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卡夫卡《城堡》批評

  • 曲月
  • 過河的螞蟻
  • 1606字
  • 2020-04-29 21:58:43

將近花了兩周的時間,斷斷續續的讀完了城堡,合上書的那一瞬間,我長舒了一口氣,終于解放了。

從來沒有一本小說,讓我如此抓狂過。如果不是知道這是一本名著,就算看不懂也得強迫自己看下去,我早就看到一半的時候,把書撕了。

雖然在心里早就做好了看現代小說的準備。之前也看過幾部后現代的作品,可是當我遇到了卡夫卡我還是不由得想起北大教授吳曉東說過的一句話:“閱讀不再是一種消遣和享受,閱讀已成為嚴肅甚至痛苦的儀式。”

現代主義小說的最大特征就是故事的弱化,如果從講故事的角度來敘述城堡的話,幾句話就可以講完。

小說主人公K,一個字母,有符號話特征,半夜踏雪,來到一個城堡下面歸城堡管轄的村莊,準備第二天進城堡。K自稱是一個土地測量員,受城堡的聘請來丈量土地。但是一開始城堡并不承認聘請過土地測量員,因此K無權在村莊居住,更不能進入城堡。整部小說的情節可以概括為K為進入城堡獲得居住權所做的一場毫無希望的斗爭。

很多人從象征的手法來解讀城堡,但城堡又與傳統的象征小說不同,一般有象征色彩的小說都會在小說情節中透露出作者想表達的深層含義。如圍城,這個書名既可以看做寓言也可以看做象征,錢鐘書借助小說中蘇小姐的話表達了題目的寓意,即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這是一座婚姻的圍城。

但城堡不一樣,小說故事情節中沒有只言片語透露出一點點象征的意義,也沒有提供給我們任何哲理性的暗示,構成小說的只是一連串不可理解的事件。

比如開篇的第一段………………

卡夫卡首先把城堡寫成一個巨大的實體,但這個實體卻是K看不見的。可以說一開始卡夫卡就賦予了城堡兩重含義,既是一個實體的存在,又是一個虛無的幻想,所以開篇便奠定城堡近乎夢幻的基調氛圍。

再者更離奇的是關于城堡的描寫………………

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它,卻永遠無法進入他。這就是K的宿命,仿佛也驗證了卡夫卡自己的那句名言,“目的是有,道路卻無,我們謂之路者,乃躊躇也。”

再者還有早晨出來,過了一兩個小時天便落了,阿馬麗亞因為拒絕城堡官員的不合理要求,全家遭遇不幸。還有城堡的官員居然比其管轄下的居民還要多。春夏兩個季節居然只有兩天,種種荒誕按下不表。

關于城堡的解釋,歷來不絕,很多人從心理、神學、自我意識、存在主義、社會學、馬克思主義文藝學以及實證主義等多種角度解釋。可以說城堡的解釋史完全可以編成一部厚厚的大書了。

這些看法不能說正確,也不能說錯誤。因為未完成在卡夫卡那兒已經成了一種模式,這便為城堡的解釋帶來了種種困難,也為城堡的闡釋帶來了無窮的可能性。對此,我更傾向于昆德拉的一種說法,或許城堡是上帝借卡夫卡之手對20世紀人類生存開的一個嚴肅的玩笑呢,為未可知。不過,大多數人都跟著人云亦云了。

關于城堡的主題就如同他的解釋史一般,有許許多多,其中最根本的一個便是他的追尋主題。而小說的荒誕性也正是體現在追尋客體的不自明。城堡在小說中肯定象征著意義,沒有城堡的存在,K以及城堡、村莊一切都是無意義的。但卡夫卡之所以稱為大師,深刻處正在于這里,他懸擱了意義,或者說小說的意義的呈現被無限的延緩了,延續下去,這就好像胡塞爾所說的現象學意義上加上括號。城堡的真相被一個括號括上了,這個括號給城堡帶來了無形的屏障,就像天龍八部里的武功最高的老和尚,周身籠罩一層無形的氣,蕭峰的掌力打不進去。K所碰到的只是屏障本身,而城堡象征的意義最終是不可企及的。

或許作品的荒誕意義正在于對經典追尋模式的一個戲仿,人生的悲劇正在于越追尋,越遙不可及。本質上是反追尋的,是滑稽的模仿,好比《堂吉訶德》是對騎士小說的故意模仿,因此他是反騎士小說的,就好比金庸的鹿鼎記是反武俠的。

最后,城堡城堡最難讀的地方在我看來,或許是她的對話太多、太雜,如果說前三章還有點故事情節的話,那后十七章便完全是對話了。而隨著對話的進行,無形中縮減了K采取行動的時間,而這也構成了,小說敘述者的隱匿和小說的眾聲喧嘩的復調性質,有點陀思陀耶夫斯基的意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吉县| 鹤山市| 绩溪县| 定远县| 格尔木市| 津市市| 永福县| 凤翔县| 吉木乃县| 岚皋县| 砚山县| 方正县| 上杭县| 奉新县| 左贡县| 固安县| 营山县| 临沭县| 屏南县| 凤山县| 龙海市| 奈曼旗| 潞城市| 莲花县| 扶沟县| 湾仔区| 盘锦市| 如东县| 宝丰县| 曲靖市| 杭锦后旗| 和平县| 漳州市| 高雄市| 水城县| 织金县| 绩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临潭县| 容城县| 叙永县|