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革及革制品品質檢驗
- 曾運航 張琦弦
- 2573字
- 2020-05-28 18:31:19
2.1.2 羊皮的品質檢驗
羊皮分為山羊皮和綿羊皮。制革用的山羊皮和綿羊皮常稱為山羊板皮和綿羊板皮,指針毛多、絨毛少,不宜用于制裘的山羊皮和綿羊皮。
山羊板皮的品質主要取決于皮板的固有品質,同時與皮板的面積大小、傷殘輕重等密切相關。在品質檢驗時,首先要按照皮板厚薄、厚薄均勻程度、板面粗細程度、油性大小、彈性強弱、毛被特征等鑒定板質的優劣,然后結合傷殘輕重、傷殘面積大小等確定其等級。
國家標準GB/T 8132—2009《山羊板皮檢驗方法》適用于山羊板皮的檢驗。下面根據該標準介紹山羊板皮的術語和定義、抽樣、檢驗儀器與條件、檢驗方法和檢驗結果判定等。
1.術語和定義
(1)疔傷(boil injury):有紅、白疔之分,面積似綠豆粒大小。紅疔指傷處帶痂皮,板面透明發紅,甚至潰爛成洞,白疔指傷處痂皮已脫落,板面透明發亮顯暗白色。
(2)痘傷(pox injury):板面上呈現大小不一的鼓泡,泡內有淡黃色的粉末,對應的皮表處凹陷或帶小疙瘩。
(3)疥癬板(skin of scabies and ringworm):被毛枯燥粘亂,皮表處帶痂皮,板面粗糙,光澤暗淡。
(4)傷痕(wounds):各種創傷愈合以后留下的痕跡。
(5)老公羊皮(old male goat skin):皮板厚硬,頸部尤為突出,厚薄不勻,板面發粗,騷味大,被毛粗長,光澤差。
(6)陳板(stale skin):被毛枯燥光澤差,板面干枯發黃,彈性差。
(7)煙熏板(smoked skin):板面呈黃肉色,油性差,常帶煙熏味。
(8)凍糠板(spongy leather caused by freezing):皮板顯厚或局部皮板略顯厚、發糠,呈淺乳白色,油性差。
(9)淤血板(blood-extravasated skin):板面呈暗紅色,枯燥、無光澤,彈性差。
(10)描刀(knife-cutted wound):在板面上深度不超過皮板厚度三分之一的刀痕。
(11)回水板(re-soaked skin):干皮水濕以后又重新晾成的干板,板面發暗無光,被毛常帶水綹。
(12)漏襠皮(skin with incomplete opening at crotch):宰剝不當,傷及皮的主要部位。
(13)灼傷板(burn wound):晾曬時經過太陽曝曬,皮纖維焦化,變硬。
(14)霉爛板(mildewed and rotted skin):晾曬不干或存放不當受潮,皮板霉爛,失去制革價值。
(15)釘板(nailed skin):晾曬時,皮上釘板,撐開過度,皮纖維受損,影響皮革質量。
(16)A類不合格品(not qualitied product A):單位產品在主要部位出現較嚴重或較明顯疔傷、痘傷、疥癬板、傷痕、老公羊皮、陳板、煙熏板、凍糠板、淤血板、描刀、回水板、漏襠皮、灼傷板、霉爛板、釘板的殘缺。
(17)B類不合格品(not qualitied product B):單位產品在主要部位不易明顯看出的上述已愈外觀傷殘及輕微凍糠板、回水板、釘板、淤血板、三分之一厚度的描刀、皮板邊緣部位的殘缺。
2.抽樣
(1)抽樣方案。
按照GB/T 2828.1—2012《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的規定,正常檢查一次抽樣方案。
(2)抽檢水平。
按照GB/T 2828.1—2012《計數抽樣檢驗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的規定,采用一般檢查水平Ⅱ。
(3)合格質量水平AQL。
A類不合格品:AQL=1.0;
B類不合格品:AQL=4.0.
(4)方案實施。
根據表2-3進行抽樣,以同一合同在同一條件下加工的同一品種為一檢驗批或報檢批。根據包裝情況及所需抽樣數量,以抽樣張、件數為準。
表2-3 一次正常抽樣表

3.檢驗儀器與條件
(1)儀器:工作臺、磅秤(精確到0.1kg)、量尺(精確到0.01m)。
(2)條件:檢驗場地自然光線適宜,避免陽光直射或光線太暗的場地,工作臺選擇能看清的視距,以感官進行檢驗。皮張應平展、干燥和潔凈。
4.檢驗方法
(1)皮板。
檢驗皮型加工是否完整、潔凈,皮板纖維粗細、光澤油潤程度,根據皮板顏色確定季節,雙手持皮抖彈幾次皮張,測試其彈性、厚薄、均勻程度以及重量與面積是否相適應。而后,視力集中于皮的主要部位,由下至頭、頸部,轉向次要部位,檢驗全皮的傷殘,同時檢驗傷殘部位、處數、面積及其影響程度。對可疑傷殘,用左手持皮腹部邊緣提起,右手將可疑處毛分開,對準光源看傷殘程度。
(2)毛面。
檢驗毛面結合手摸眼看疏密、毛絨長短、粗細、顏色、毛的光澤及潔凈程度等。
(3)面積測量。
板面朝上,長度從頸部中間至尾根量出,寬度在腰間選擇適當部位測量(采取抵補法,即對不規則部分進行適當增補的方法)。按下式計算:
S=A×B
式中,S——面積(cm2);
A——長度(cm);
B——寬度(cm)。
(4)數量。
按照表2-3的數量抽檢,逐件進行數量核對,實際數量要與包裝碼單及外包裝的數量相符。
(5)衡重。
實衡毛重:將貨物逐件(包、盤、捆)穩放在磅盤上實衡毛重,記錄每件毛重,求得全批貨物毛重m1(kg);
實衡皮重:將貨物件數的10%拆件,逐張去掉浮鹽和雜物,將所有的包裝物和浮鹽、雜物等堆放在磅盤上,衡取皮重,以此推算全批皮重m2(kg);
凈重:m3=m2-m1,單位為kg。
5.檢疫衛生要求
山羊板皮來自安全非疫區,炭疽檢測陰性。檢驗出炭疽陽性的山羊板皮應按照GB 16548、GB/T 16569的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
6.檢驗結果判定
(1)品質判定。
A類、B類不合格品數同時小于等于Ac(接受數),則判定為全批合格;A類、B類不合格品數同時大于等于Re(拒絕數),則判定為全批不合格;A類不合格品數大于等于Re,不管B類不合格品數是否超出Re,應判定為全批不合格;B類不合格品數大于等于Re, A類不合格品數小于Ac,兩類不合格品數相加,如小于兩類不合格品Re總數,則判定為全批合格,如大于或等于兩類不合格品Re總數,則判定全批不合格。
(2)數量判定。
抽檢包裝件(張)數的總和與實際數量的總和不符,評定為數量不符。
(3)面積判定。
平均面積不符合合同規定,判定為全批面積不符。
(4)重量判定。
低于合同規定重量,短重率超過5%,判定為全批不合格。
(5)其他判定。
安全、衛生項目不符合有關強制性規定的,判定為全批不合格。
7.包裝、標志、貯存、運輸
(1)包裝。
機扎包,麻布或塑編布,鐵腰扎緊,包裝整潔,無破損。
(2)標志。
標記清晰端正。
(3)貯存。
庫房條件:專庫專用,定期消毒,保持庫內清潔、通風、散熱、陰涼。
存放方法:進出口貨物應離地面30cm以上,墻距、垛距50cm以上,不同品種、規格應分別放置。
(4)運輸。
運輸箱體要經過消毒處理,途中防日曬雨淋,勿與其他貨物混裝。
8.檢驗有效期
檢驗有效期為60天。
綿羊板皮的品質檢驗與山羊板皮的檢驗基本相同。首先根據皮板厚薄、厚薄均勻程度、板面細致程度、油性大小、彈性強弱等判斷板質的好壞,然后根據傷殘輕重和面積大小等進行分級。目前,專門規定了綿羊板皮檢驗方法的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SN 0089—1992《出口綿羊板皮檢驗方法》已作廢,并被SN/T 1329—2003《進出口制革原料皮檢驗規程》(詳見2.1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