狗皮等)進行深加工,仿染成高檔的水貂皮、豹皮等。
(4)光澤。
毛的光澤是指洗凈的毛對光線的反射和透射能力。毛的光澤取決于鱗片的形狀、數(shù)目、排列方式、覆蓋緊密程度以及毛的透明度等因素。根據(jù)光澤的強弱,可分為玻光、絲光、銀光和弱光四種。例如,安哥拉山羊毛鱗片平闊,緊貼于毛干上,手感光滑,本身為半透明體,故呈玻光;細毛綿羊毛表面曲率大,光漫反射大,因此光線特別柔和,近似于銀光。化學(xué)藥品和細菌的侵蝕都會損傷鱗片層,導(dǎo)致光澤晦暗、僵澀,使光澤質(zhì)量降低。
(5)彈性。
彈性是指對毛施加外力時毛會發(fā)生形變,當(dāng)外力消失后毛恢復(fù)其原來形狀的能力。彈性直接影響毛被的外觀。彈性好的毛被,經(jīng)擠壓或折疊后,抖開不留壓折痕;彈性差的毛被,經(jīng)擠壓或折疊后,壓折痕難以消失或不消失,造成不良外觀。
(6)柔軟度。
柔軟度用手和皮膚觸摸毛被來評定。柔軟度分為四等:很柔軟(細毛綿羊毛),柔軟(貂毛),半柔軟(猸子毛),硬(獾毛)。毛被的柔軟度取決于毛被的構(gòu)造,即毛細度與毛長度的比值、有髓毛與無髓毛的比例等。例如,由針毛組成的獾皮,其毛被粗硬;安格拉兔毛因長度與細度比值大而柔軟;由無髓毛組成的細毛綿羊毛柔軟。
(7)松散與成氈。
毛皮要求毛被松散、靈活而不成氈。成氈是毛在外力作用下散亂爬動的結(jié)果。當(dāng)毛在皮板上不能自由移動時,在外力作用下就會產(chǎn)生彎曲纏結(jié),從而形成不可逆的氈結(jié)。成氈的因素包括毛鱗片密度、形態(tài),毛的卷曲,以及酸、堿介質(zhì)等。例如,狐皮的毛又長又細又柔軟,易成氈,因此在加工中要采取相應(yīng)措施以避免成氈。
(8)耐用系數(shù)。
耐用系數(shù)大多表示毛皮的穿用壽命長。根據(jù)實測,將最耐用的海龍毛皮和水獺毛皮的耐用系數(shù)定為100,其他毛皮與其相比較得出相應(yīng)的耐用系數(shù)。例如,貂熊毛皮100,黑熊毛皮和棕熊毛皮94,河貍毛皮90,海豹毛皮80,金錢豹毛皮75,水貂毛皮70,阿拉斯特羊羔毛皮65,紫貂毛皮45,狐毛皮40,海理鼠毛皮25,黃狼毛皮25,灰鼠毛皮25,家兔毛皮20,毛絲鼠毛皮15,山羊毛皮15,鼴鼠毛皮7,山兔毛皮5。
2.皮板
皮板的品質(zhì)主要通過厚度、面積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1)厚度。
皮板厚度取決于動物種類、路別、性別、獸齡、獵宰季節(jié)、部位以及防腐方法等。皮板厚度隨獸齡增加而增加,雄性比雌性皮板厚。同一張皮,背脊部、臀部最厚,其次為兩側(cè),腹肷部最薄。鹽濕皮厚度變化不大;鹽干皮和甜干皮厚度減小。
(2)面積。
皮板的面積也與動物的種類、獸齡、性別及防腐方法有關(guān)。同種動物皮,雄性比雌性面積大;成年獸皮比幼獸皮面積大;鹽濕皮比鹽干皮面積大;撐板皮比甜干板皮面積大,但撐板皮因干燥過度,加工回軟困難,故不宜采用。
3.其他因素
制裘原料皮的品質(zhì)優(yōu)劣還與原料皮的強度(包括毛的強度、皮板強度以及毛與皮板的結(jié)合牢度)密切相關(guān)。
(1)毛的強度。
毛的強度表示毛的結(jié)實程度,常用絕對強度和相對強度來表示。絕對強度是指單根毛纖維被拉斷時所用的力,單位為N;相對強度是指單根毛纖維拉斷時,單位橫截面積上的斷裂力,單位為N/cm2。毛的絕對強度與毛的細度、構(gòu)造、種類有關(guān)。例如,細毛綿羊毛的絕對強度為0.079~0.0993N,駝毛的絕對強度為0.45~0.6N,家兔絨毛的絕對強度為0.018~0.031N,山羊絨毛的絕對強度為0.045~0.05N。毛的強度大,其使用壽命長。水獺毛強度大,耐用系數(shù)為100;而馴鹿毛強度極差,易折斷,非常不耐用。
(2)皮板強度。
皮板強度取決于動物的種類、屠宰季節(jié)、膠原編織、乳頭層厚度等因素。膠原纖維粗壯而緊密的皮板強度高,纖維細弱而疏松的皮板強度低。例如,細毛綿羊皮的乳頭層發(fā)達,纖維編織疏松,其中毛囊、脂腺、汗腺、血管、淋巴管、豎毛肌等密布,故乳頭層空松,整個皮板的抗張強度低。水貂皮雖然小而薄,但其膠原纖維粗壯,編織緊密,抗張強度比綿羊皮大1~2倍。同一張皮,臀部因厚實緊密,其皮板的抗張強度高;而腹肷部因纖維編織疏松,其抗張強度低。
(3)毛與皮板的結(jié)合牢度。
毛與皮板的結(jié)合牢度是指毛長在皮板上的牢固程度。該牢度取決于動物種類、毛囊深入乳頭層的深度、毛囊包裹毛纖維的緊密程度、毛的季節(jié)性及成熟期等因素。毛囊越深、包裹毛纖維越緊,毛的牢固度越大。例如,水貂毛長得牢固的原因是毛囊深、包裹緊而且毛球呈鉤狀。春皮毛的牢固度差是因為毛過熟、毛根已角質(zhì)化,毛球與毛乳頭開始脫離而進入換毛期。原料皮處理不當(dāng)也會造成毛與皮板結(jié)合牢度降低,造成毛松、溜針、掉毛、脫毛等缺陷。鮮皮未及時干燥、防腐,或貯存條件失當(dāng),受細菌、霉菌等微生物侵蝕都會降低毛與皮板的結(jié)合牢度,使原料皮質(zhì)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