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大學生真小

對于中國當代大學生,多年以來,我頭腦里始終存在著一個看待上的誤區。這誤區沒被自己意識到以前,曾非常使我困惑。不明白問題究竟出在我自己這兒,還是只出在大學生們那兒。

真的,實話實說,我曾多么驚訝于他們的淺薄??!我是多次被請到大學里去與大學生們進行過“對話”的人。每次回家后,續想他們所提的問題,重看滿衣兜的紙條,不禁奇怪——中國當代大學生們提問題的水平便是這樣的么?與高中生有什么區別?甚至,與初中生有什么區別?

有次我在大學里談到——在我的青年時代,也就是在“文革”中,坦言自己對于社會現實的真實思想和真實感受是相當危險的。倘公開坦言,就不但危險,有時簡直等于自我毀滅了……

結果遞到講臺上不少條子。而那些條子上寫的疑問綜合起來可以概括為這么一句話——為什么?不明白,難道坦誠不是優點么?自然,我可以耐心解釋給他們聽。半分鐘內就可以解釋得明明白白。但,在大學里,面對當代中國大學生,這樣的問題竟是需要解釋的么?難道他們對“文革”真的一無所知?關于“文革”的書籍,以及登載于報刊的回憶文章,千般萬種,他們竟一本都不曾翻過?一篇都不曾讀過?他們的父母從不曾對他們講起過“文革”?就連某些電視劇里也有“文革”社會形態的片段呀!

也許,有人會認為,那是大學生們明知故問,裝傻。而當時給我的現場印象是他們絕非裝傻。還曾有過這樣兩張條子——“中國當代知識分子英年早逝者多多,這是否與他們年輕時缺乏營養飲食的起碼常識有關?”

“我討厭我們學校那些窮困大學生。既然家里窮,明明上不起大學,干嗎非不認命?!非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擠入到大學里來?!害得我這樣家庭富裕的大學生不得不假惺惺地向他們表示愛心!他們在大學校園里的存在是合情合理的么?這種強加于人的愛心是社會道德的原則么?”

振振有詞,但其理念是多么冰冷啊!是的。我承認我在大學里曾很嚴厲地斥責過他們,甚至很粗魯地辱罵過他們。現在,我終于明白,問題不出在他們那兒,而幾乎完完全全地出在我自己這兒。完完全全地是我自己看待他們的一個早就該糾偏的誤區。是我兒子使我明白了這一點。他今年已經高二了。明年,如果他能考上大學,他就也是一名中國當代大學生了。有一天我問他:“你能說出近半年內你認為的一件國際大事件么?”

他想了想回答道:“周潤發拍了一部被美國評為最差的影片?!?

“你!……再回答一遍!”

“我又怎么了?”

“克隆羊的誕生知道不知道?”

“知道哇?!?

“因特網知道不知道?”

“知道哇。”

“科索沃問題知道不知道?”

“知道哇?!?

“那為什么不回答那些?”

“那些是你認為的,不是我認為的。你不是讓我說出我認為的么?”

“但是你!……你你你怎么可以那樣認為?!”我真想扇他一耳光。

他也振振有詞:“我怎么不可以那樣認為?你不是也常常向人表白,你是多么渴望思想的自由么?”

我壓下怒火,苦口婆心:“但是兒子呀,如果是一道政治考題,你就一分也得不到了!”

“但是考試是一回事兒,平時是另一回事兒!”

我凝視著自己的兒子,一時無法得出正確的判斷——他究竟是成心氣我,還是真的另有一套古怪的卻又自以為是的思想邏輯?我不禁暗想,如果他已然是一名大學一二年級學生了,我對他這樣的大學生可該下什么結論好?

而我每次被請到大學生里去“對話”,所面對的,其實主要都是大一大二的學生群體,大三大四的學生很少。大學生一到了大三大四,基本上不怎么熱衷于與所謂名人“對話”了,而那正是他們漸漸開始成熟的表現呀!

大一大二的大學生,他們年齡真??!

他們昨天還叫我們叔叔,甚至伯伯,經歷了某一年的一個七月,于是搖身一變成了大學生。的確,與是高中生時的他們相比,思想的空間又會一下子擴展到多么大的程度呢?

大學并非一臺思想成熟的加速機器呀!

大學的院墻內,并不見得一律形成著對時代對社會的真知灼見呀。長期自禁于大學校園內的人,無論教授們還是博士們碩士們學生們,他們對社會對時代的認識,與社會和時代狀態本身的復雜性蕪雜性是多么嚴重地脫節著,難道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么?

我自己的兒子又看過幾本課本以外的書籍?他有幾多時間看電視?每天也就洗腳的時候看上那么十幾分鐘。他又有幾多時間和我這個父親主動交談?如果我也不主動和他交談,我幾乎等于有的是一個啞巴兒子。家中哪兒哪兒都擺著的報刊,他又何嘗翻過?

我曾問他“四人幫”指哪四個人?他除了答上一個“江青”,對另外三人的名字似乎聞所未聞。我何曾向他講過我所經歷的那些時代?他對那些時代幾乎一無所知不是太正常了么?他的全部精力幾乎每天都用在了學習上,用在了獲得考分上,對于此外的許多社會時事無暇關注,不是也就不太奇怪了么?

每年的七月以后,在中國,不正是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我們的孩子,經過一番昏天暗日的競爭之后,帶著身體的和心理的疲憊搖身一變成了大學生么?

大一簡直就相當于他們的休閑假。而大二是他們躍躍欲試證明自己組織能力的活動年。我在他們大一大二時“遭遇”到他們,我又有什么理由對他們產生過高的要求?

大學生畢竟不是大學士啊!

一名大一大二的學生,雖然足可以在他們所學的知識方面笑傲他們沒有大學文憑的父母,但在其他方面,難道不仍是父母們單純又不諳世事的小兒女么?

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少年期在父母心目中往往被無形地后延了。

由我自己看待大學生們的誤區,我想到了當代中國許許多多成年人,許許多多知識分子,乃至幾乎整個社會看待大學生們的誤區。

一本書是否有價值,往往要以在大學生們中反響如何來判斷——他們的評說就那么權威?

須知不少大一大二的女生,床頭擺的是瓊瑤,甚至是《安徒生童話集》。在她們成為大學生以前,在她們所學的字足可以自己閱讀以后,她們幾乎連一則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都未讀過……

一部電影僅僅受大學生喜歡就特別值得編劇導演欣慰了?

須知他們中許許多多人在是大學生以前就沒看過幾場電影。使他們喜歡并非很高的標準。使他們感動的,也往往感動許許多多不是大學生的人。我們要提出的問題倒是——如果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竟不能感動大學生們,那么,原因何在?是許許多多的人“心太軟”,還是大學生們已變得太冷?

一位成年人在大學演講獲得了陣陣掌聲,就一定證明他的演講很有思想很精彩?

須知有時候要獲得大學生們的掌聲是多么容易!一句淺薄又偏激甚至一句油滑的調侃就行了——而那難道不是另一種媚俗?!

而所有誤區中最可怕的誤區乃是——有時我們的成人社會,向當代中國大學生們作這樣的不負責任的暗示——因為你們是大學生啊,所以請趕快推動這個國家的進步吧!除了指望你們,還能指望誰呢?

甚至,那暗示可能是這樣的意思——拯救中國吧你們當代大學生們!

倘接受了這樣的暗示,倘大學生們果真激動起來熱血沸騰起來義不容辭起來想當然起來,他們便以他們的方式反腐敗,他們便以他們的方式要民主,他們便以他們的方式去一廂情愿地推動中國的時代車輪……

而這些偉大又艱巨的使命,即使一批又一批對國家有真責任感的成年人,實踐起來也是多么力難勝任?

成人社會憑什么將自己們力難勝任,需要時間,需要條件,需要耐心之事“委托”給中國當代大學生們去只爭朝夕地完成?

反省我自己,十幾年前,何嘗不也是那樣的一個成年人?

我不是也在大學的講臺上激昂慷慨過么?仿佛中國之事只要大學生們一參與,解決起來就快速得多簡單得多似的……羞恥啊,羞恥!雖然我并沒有什么叵測之心,但每細思忖,不禁自責不已。中國當代大學生——他們是這樣一些人群;甚至,可以說是這樣一些孩子——智商較高,思想較淺;自視較高,實際生存的社會能力較弱;被成人社會看待他們的誤區寵得太“自我”,但他們的“自我”往往一遇具體的社會障礙就頓時粉碎……

說到底,我認為,我們成人社會應向他們傳遞的是這樣的意識——學生還是應以學為主。不要分心,好好學習。至于誰該對國家更有責任感,結論是明確的,那就是中年人。責任,包括附帶的那份誤解和沉重……

也應傳遞這樣的意識——思想的淺薄沒什么,更不值得自卑。而且,也不一定非從貶義去理解?!皽\”無非由于頭腦簡單;“薄”無非是人生閱歷決定的。淺薄而故作高深,在大學時期是最可以原諒的毛病。倘不過分,不失一種大學生的可愛。而且,包括忍受他們種種冰冷的理念,不妨姑且相信他們由于年齡小暫時那樣認為。

說到底,我認為,成人社會應以父輩的和母輩的成熟資格去看待他們——而不是反過來,仿佛他們一旦一腳邁入大學,成人社會就該以小字輩三鞠其躬似的……

那會使他們喪失了正確的感覺,也會使我們成人社會喪失了正確的感覺。

而且,會使社會的正常意識形態交流怪怪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武夷山市| 蕉岭县| 博兴县| 老河口市| 抚松县| 叙永县| 天台县| 尼玛县| 砀山县| 葵青区| 郯城县| 河池市| 尤溪县| 汾西县| 六盘水市| 洪洞县| 三明市| 马尔康县| 尼勒克县| 金溪县| 兴安县| 高陵县| 花垣县| 巴东县| 乐业县| 民丰县| 山西省| 贵溪市| 东港市| 集安市| 涟水县| 无为县| 靖江市| 灵寿县| 尼玛县| 金堂县| 措美县| 新民市| 鸡泽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